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探究

2017-11-28王浩宇

青年时代 2017年30期
关键词:意义分析历史唯物主义

王浩宇

摘 要: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基础,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新型世界观,在处理国内外重大事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基于其重要地位,文章从世界观解释原则和历史观念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其现实意义,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发挥马克思主义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意义分析;新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要想深入地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仅靠钻研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在实践中不断钻研。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世界格局千变万化,历史唯物主义在解决和解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现实问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社会的科学研究中也具有指导意义。所在,在当下深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很必要的。下面筆者将具体地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是人类思想史的结晶和升华。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黑格尔对哲学思维的理论自觉,深切地体现在他所说的“哲学是最具体的”“哲学是最敌视抽象的”思想中。人们一般都认为哲学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有歧义的。也正因为对世界观理解的不全面而导致了不同人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因此对世界观的理解又蕴含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原则。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深刻地揭示了世界观的三种不同解释原则:一是世界观属于旧唯物主义,由直观或客体的解释原则构成;二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由抽象且能动的解释原则构成;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型世界观,由人类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构成。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构成了三种不同的世界观,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

对世界观的理解,马克思在根本问题上与李文有一定的分歧。与马克思的人的感性活动不同,李文视世界为与人的感性活动毫无关系的对象。正是这样不同的看法才使得传统教科书的内容过于单一和片面。教科书着重阐述马克思的观点,对李文的观点并没有做任何解释。因此,要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上进行分析研究来推进教科书的改革,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

传统的教科书在体系结构的安排上不仅存在逻辑上的困难,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论困难,这是传统教科书的缺陷所在。传统的教科书认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解释是区别于历史唯物主义并超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而李文认为,过于纠结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先后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争执是有一定意义的,关键是争执的内容是什么。从解释原则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研究世界观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重大意义的。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也超越了旧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未明确地解释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因此也就不能改变世界。人类只有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使命和哲学内涵,因此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的历史观念

“历史”是人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构成了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人类的活动是人与世界独特关系的前提,没有了人类活动,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使得人类的思想得以升华。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很具体的,因此哲学也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应将事物具体化理解。黑格尔的观点准确表达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是历史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根据黑格尔的历史观念也阐述了自己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深刻揭示了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矛盾。唯物主义历史观念的存在论就是由人的这种存在方式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即为价值论与真理论的统一,也称为历史的内涵逻辑,此逻辑以人及其自身历史的发展为依据来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这也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观察和思考人生问题,也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其对全部的哲学社会的科学研究都有着很现实的指导意义。虽然目前在理论与现实的争论中涉及了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拓宽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领域。除此之外,还应该多关注一些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各个学科中的哲学问题,以显示出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进而挖掘其在各方面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爱德文·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亚历山大·柯瓦雷.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M].邬波涛,张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G.维柯.维柯著作选[M].陆晓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义分析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基于淮安视角的曲艺表演美学基础研究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
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救赎——吉登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