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017-11-26王芝秀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协调开放

王芝秀

摘 要: “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要命题的进一步深刻回答,对实现“两个百年”梦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对“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仅作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理论成果,而且成为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主题和灵魂。“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命题的进一步回答,对中国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创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应对各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创造光辉而美好的未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1]从我国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这个角度看,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必然的。我们可以把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可以被看作生产力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关系并不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典型的问题,是单一的公有制——“一大二公三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普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是被束缚的。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命运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改革的对象就是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此过程中,农村成为中国改革的起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写入光辉的史册。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城市里的改革随之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前行。生产力在这个阶段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之所以称为是释放出来的生产力,是计划经济时期,被束缚的伴随着改革,它的生命被焕发出来。但潜力有限,很快发挥完毕。这时,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力,由此,生产力进入到第三个发展阶段,即开放阶段。简单地说,开放就是打开国门,“引进来、走出去”。在开放初期,我国主要以“引进来”为主,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在引进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新的生产力,即西方置换下来的产业,最典型的就是家电产业,使我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成为全球家电生产大国。但随着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纵向发展,家电产业很难说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优越地位,只有依靠核心竞争力才能够脱颖而出。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在生产力发展到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第四个阶段的时候,创新必然成为第一驱动力。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把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更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下的正确判断和清晰路径。

二、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协调处于发展理念中掌控全局的地位。我国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邓小平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构成了“两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成正比,经济上去了,但是社会文明程度不一定随之提高,相比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更重在建设。因此,我党先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观的引领。尤其当前,互联网发展异常迅猛,在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在这个人人皆可为的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变得尤为重要。当今国际核心竞争力除高新技术以外,就是文化。文化之于人,在于文化自觉,文化之于民族,在于文化自信,文化之于国家,在于文化自强。文化是软实力,通过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并把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因此,总布局由“两位一体”发展为“三位一体”。提出依法治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全盘战略谋划。只有解决好人治和法治的问题,才能为党和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提供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面对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的期待,我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总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环境是摆在我国发展面前最大的困难,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生态环境是关键,现实的问题倒逼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的转变,弃旧扬新、与时俱进是我们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牢物质基础,同时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开花,建立经济富强、政治民主、高度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绿色是贯穿发展始终的价值理念

在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付出的代价过大了。可以说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我们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为此,一方面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改变发展理念,建构绿色发展的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环保问题,其两座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直贯穿于他的领导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内在地包含三个思维,即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底线思维。“绿水青山”指的是生态环境,“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发展。实际上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个关系的根本问题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方式问题。从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是手段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更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没有了“绿水青山”有再多的金山银山也无用,相反,只有“绿水青山”才能带来更多的“金山银山”,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要义。蕴含历史思维和底线思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的深刻理解。正如习总书记说的:“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對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样的价值理念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endprint

四、开放进一步加速提升中国全球化水平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主要是“引进来”的话,那么今天的开放的主题就是“走出去”,中国正在进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布局,这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国内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增长需要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为我国的开放开启了“立体模式”。即为我国的过剩资本、过剩产能找到了出口,同时也使得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经验优势得以发挥,实现了资金融通,设施联通。“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发展之路,还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书香工程更是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文明互动,文化是不同国家人民相联系的精神纽带,通过精神相通,促进民心互通,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网络状的开放系统,正在覆盖亚太,跨越大洋和全球范围的“正能量”交相激荡[2]。开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中,解决的是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问题,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创新型建构,它描绘出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发展的新图景,将为全球化增添新的色彩和新的可能。

五、共享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在南方谈话中,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这是对社会主义的全面概括,在生产力层面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人民富裕起来,在生产关系上,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为了全体人民富裕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我党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我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不仅依靠人民,发展更是为了人民,2020年我国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这才是全面的小康,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五大发展理念”既包含动力机制,又明确发展目标,既有对内在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又有对外部环境创造提出的新思路,同时绿色的价值理念贯穿发展始终。“五大发展理念”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它必然推动中国的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在实践中为實现“两个百年”的梦想助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4-6-4.

[2]白龙.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评论员观察)[N].人民日报,2014-11-20.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协调开放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