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中和行

2017-11-25邓晓燕

西江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窑址瓷片墙体

邓晓燕

魅力中和行

邓晓燕

这是梧州市作协会员第二次深入藤县的村落采风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离县城十多公里远的中和村。

到达中和村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秋日午后的阳光依然火辣,却被路边的树木生生地挡了去。沿江一条水泥铺就的乡村道路,一直延伸至中和村。

在一处古窑址前,我努力想要寻找这古瓷窑历史的痕迹。窑址位于江边,沿江而上的梯级,连接着江水和村道。在梯级和道路的交接处,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中和窑址”字样。古瓷窑已经泯灭了,只有这块石碑记录了它的荣光。

在窑址上寻不到的古瓷痕迹,在中和古街上,却能有所发现。这里的街道逼仄,弯弯曲曲,道路两边的民房,有的依然有住家,房子青砖旧瓦,当街一面不是整面木门的铺面形式,就是木栅栏式的小门——典型的岭南特色。最具特色的,当然要数那些用古瓷碎片建成的老屋了。老屋很老,已经无法住人了。老屋部分用瓷片粘砌而成,上半部分才是泥砖墙体和木质窗棂。泥砖墙体历经岁月的洗礼,裸露出黄色的肌体,处处可见风吹雨打的痕迹。而用古瓷碎片粘砌的下半部分,墙体依然光洁齐整。

老街,老屋,老墙体,对于怀旧的人来说,最是拍照留念的好风景。“这个地方这样拍摄效果最好,就像是钢琴上的琴键!”一个男人一边说,一边弯下腰来,半蹲着做示范。这是一个陌生的男人。之所以说他陌生,是因为他不是我们同行的人,还特别地自来熟。看他那不高的个头,微胖的身材,微黑发红的肤色,估计是本地人,而且喜欢野外拍摄。他告诉我们,有些瓷片上面是刻有古汉字的,可能是那时匠工的姓,也可能代表其他什么。我们凑近前去,在那瓷片粘砌的墙体上仔细寻找,还真的发现了文字。有的文字能看懂,有的看不懂,甚至还有的是特殊的符号而已。这样的碎瓷片,用这样的碎瓷片粘砌的房子,在中和村,随处可见。可以想象,当年中和村的陶瓷锻烧业,该是怎样的繁荣。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被我认为是闯入者的男人,原来真的是个摄影艺术家,他有自己的影像工作室,有一流的专业知识,却选择坚守家乡,他奔跑于家乡的村落,只为家乡的文化遗产留下珍贵的记忆碎片。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他那样的藤县人,一直坚守本土,努力守护着家乡的文化遗产,才会有今天文化氛围浓厚的新藤州吧?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窑址瓷片墙体
农村保温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瓷片
寻梦“海丝”:多元参与助推漳州市古窑址保护策略探析
墙壁发霉了该怎么办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推动自保温墙体技术促进墙体节能技术发展
辽宁辽阳冮官屯窑址完成考古发掘
冰点以下的缝合
老钱
墙体温度场的延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