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鑫零售悲情卖身

2017-11-30

南方周末 2017-11-30
关键词:大润发零售

大润发凭一己之力已顺利压制沃尔玛、家乐福,乃至拥有主场作战优势的华润、华联、物美,一举成为中国内地商超界的市占率冠军。

早在2014年尹氏已有了将高鑫零售靓女出嫁的念想,此后大润发线上战略失败,导致最后尹氏套现,阿里入股高鑫零售。

施南

黄明端的命运拐点,或许出现在6年前的7月27日。那个周三,原本是他漫长职业经理人生涯中最高光的一刻。

那一天,强热带风暴洛坦正在逼近维多利亚港。在经历一连串极为复杂和精巧的股权安排设计之后,统领大润发与欧尚两大品牌的高鑫零售(06808.HK)终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每股7.20港元的发行价,共计82.35亿港元的募集资金,作为大润发方面的最高操盘手,56岁的黄明端可以向老掌柜尹书田,以及大师兄兼老板的尹衍梁交代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零售王国能否继续保持业绩增长。尽管此时距他从台北飞赴上海只过去了十年,而大润发凭一己之力已顺利压制沃尔玛、家乐福,乃至拥有主场作战优势的华润、华联、物美,一举成为中国内地商超界的市占率冠军。不过,这头现金奶牛似乎并不能满足尹衍梁持续扩张的胃口。

从纺织、土木工程起家的尹氏父子,其创立的润泰集团算不得台湾地区一流财阀,直至他们介入了零售产业,更重要的,是他们一手发掘了股肱之臣黄明端。世纪发轫之初以大润发67%股权换来法国欧尚80亿新台币的注资,对于只有5年贩售历史的润泰,既是财务脱困的无奈,也堪称回报率丰厚的一笔划算买卖。而指派黄氏转攻大陆市场,亦是无心插柳的举动。谁曾想这个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男人会进化为狼性十足的陆战之王,大润发的日进斗金现象,一时与顶新的康师傅以及旺旺并称为台商在大陆的三大杰作。即便一贯自负的法国人,现在也要看尹氏眼风才能闷声发财。

然而,热衷于帆船、摩托车这般拉风运动的尹衍梁的雄心不止于此。随着台湾地区金控牌照的民营化潮流,蔡家、王家、辜家,几乎每一个头面家族均对跻身金融界表现出强烈进取心。背后依托大润发庞大的现金流,在两岸政商界游走且颇有些名声的尹,自然也想“再上层楼”。

还是2011年,机会来了!美国著名保险集团AIG急于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逐步偿还金融风暴期间美国联邦政府注入的1823亿美元救助金,而台湾的南山人寿恰在抛售名单中。窥伺者众多,甚至身处中国大陆的明天系亦对此标的兴趣盎然。而在台湾,争夺“金母鸡”的暗战更是引发连番角力。最终,润泰系成为横向里杀出的黑马,以21.6亿美元拿下南山人寿97.5%股权。

代价当然不菲。除了就此背负偌大的财务负担,尹氏还承诺十年内不会转让南山人寿股权——由于该公司并未上市,意味着润泰方面一次性被冻结了800亿新台币,收益则需视保险公司的分红而定。

大润发也好,高鑫零售也罢,势必得进一步强化ATM提款机角色。拜托了,黄老弟。

问题是,零售行业的真谛素来只有四个字:薄利多销。对于小己五岁的黄,尹衍梁用人不疑,且早早放出话来——没有黄的大润发宁可不做。青年时代同样具有混江湖经历的后者肯定知晓此话的分量。一生打好一份工恐怕是此生对知己的唯一回报。

1997年大润发在台首家店面于桃园平镇南东路开张,一位不满于购物人群阻塞交通的卡车司机一时发飙索性将大家伙卡位在店门口。“兄弟,你麦按呢,这碗饭是小弟在捧啦。”一度手足无措的部下领教了“黄师傅”轻描淡写间的不怒自威。

很多年以后,当黄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逐渐超越尹衍梁——哪怕后者还顶着“南怀瑾弟子”和“北大光华学院首位赞助人”的名头,在媒体笔下,其职业风范仍得到相当程度的推崇。诸如“早上穿着皮衣在东北考察,下午套上短袖衬衫出现在海南”的段子层出不穷。

同行们则关注为何大润发一万平方米店面一年最高能做到7亿元营收,而每平方米17802元的单位销售额更令人垂涎。至于消费者,在大润发高达68%店面占比的三四线城市的人们,对那个“天天低价”一如既往乐此不疲,至于在大本营上海,只消你在大润发的购物袋中随意塞上物件,那么较公交车更快且免费的专设巴士几乎可以将乘客送抵市区内任何一个地点。

不过,黄明端心中有数,能否为润泰提供最大规模的净利润才是一切的根本。上市不仅是为未来扩张做好资金储备,同时也提前锁定了投资方的收益。若想真正一世捧好这碗饭,那么无论是大润发还是高鑫就必须不断加大马力,以更大的体量,更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更诱人的年均分红,让尹老板不会起一铺过一卖走人的心思。如果说当初从纺织半路转行零售是奉旨行事,2011年高鑫零售上市后,黄更多已将此看作自己的终身事业,一种于晚年足以向后辈炫耀的人生。

不过,尹衍梁在金融领域的频频举动,包括新能源和垃圾处理新技术公司上得到的高回报给了他莫大压力。另一方面,他当然注意到以阿里巴巴为首的电商新势力正不断蚕食他的零售王国。

有消息称,事实上早在2014年尹氏已有了将高鑫零售靓女出嫁的念想。他先是口头向台金管当局征询了南山人寿上市的可能性,结果遭到驳回。之后,其连同有关合作方大笔资金购入辜氏家族旗下中国信托金控股票,试图通过围魏救赵方式成为这家台湾上市金控企业大股东,从而再与南山人寿整合以达到整体上市目标。显然,类似行动需要庞大现金支持,而高鑫零售无疑是套现的最佳礼物。

当然,尹也需顾及黄明端的想法和心态,但前提是后者能否做出惊为天人的业绩。外界注意到,正是在这个时段,黄将业已成熟的线下业务交付给了助手,而他本人则全力以赴打造线上飞牛网。

之后的故事多少有些悲情。过度迷信同乡的他请出助战的台湾电商网站Uitox创始人谢振豊,更多是将大润发视作自己征战大陆市场的跳板,而纯粹的台式风格及留守台北的网站技术团队,面对隔海相望的大陆,形同盲人摸象。

黄明端曾经的力排众议酿就了最终的滑铁卢,并令尹衍梁丧失了最后的耐心。

2017年2月17日,尹衍梁率先放风,包括阿里、腾讯、苏宁在内三大集团同时有意并购高鑫零售,但只是过了3天,尹本人又亲口予以“证伪”。这次出尔反尔不仅连带公司股票先扬后抑大幅波动——一度录得15.6%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更令外界对这家占据中国商超7.8%市场的巨无霸公司的前景,乃至黄明端本人的动向产生了好奇。

之后的九个月内有三件事值得玩味。首先是黄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肯定了强强联合的必要性并充分认同马云所指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趋势。但请注意黄氏原话“如果要线上线下深度合作,谁来主导?……三四个股东怎么合作,这是需要更多考虑的,如果大家意见分歧,那合作就可能更糟糕”。

其二是大润发B2B业务和小业态样本的急速推进。

其三是半年报和三季报中,仍处上升轨道的当期利润中颇为吊诡地掺入了水分。以三季报为例,高鑫零售790.3亿的营收依旧高居榜首,近年来势头正旺的永辉只及其54.79%,而已纳入阿里版图的联华超市、新华都和三江购物,也分别只是前者的26.38%、6.4%和3.6%。至于当期净利,同比增幅达14%至23.25亿人民币的表现亦高高在上(半年报时为17.5亿元),要知道2016年全年净利不过25.7亿元。但是,将2012年中期及之前未动用的预付卡消费滞留金一次性计提逾4亿元入净利润,显然是一个底气不足的财技。

高鑫零售是在2017年11月10日发布三季报的,10天后,62岁的黄明端再次亮相香港,他现在的抬头是润泰集团副主席,身边站着阿里的张勇与盒马生鲜CEO侯毅。

对,没有尹衍梁和马云两位真正的老板,与当初阿里与苏宁相互交叉持股行动官宣时大佬齐齐出马还是有所差别。

每股6.5港元——较13日停牌时折价逾24%,共计224.25亿港元,阿里巴巴取得了高鑫零售36.16%股权;法国欧尚则将股权微升0.9%至36.18%;至于尹衍梁,只是以家族公司名义持有4.67%。据说这是阿里巴巴方面提出的要求。嗯,扶上马总得送一程。

立刻有媒体算出了收益:润泰方面此次净赚280亿新台币(约合61.88亿人民币),是16年前那次股权出售收益的3.5倍。

黄还将继续出任大润发的董事长,当然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一个过渡。3天后,年轻的侯毅已出现在大润发上海大宁店里进行考察了。

猜你喜欢

大润发零售
再造大润发
零售+深度进化
我看新零售的成败得失
2017年图书零售市场超800亿元
19年不关店:大润发的神话是如何创造的
19年不关店:大润发的神话是如何创造的
大润发:实体店的奇迹
第五届大润发—可口可乐2014年可持续发展项目启动
零售排行榜
大润发超越家乐福的真正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