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

2017-11-25沈月桂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方法生命教育

沈月桂

【摘 要】生命教育的研究是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课题,而生物学科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尝试探索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寻找将生命教育有机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生命意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命教育;方式方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现状

生命教育最早见于日本学者谷口雅春的著作,后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明确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1].而生命教育事业是从20世纪末开始引入中国的,至2010年已上升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2],可见,生命教育的研究已占据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课题之一。

我国云南省在生命意识教育事业中成绩斐然,他们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合并为“三生教育”,于2008年首次在全国提出,并在往后几年的实践中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本文尝试从“三生教育”之生命教育出发,旨在将生命教育理论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相结合,探索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寻找将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的方式方法,优化生命教育与生物教学的有机融合。

二、生物学科具有生命意识教育的优势

生物学即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首先,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珍爱生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生命的教育是生物学科教学的核心之一。

其次,从教材内容来看,初中生物教材紧紧围绕“生命-生存-生活”一条线索来编排。从认识生物、了解生命开始,中间以大量篇幅描述各种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得以生存下来,最后又安排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等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可以说,细到每一个章节都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与生物学科教学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生物教学是进行中学生生命教育的条件支撑,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战场。因此,生命教育是生物学教师必须承担起的重任。

三、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是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最佳方法

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众多,最能让学生切身体会的莫过于角色扮演。贫乏枯燥的教学内容,利用角色扮演,体验生命的奥妙,最能感受生命的长度和广度。比如《血型和输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以传统的讲授法来“灌输”知识,学生很快便能了解ABO血型和输血原则。但是,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了解我国无偿献血的制度,形成关爱生命的情感”却很难达成。如何让学生关爱生命,我认为角色扮演是最好的方法。把课堂转变成一个拟真场景: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有人因车祸失血过多,路上行人实施急救,并呼叫120,不巧的是医院血库告急,向社会呼吁爱心人士前来献血……在这个场景里,有学生扮演伤员,也有学生扮演实施急救的路人,有“医生”,有“护士”,还有前来献血的爱心人士。交通事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关系到学生往返学校和家庭途中的安全问题,学会科学的急救措施对于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显得尤为必要;同时,角色扮演中学生更容易投入感情,关注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能为他人和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样的一堂课下来,不仅告别枯燥乏味,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能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融入场景,体验情感,切身感受生命的脆弱和重要性,从而发自内心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此外,学生还可以从本堂课中学到很多简单的急救措施,学会遇到紧急情况时拨打120等等,避免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二)实验教学法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事实证明,纯语言和文字的教育是一种苍白无力的教育,若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便会事半功倍。而生物教材中大量的实验正是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实验的对象不管是鼠妇、蚯蚓还是金鱼,都是鲜活的生命。在实验的过程中应向学生强调要善待小动物,实验结束后要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非生物因素的设计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体现人文化。比如,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时,水温的选择应在不伤害金鱼生命的范围内。这些细节的强调将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再如,观察鲫鱼的呼吸时,利用墨汁来观察水的流动对鲫鱼的伤害比较大。事实上,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也发现了这一点。这便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恰到好处的时机给予恰到好处的引导,是教育的最佳方法。此时安排学生讨论可食用的色素来代替墨汁,及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将对鲫鱼的伤害降到最低,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呵护的情感将得到进一步升华。行动才是最好的体验,通过切身的體验才能更好地触动学生的灵魂,感受生命的绚丽。在这个优化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便能自然地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呵护之情。实践证明,实验法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三)探究法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方法

真正有效的生命教育应使学生得到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所以生命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上,更好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初中生物教材中能让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的素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感受生命的韧性和伟大。下面举几个例子供参考:

例1:观察鸟卵的结构这一教学环节,课堂上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孕育过程不容易。而在课后可以对这个实验进一步拓展,探究鸡蛋的孵化条件。作业要求学生当一回鸡妈妈来保护鸡蛋,探索适宜的孵化条件,精心呵护,等待孵化,并饲养孵出来小鸡。相信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可以赢得学生们的珍惜和爱护。此时老师再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将这份关爱移情到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提升关爱生命的情感。

例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结束后,可布置家庭作业: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当地生物种类,了解灭绝物种和濒临灭绝的生物类群,探究保护濒危生物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物种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形成对灭绝物种的怜悯之情,从而产生保护生物种类的情怀。endprint

例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节结课后,可布置学生观察某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比如家中阳台上的盆栽如何适应光照不均的环境,或小区里观察蚂蚁等小动物如何适应和影响周边环境,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述自己的所见所感,在观察中感知生物生存能力的强大,触动心灵。

四、将心智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黄金阶段,然而,长期的应试压力和社会中各种不良的诱惑扭曲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有些人会选择自杀,有的人选择萎靡堕落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心智已发生病态。他们的生活失去了目标,或是责任感缺失,或是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差。生物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对学生心智发展的引导。

首先,挫折教育不可或缺。结合生物科学史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明白:但凡伟大的科学成果都是由几代科学家经历无数挫折之后的呕心沥血之作。这些科学史告诉学生们,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先苦后甜”、“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思想观念,增强其受挫能力。

其次,深入社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学生在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之后,组织学生到就近小区内,就“酒精和烟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人们进行一次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尽管渺小,却也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生命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的一项重任。目前,社会上关于生命教育课程以何种形式进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主张渗入其它课程教学,也有人主张独立于别的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感悟生命。我认为,不管学校是否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进行生命意识教育仍然是每个科任教师、每一堂课都应该重视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生命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的生命体验,还强调教师的生命体验,只有教师自己首先获得了生命的体验,才能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互动交流[4]。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道德教育的提出及其内涵.现代教育论丛,8-14,2003(6)

[2]马九福.生命在场与生命成长——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9-10,2012(8)

[3]孙余彬.将生命教育融入生物教学.世界教育信息,82-83,2007(4)

[4]闫守轩,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基于已有课程文本的分析.教育科学,32-35,2012.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方法生命教育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