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党校姓党”原则 净化党校政治生态

2017-11-25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姓党党校理论

一、“党校姓党”原则是党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和根本要求

党校姓党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党校办学经验作出的高度概括,是对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出的鲜明、准确、科学的界定,它反映了党校办学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我们党办党校、建党校的初衷,其实质是:其一党校是信仰圣地。共产党人的“真经”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其二党校是党的窗口。党校是树帜亮旗的高地,必须高扬党的旗帜。只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才能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其三党校是红色学府。党校是党的理论宣传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是党校的根本任务。只有坚持党校姓党,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把党校建设成为党的理论宣传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四党校是干部摇篮。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只有坚持党校姓党,才能坚持从严治校、从严管理,培养出一批批党性纯洁、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

把“党校姓党”作为党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和根本要求,在办学宗旨上,党校必须坚持一切教学、科研、办学活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要求干什么,党校就坚定干什么;在人才培养上,党校必须肩负起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任,着力培养“四铁”干部队伍;在职责定位上,党校必须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和工作重心,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在治校方略上,党校必须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在发展保障上,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党校工作的领导,着力解决基础设施落后、基础工作薄弱、基层党校脆弱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基层党校在贯彻“党校姓党”原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与党校地位不适应。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还没有从事关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党校事业、看待党校工作,不重视党校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少人认为党校可有可无。二是课程设置与党校定位不适应。党校的主业,集中体现在教“党”学“党”、宣“党”研“党”上,而党校教学中存在着重一般知识技能培训、轻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现象,有的党校搞党员教育,课程里不讲党的性质、宗旨、传统和作风,社会上流行什么学什么,把党员培训办成兴趣班,主业主课不突出。三是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不适应。一些党校的教育培训没有坚持“干什么、教什么、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教学不精不深、学习不细不透,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历、阅历、职务的学员的需求差异,没有把握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没有达到培训内容实在、实效、实用的效果。四是管校治校与从严治党不适应。一些党校在学员管理上仍存在“自由散漫”的倾向。有的领导干部把党校学习当作提拔晋升的“跳板”,无拘无束、随意妄为;有的领导干部把党校培训庸俗化,把学习当作结交人脉的机会,既荒了学业,也坏了学风。五是基层薄弱与工作要求不适应。一些基层党校开展党员教育普遍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专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基层党校单位被拆迁、培训无校舍,基础设施较差、管理不规范,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很好地落实。

三、践行党校姓党原则,找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着力点

1.突出党校人姓党的底线思维

(1)教育为先,高举党旗。党校教师必须不断提升精神“钙质”。一要以党立身。做到对党忠诚,热爱党校教育事业,学党的理论、懂党的理论、信党的理论、用党的理论,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站稳党的红色讲台;二要以党立德。以先辈先进为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把做人与做学问、修德与修才结合起来,既要“能”胜其任,更要“德”负其重;三要以党立言。自觉当好“布道者”和“熔炉工”,做到讲坛论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正确辨别改革的方向,正确辨析发展中的问题,解疑释惑,传播正能量。

(2)理论为本,秉承党性。要加强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成为中央和地方党委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最早学习者、宣传者,成为地方党委政府重要部署和决策的最早研究者、实践者,成为基层和群众重要典型和经验的最早总结者、推介者,及时发出党委声音、鲜明展现党委思想。通过党校课堂这一平台和载体,把党的意图、主张、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变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3)纪律为重,严守党规。要把党纪党规挺在前面,严守舆论宣传阵地,在讲坛上要把好“三关”:一要严把课堂纪律关。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理论导向,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与党中央保持同一声音。对搜集到的素材要认真斟酌、鉴别,去伪存真,确保宣传的是正能量、唱响的是主旋律。二要严把课外纪律关。在接受采访、与学员座谈、社会调查、课题调研等课外活动中,做到不发布违背党中央精神的意见,不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制造不传播政治谣言。三要严把宣传纪律关。既要在标语横幅、文化墙、宣传栏、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阵地中守纪律,又要在校园网站、电子屏、QQ群、微信群、博客、电子邮箱等现代传媒阵地中守规矩,努力维护好党的形象。

2.突出高扬党旗的鲜明标识

(1)当好思想引领的“导航仪”。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武装头脑、引领思潮,传播社会正能量,守住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

(2)当好理论武装的“熔炉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作为根本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通过党校讲坛来培养人、提升人、塑造人和影响人,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引导帮助党员干部在认识理论创新成果的重大意义上下功夫、在全面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认真贯彻落实上下功夫。

(3)当好作风建设的“净化器”。把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作为第一任务,把从严治教、从严管理的要求贯彻到培训的全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管理制度上,通过对学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使学员自觉接受党的优良传统的洗礼,修好作风建设这门大课,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和作风修养。

(4)当好看齐意识的“凝聚剂”。把理论武装与向中央基准看齐紧密结合,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帮助党员干部增强看齐意识,对照“看齐”来量思想、量行为、量作风、量精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通过党性锻炼,促进党员干部看齐意识由“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的转变,时刻警醒,及时纠偏,真正做到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

3.突出服务大局的首要职责

党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1)理论研究再加重。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特别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展开深入研究,能够真正触动一些实质,研究一些问题,产生一些精品,努力使思想走在前头、研究进入前沿、成果处于前列。

(2)课题研究再拓展。紧紧围绕党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战略、新机制、新举措、新要求确定课题,在前瞻性上下功夫。要围绕“重点”做课题,提出一些事关地方长远发展战略的建议,为党委出谋划策;要围绕“难点”做课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要围绕“热点”做课题,划清理论是非界线,为干部群众释疑解惑;要围绕“亮点”做课题,提供一些代表本质和主流的先进典型,为干部群众提神鼓劲。

(3)决策咨询再发力。突出咨询的应用性,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紧扣省情、市情、县情,积极开展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做到建言献策“管用、解渴”,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咨政合作,建立与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组织部、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调研制度,整合咨询资源,增强咨询合力,提高咨询质量;办好党校《内参》等内部刊物,通过刊物反映党校教研人员和学员的理论思考、调研成果、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

4.突出全面从严的根本要求

(1)坚持从严治校。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深化党校改革,推动制度创新。一要严管领导班子。党校领导班子,要发挥以上率下作用,成为“三严三实”的标杆和干部职工的示范;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带头学习,提高境界,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要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强化核心引领作用,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清廉型党校领导班子。二要严管干部职工。完善教学制度、科研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后勤服务制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依法依规管理干部职工,发挥干部职工主体作用,倡导人人都是管理主体,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三要严管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为党说话,为党立言,为党育人。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表错误言论的教师要依纪处理,决不姑息;对师德师风不良或不适宜从事党校教学的教师要严肃处理,调整工作岗位或调离党校。

(2)坚持从严施教。一是严格审核教学内容。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作风教育放在教育培训的突出位置,以“两讲、四面、八观”(讲中国梦、讲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历史观、群众观、干部观、民主观、文化观、生态观、外交观、安全观)为框架体系,确定教学重点内容。二是严格要求教学方式。树立“研究式教学”理念,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不断创新和改进授课方式,实施案例式、探讨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现场式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三是严格管理师资力量。要严格遴选兼职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党校师资库队伍;要加大校内现有人员培训力度,通过挂职锻炼、脱产培训、学术研讨、教学观摩、集体备课、“传帮带”互学等形式,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坚持从严管理。要把从严管理贯穿于党校教育培训全过程,体现在党校生活各环节。一要正学风。在管理上要多方发力,除了党校积极作为以外,纪委、组织等部门要主动参与,定期进行“会诊”,必要时开好“家长会”,从而解决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二要硬校规。要建立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实行学风承诺制、考勤公开制、考试公示制、进餐刷卡制、晚间查寝制、学分通报制等制度,规范学员日常管理工作。三要严校纪。组织员或班主任要敢于管理、严于管理、善于管理,坚持做到跟班听课、跟班讨论、跟班学习考察,加强对学员学习纪律、课堂纪律、考试纪律、请假纪律等各项纪律情况的监督;对学员中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学风要严厉惩戒,严禁一小部分学员将工作实践中沾染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请客送礼、经营人脉、相互吹捧、弄虚作假等不正风气带到校园。

(4)坚持从严考核。要制定《学员在校学习量化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学员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情况。理论学习重点考核学员读书笔记、听课笔记、讨论交流情况、调研报告、考试成绩和结业论文等;党性锻炼重点考核拓展训练、参加集体活动、廉洁自律、党性分析报告、课堂纪律和出缺勤等党性意识情况,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主要依据,并记入学员学习档案,同时通报学员所在单位。

猜你喜欢

姓党党校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践行“四向四做” 打造“党报姓党”的新闻铁军
新形势下“党校姓党”贯穿党校教学始终的思考
树立党的意识和坚持“党员姓党”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中共中央党校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1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刘云山强调:坚持党校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