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外语教学对学习者的影响

2017-11-28李昊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0期

李昊天

摘 要 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外语专业六种主要复合模式之一。目前在我国,已有多所高校实施了双外语教学。本文在对国内双外语教学综述及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上,以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双外语方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双外语培养模式和双外语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分析。

关键词 双外语 语言学习者 三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快与深入,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单一外语专业人才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此,国家出台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重点指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99)提出了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六种模式,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1国内双外语教学开展现状

我国的双外语教学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于1981年率先开设了西英(西班牙语+英语)双语方向。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外语专业开设了双外语方向。

各院校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为“双外语主辅式”。目前,我校翻译学院开设的英俄双语即为此类模式。第二种为“双外语+专业倾向”。第三种为“多语种复合式”。

与此同时,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例如,黑龙江大学俄英双语方向采用“双外语沉浸式”教学模式。

2英语与俄语之间的区别与影响

理论上,英语与俄语之间有如下影响与区别: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是分析语。而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是屈折语。现代英语形成了以48个英语音标为基础的规范发音体系。俄语使用的是不同于英语的西里尔字母,因此有不同于英语的发音體系。

英语和俄语在构词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英语的构词讲求词缀、词干,每一个词缀和词干都有不同的意思。俄语在构词上也存在词干,可以根据一个词干派生出不同新的俄语单词。

在词法上,英语的冠词没有词形变化,只需根据语境选择a, an, the或不添加任何冠词。而在俄语中则没有冠词。在词性方面,古英语中名词也存在阴阳性,但是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英语的阴阳性逐渐消失,不再进行区分;而俄语的名词则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同时,俄语中的名词还存在格的变化,主要分为6个格,每个格都有不同的使用规则。英语、俄语的动词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俄语的动词一般分为完成体动词和未完成体动词,且动词在不同的人称后需要进行动词变位。

在语法和句法方面,英语和俄语有着很大的区别。英语中时态较为丰富,存在16种时态,而俄语中只存在简单的3种时态即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英语中的命令式主要是通过祈使句来表达,而俄语中则需要把动词转化为相应的命令式形式。

语言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语言迁移现象,可以分为正迁移影响(即两种语言的学习可以相互促进)和负迁移影响(即一种语言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英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俄语学习存在负迁移影响,但这种负迁移影响可以通过改善俄语学习方法降到最低。

3实地调研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自2006年起开始设立英语专业(英德双语方向),是翻译学院开设的第一门双外语专业,采用主辅式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开设双外语教学以来,该专业的考研率与就业率一直在翻译学院乃至全校名列前茅,成为学院的特色专业方向。

英俄双语专业虽然开设时间晚于英德双语专业,但专业建设却在不断完善,取得了不可否认的突破和成绩。良好的中俄关系和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为英俄双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同时,学院积极开拓针对英俄双语专业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模式,为专业学生提供前往俄罗斯著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海外留学经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俄语水平,也开拓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学院绝大多数英俄双语专业学生认为双外语教学对自己学习有益,他们认可双外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认为双外语教学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双语学习有助于他们培养多元化思维。由此也可以看出,双外语教学对语言学习者在以后的考研、就业上提供了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的强大支撑。

4结语

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该校现行的双外语培养模式基本得到了肯定,对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和未来发展上大有裨益,双外语方向的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的;(2)双外语教学效果显著,第二外语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基本得到学生认可,但也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空间;(3)第二外语课程设置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仍需适当调整,如增加商务、经贸、法律等以语言为载体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双外语教学”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是全方面的,还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双外语教学,为其科学良好的发展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提供良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1998.

[2] 钱冬梅.有关外语专业第二外语课程的综合调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3] 朱效惠,赵忠德.外语专业双外语人才培养——基于反馈调查的研究[J].外语与语言教学,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