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道德自律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失范现象

2017-11-29沈贞妮

大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消费大学生

沈贞妮

【摘 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消费也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进入社会。大学生们作为社会里最能够接受新兴事物的一份子,也在校园里掀起了网络消费的热潮。然而,在网购日益蓬勃的今天,网络消费中存在的到的失范现象也日趋严重高。本文主要总结归纳了现代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出现的示范现象,并从大学生道德自律角度总结并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给相应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侧重从培养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这三个层面来规范大学生网络消费道德行为,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伦理观。

【关键词】 道德自律 大学生 网络消费

一、目前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的失范现象

(一)存在过度的超前消费。

大学生超前消费是大学生在通过网络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消费金额超过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为。在早前,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除了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之外,大多是自己的打工费和奖学金。但是近几年来,一些银行将作为透支工具的信用卡面向大学生开放发行。大学生处于身心还未完全成熟的状态,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分期付款也成为一时的“时尚”之举。更是有许多的网络分期平台相继推出了许多金额昂贵又吸人眼球的商品,这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不能够及时的还款,更甚之成为了卡奴。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近一年来,网络上又出现了许多“校园贷”的P2P借贷平台,滋生了借款学生的恶习。2016年的“裸贷事件”以及众多的因换不起“校园贷”而自殺的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震荡。

(二)存在过度的攀比消费

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关注度高,并且喜爱独具特色、引领潮流的新鲜物品,由此也体现在了他们的网购行为中。从男生的运动潮牌、游戏花销到女生的衣物箱包和化妆品,都喜欢追赶时尚,想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虚荣心态的驱使极易形成永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盲目地进行消费。“在心理学上,攀比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是一种被扭曲的审美心理。”[1]

(三)存在违法乱纪的消费

目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精神消费,更多的是物质消费。在网购中,很多大学生为了追求享乐和寻求刺激,自身的消费道德被其所忽略。我国在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同时,也是一个“复制产品”大国,在市场上的假货、仿冒品更是层出不穷。在网络消费中,一些大牌的假冒伪劣产品因为具备“物美价廉”——价格低廉,但却具备和真品一样的外观甚至质量,深受广大网络消费者的喜爱。大学生作为追逐潮流的一族,因为受到购买力的限制,所以出现了明治是假货而购买的这一不道德现象,并且乐此不疲。甚至很多大学生认为购买仿冒品能够用尽可能少的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一件非常实惠的事情。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失范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道德认知缺乏。目前高校在网络消费的教育不够全面和普及,因此大学生对于我国的网络消费道德认知不全,并且主动学习网络消费道德意识不强。道德认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不仅会受到本身已有的知识和道德观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会受到文化传荣贵、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来袭,将感性消费、浪费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健康的消费形式传入中国,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情感作为激发人类道德行为的最基本因素,因此光是有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即使在了解一部分网络消费道德的基础上,没有将其内化于心,从而产生义务感、荣辱感。目前大学生过多地沉溺于物质方面的享受,降低了自己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弱化了对科学价值观的信仰。

(三)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道德意志薄弱。道德意志作为内在的道德心理向外在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环节,没有决心和毅力是不会诞生好的道德行为的。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即使能够辨别是非曲直,但是为了让自己与校园群体保持一致性,从而追求所谓的“认同”消费心理,在选择自己的消费道德观念时常常盲从,无法很好地坚定自己的道德信仰。

三、相关意见和建议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大学生首先应该主动学习网络消费道德知识,提高相关的道德认知水平,分清辨别攀比消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等观念,从而形成绿色、生态的消费观念。

高校应该注意运用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来增强大学生对正确的网络消费道德产生认同,培育他们的网络道德自律感和自我主体感,从而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实现教育效果的内化,进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更应该从生活中培养自身的坚韧的毅力。在正面、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支持下,努力克服网络消费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陷阱诱惑,已“慎独”的精神不断磨砺自身的意志,锻炼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坚定不移地追求自身道德境界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承明,李巍,消费经济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212.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

[3] 田长生.我国大学生消费的现状与对策[J].商业前沿,2011,(6): 38-39.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消费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网络消费对蚌埠实体店的影响及实体店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