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设计

2017-11-29张凤珍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生创新能力初中生物教学

张凤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逐渐形成了自己新的模式。自主学习作为培养学生能学、想学、会学的有效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从教学作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生物课堂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 策略设计

1、充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物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掌握所学的生物知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所以,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一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我在教学前,事先指导学生培养小麦幼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培养的小麦的幼根,让他们通过直接观察或者放大镜等方式观察小麦根毛、根尖、根冠等基本结构,然后再引导学生取一株幼根长约2cm的小麦幼苗,将根平放,吸去水,用圆珠笔轻轻地画四条横线。分别测量出各部分的长度,并填入实验记录表中。接着将幼根培养24h后,再次测量各部分的长度,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算出净增加长度。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发现根尖的伸长区生长得最快。其原因在于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认识了根的生长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远大的志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长环境以及身心健康有很紧密的联系。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来教学,并且要介绍相关的生物科学研究的成果,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在执行“绿色开花植物的分类”知识教学中,笔者介绍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植物学家李时珍,为了解除人们的疾病痛苦,用毕生精力,踏遍群山峻岭,甚至以身试“药”,完成了“本草纲目”这一巨著,至今仍名扬中外;再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植物“传粉、受精”知识时,笔者介绍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卓越贡献,为解决亿万人民的粮食问题,不断研究创新,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等等。这些例子的主旨就是创新,这些事实会让学生充满了憧憬,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不拘泥于一种方法,而是向各个方向扩展,在求异思考当中,获得不同的解决方式。发散思维可以活跃人的思维,提出不同的方法和建议,能够得到出乎意料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有列举和引申两种。列举就是通过一个问题可以扩展到很多相关的因素,比如,学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以后,可让学生列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切可能措施,诸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动植物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绿化荒山,植树造林等。经常进行列举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和开阔。引申就是在思考当中挖掘深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讲植物的根,教材上指出,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叫侧根。如果要学生引申发挥的话,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发出引申性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呢?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接触的实物,如玉米、甘薯、秋海棠等植物的不定根,说明不是所有的根都是由胚根发育而成的。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到學习当中去,有很大的学习欲望。教师要能够精心设计导言,虽然导言所占用的时间不长,但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言的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把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引言,贴近生活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把自然现象作为引言,让学生在新奇感当中进入课堂的学习。

可以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初中生物教学主要的概念和理论知识,都是以自然界中的现象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用挂图或者是模型来演示,教师还可以自己绘制挂图,自己采集一些动植物的标本,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教学,教师只是照搬教材内容,应该摈弃这种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当中讨论,掌握知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勇敢的表现,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强化创新思维。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学生的知识很单一,那么思维就会空洞,根本谈不上有创新的能力。初中生物教学如果没有结合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实际,学生就无从创新,所以,开展课外活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的课外读物,观看和生物相关的电视节目,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比如校园植物调查、常见花卉栽培、小型禽畜养殖等;结合环境保护等的群众性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植树节劳动,爱鸟周活动等进行专题的讲座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之,生物是中学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优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实验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玉娥.试论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中),2018(08):14.

[2] 金明姬.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91-192.

[3] 凌建筑.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成功(教育),2011(07):54.

猜你喜欢

学生创新能力初中生物教学
浅谈高中日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