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实际需求与实现路径研究

2017-11-25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校园

十八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部署,强调了“学习型”“服务型”以及“创新型”政党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和广大师生的联系者,同时也是各种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落实者,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对于高校的正常运行以及教育政策的有效落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的实际需求与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构建学习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

当前阶段,随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发展,不论是思想文化、科技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而高校作为新思想与新科技的诞生地,学习是大部分高校的重要任务,这也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需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学习资源与优势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学习型”基层党建不仅是高校基层党建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文化传播的内在需求。当前阶段“学习型”基层党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深化教育改革

新时期社会变化与科技进步的速度都将不断提升,不论是组织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终身学习的条件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同时学习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终身学习成为现实。因此,在进行推动基层党建的过程中需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其中,促进学生实现终身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2.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实现学校发展与党组织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发展本身之间就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需要将党组织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融和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从院系层面来说,学院的党委与党组织需要将“学习型”政党的发展目标与学院的具体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甚至将具体的学科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党组织还需要为党员、教师、学生之间建立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平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标需要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实现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3.健全学习机制,实现党员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有机统一

个人是团队的基本组成要素,只有建立在个人不断前进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团队的全面进步,同时个人学习不仅是个体内在成长的基本动力,也是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体制的内在要求,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能单纯地立足于个人学习,还需要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促进基层党建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实现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高校积极探索新的党团建设,例如可以将党支部以及党小组建立在教学团队或者科研团队之中,通过教学与科研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全面学习。

二、构建服务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本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的不断深化发展,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到全方位党组织建设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基层党组织需要服务于学校的中心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服务,建设服务型的基层党组织。所谓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之下坚持基本的教学方向,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前进力量,以学校发展的中心任务为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将以德育人的基本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做好各种教学与科研保障工作,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2.基层党组织需要服务于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

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来说,其最根本的目标在于服务于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即为学生与教师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成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将师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高校基层党组织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着力构建在党委的领导下,党、政、工、团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的高校基层党建网络,拓宽服务的覆盖面,拓展联系师生的途径,丰富服务师生的内容。

3.服务于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校园建设,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双重目标的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只有服务于和谐校园建设才能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从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出发可以发现,所谓和谐校园,是崇尚科学、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校园,是以人为本、师生友爱、教学相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现的校园,也是环境优美、安定有序、充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的校园。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和谐校园的内在本质需求,调动能够调动的一切要素,促进和谐校园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创新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动力

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高校来说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高校工作的基本职责。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创新也是其现实需求,只有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之上高校党组织与高校本身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创新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入手:

1.基层党组织树立创新的基本理念

当前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将创新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以创新理念为武器武装每个基层党员的头脑。在实际工作当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以创新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党务创新与高校发展创新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提高高校的服务能力。但是理论创新需要遵循科学的基本范畴,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与完善,并形成一种动态循环,将创新的理论不断地应用到具体的实践行为当中。

2.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与行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组织机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也需要对应地进行创新才能满足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例如高校可以积极探索将党支部建立在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以及课题团队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灵活性。

3.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形式

现阶段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要立足于高校多学科的基本优势,遵循“资源信息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建立跨学院、学科的在线平台,积极开展跨界合作、联合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转变传统基层党组织活动单一的基本现象。同时基层党组织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利用微信群、QQ群开展相关工作。

[1]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的思路拓展与策略创新——基于二级学院(系)党组织建设的实践》,《 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第23期。

[2]刘朝霞,刘歆,徐嘉惠,张结平:《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华软软件学院外语系学生“驻班党员”制度为例》,《中国市场》2016年第34期。

[3]焦佩玉,唐柏林:《采取“四位一体”工作法不断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党总支为例》,《党史博采(理论)》2014年第5期。

[4]郭爱枝:《高校基层党建品牌的价值、文化与个性——以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党建品牌创建实践为例》,《中国林业教育》2014年第3期。

[5]王春雨:《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探讨——以“践行师德、结对帮扶”为视角》,《江苏高教》2013年第5期。

[6]杜松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校园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