APP下载

基于传播学视角下浅析网剧《法医秦明》的热播

2017-12-01

小说月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秦明法医受众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基于传播学视角下浅析网剧《法医秦明》的热播

叶子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剧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网剧《法医秦明》从众多网剧中脱颖而出,成为2016年底最热门网剧。本文基于传播学视角,对网剧的兴起、发展和特点进行概述,又从宣传、受众以及人物三个方面对网剧《法医秦明》热播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网剧热播的背后进行反思,并为网剧的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网剧;《法医秦明》;热播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剧早已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各类网剧的兴起,人们挑选网剧的眼光的越发挑剔,网剧《法医秦明》在众多网剧中脱颖而出,凭借其精良的制作,短小精悍、情节紧凑的剧情,以及青年演员张若昀、焦俊艳和李现等精湛的演技,一跃成为2016年底最火热也最有争议的网剧。

1 网剧

1.1 网剧的兴起、发展及其现状

网剧,是专门为互联网制作、又在网络平台上播出的网络连续剧。1999年,钱珏首次提出“网剧”概念:网络剧是“凭借互联网平台传送,由上网的计算机进行接收,实时的互动的进行戏剧演出的新型戏剧形式。”①但互联网发展至今,网剧已经不单单指在互联网播出的连续剧,网络和电视同步播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可以任意选择平台观看最新剧集。

2000年,由五位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网剧《原色》播出,这是中国第一部专为网络播出而自制的网络剧。2007年12月,中国首部禁毒题材的网络剧《迷狂》播出。这是中国首次在搜狐网、东方宽频网和人民宽频网等多家网络平台播出的网络电视互动剧,该剧通过讲述了一位花季少女吸毒和戒毒的心路历程,告诫人们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除此之外,该剧首次开通了网民互动评论专区,一时间引起全民热论。至此,中国网络剧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2016年是网剧兴盛的一年,同时也出现了网剧扎堆现象,这些网剧千篇一律,或主讲青春故事,或搞笑无厘头,或盗墓成风,各大网络平台也努力在网剧领域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网剧扎堆的背后,缺乏市场监管,有些粗俗滥造、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网剧也趁机进入了大众视线,博取大众关注,网剧的现状着实堪忧。

1.2 网剧的特点

(1)短小碎片化

与传统电视剧相比,网剧更倾向于短小精悍,有些网剧不足十集。网剧打破了传统电视剧过长的线索链条,一两集讲述一个故事。起初这样的设定是为了节约拍摄制作成本,但这样更凸显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已经无法拿出除了工作之外的一大部分时间去观看传统的电视连续剧。针对这种现象,网剧的导演和编剧愿意割断剧集之间的联系,这样即使人们错过了之前的剧情也不会对其之后的剧情理解产生影响,但在这样的碎片化之下,又在剧集中安排反转,使剧集发展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保证了剧集的完整性。

(2)平民草根化

现代网剧的剧本大多是从一些网络小说改编而来,选用演员多为草根演员、素人、平民。这些故事贴近大众生活,比如2009年由优酷出品的《嘻哈四重奏》,讲述了一个办公室中老板、经理、职场新人和老员工之间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事,从内容和剧情上贴近群众生活,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相比传统电视剧说教式的情节发展,小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对生活的态度更具有剧情代入感,拉近受众之间的距离。

(3)社会热点化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热点的更迭,要想被受众接受,网络剧就必须要紧随这些社会热点,有些网剧则是边拍边播,比如《废柴兄弟》,剧集结束时正值春运,于是紧跟过年回家主题,成为热搜话题。网络剧也大量运用了网络热词并创造了一系列的网络新词,比如“安静的美男子”、“求点赞”等一类的网络词汇迅速在网上走红。

2 《法医秦明》的热播

网剧《法医秦明》是根据主检法医师秦明的《法医秦明》系列第三部《第十一根手指》改编而成。作为近几年较为良心的行业剧,《法医秦明》的热播是必然的。剧中不仅将细节刻画精致,还让人们重新对法医行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法医秦明》摆脱了“青春风”“盗墓风”的尴尬境地,从网剧扎堆的状态中脱颖而出,在豆瓣这种较为严苛的评论网站也获得了较高评分,一些低评分的网友认为剧中没有男女感情戏,“总觉得像缺点什么”②。基于传播学视角,网剧《法医秦明》的热播可以从宣传、人物以及受众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宣传:从前至后,赚满噱头

2016年9月末,网剧《法医秦明》发布多款官方海报。宣传海报以黑红色作为对比色,让人产生视觉冲击,海报上的三位主角正是秦明(张若昀饰)、李大宝(焦俊艳饰)、林涛(李现饰),三人西装装扮彰显了网剧《法医秦明》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张若昀凭借先前在电视剧《麻雀》中的出彩表现,积攒了网络热度与大量人气;而焦俊艳作为多年沉稳内敛的内地女演员,在多部作品中都有精彩表现,此次女主角也是实至名归;李现作为新生代男演员,虽然名气不如张若昀和焦俊艳,但是其俊朗的外形也是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目光。除此之外,《法医秦明》的原作《第十一根手指》的作者秦明也在其微博上多次进行宣传,搜狐视频购买独家版权之后更是借此机会提出“开通会员即可提前尊享六集”的福利,完成了“双赢”。

《法医秦明》在2016年10月13日播出当晚搜狐点击量突破500万,24小时内突破千万,第一集“闹事街区油爆奇案”以“尺度大”“血腥重口味”引起网民的热议讨论,扩大了《法医秦明》的影响力,提升了宣传热度,达到了宣传目的。

2.2 受众:从幼至长,全民热论

《法医清明》是一部围绕法医和犯罪题材的网剧,这种神秘职业带来的新鲜感引发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某一集剧集中,哥哥为了自己做心脏移植杀害亲弟弟,被逮捕时与病重的母亲告别,令人动容,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让受众获得了不一样的心理体验。

在《法医秦明》出后的一天时间里,被贴上了“重口味”、“少儿不宜”、“尺度大”等等标签,过度血腥逼真的道具以及层层剥茧而出的剧情也让受众处于兴奋的状态,而在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之后又重新获得安全感,但也让受众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道具引发了受众的热烈讨论,使剧组在后期剧集不得不对涉及血腥的部分进行遮挡,但是也给了受众强大的想象空间。

网剧《法医秦明》凸显了警察和法医两种不同职业的职业价值,向大众科普了两种职业的工作内容与职责,扭转了人们对于两种职业的刻板印象,实现了人们对警察和法医的职业认同,同时它也向人们传递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等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与受众的认知趋于一致,倡导人们积极生活,知法懂法,价值观的统一让受众产生心理认同感。

2.3 人物:从男到女,众生百态

作为一部以“严谨”为前提的小说,《第十一根手指》注重案件发展,注重线索的完整性,对人物形象刻画不深,作者更多用心在小说的纪实性和专业性。而网剧《法医秦明》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特写,无论是秦明、李大宝和林涛,还是案件犯罪嫌疑人,亦或是整个事件的幕后黑手,每个人物都形象丰满,个性独特。从林涛、秦明和李大宝的首次出场,到剧集后期生与死的情感交织,都对人物性格和对剧集的发展存在影响。林涛,小说中是痕检科技术员,在剧中成为刑警队长,办案时雷厉风行,却“宠女友”、“怕老鼠”,与人物形象塑造形成反差,具有生活气息;秦明的登场则是从他做西装开始,严肃认真,一尘不染的桌子上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缝纫用具,人物性格就在秦明的一举一动之中;李大宝,娇小可爱的实习女法医,却是“胆子大”、“嗅觉好”,时刻捍卫女性权利的女汉子。三人的人物形象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栩栩如生,色彩鲜明。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第十一根手指》中的实习法医李大宝是一位男性,在网剧《法医秦明》中,编剧大刀阔斧的对人物和剧情设置进行删减和补充,将李大宝的人物形象设定为女性,这样做其实更能表明编剧的用心良苦,尤其是在第一集中李大宝的一句“有什么是男的能做而女的做不了”,让人们对这位女法医肃然起敬,剧情发展至中期,“女法医相亲”等现实问题虽都在玩笑中一带而过,但却字字珠玑,更加能让女性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也让人们懂得女性从事职业的不易。

3 《法医秦明》热播背后的反思

3.1 网剧剧本原创之路依然漫长

网剧《法医秦明》虽然在网络平台上热播,但始终它是一个从小说改编而来的网剧。如今的网剧发展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各大网络平台在争取网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比较中意和肆意的将各类小说改编成网剧,结果导致网剧扎堆成风,同类网剧充斥网络平台,其中不乏优秀网剧,但在网剧扎堆的情况下很难脱颖而出,成为主流。因此,网剧在加强拍摄和制作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网剧剧本的筛选,提高原创优秀剧本的地位,提升剧本原创性和创新性,让更多优秀的网剧在网络平台上播放。网剧剧本的原创之路依然漫长。

3.2 为更多新生代演员提供机会

传统电视连续剧发展至今天,明星片酬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也导致了一些华而不实的演员的出现。运用明星绯闻和炒作进行宣传的确达到了宣传目的,但更多时候会让受众有感到欺骗的心理落差感。虽然网剧为草根、路人和素人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但是一部网剧若是想取得较好的收视率,除了丰富而精准的宣传,更多时候是受众对网剧演员演技的充分信任与欣赏。因此,网剧要为更多的新生代演员提供机会,挑选适合剧中人物个性特点的演员,这些演员也要做到表里如一,用自己的演技取得受众关注。

3.3 建立并完善网剧的审查机制

网剧《法医秦明》在播出之后,引发全民热论,其中有一些血腥暴力等“少儿不宜”的画面遭到一些人的抵制,所以在播出后期便将涉及暴力和血腥的内容予以遮挡。腾讯视频更是在2017年开年就将109部不符合审查标准的网剧强制下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播若不受法律限制,则会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培养。一些网剧中犯罪可能会引发青少年的模仿,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我们更需要建立并完善网剧的审查机制,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防止青少年因为模仿而引发犯罪暴力事件。

4 总结

我国网剧发展至今,涌现出层出不穷的优秀网剧。网剧《法医秦明》能够热播,除了跳出传统的束缚,摆脱网剧扎堆的风气,更重要是以演员精湛的演技和细节的严谨性取胜。当然,该剧并非十全十美,至少在情节连贯方面有些欠缺,比如贯穿全剧始终的秦明父亲之死,和从一开始就在埋伏笔的“后槽牙之谜”,这些并没有给剧情带来“反转”效果,反而暴露的网络剧在制作方面的短板和欠缺。在经济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吸引目光挑剔的受众的注意力,如何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如何将原创网剧做成中国网络时代的招牌,这是每一个团队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也许只有精良有特色的制作,对宣传推广的精准把握,对观众需求的深刻洞悉,才能促成一个网络电视剧的成功。

注释:

① 钱钰.网剧——网络与戏剧的联合[J].广东艺术,1999(1)

② 摘自豆瓣评论。

叶子(1994—),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在读,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

猜你喜欢

秦明法医受众
虫虫法医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破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