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空巢时代

2017-11-24史蒂文·克雷格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空巢夫妻女儿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婚育期的到来、住房条件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流动、出国留学人数逐年递增等诸多因素,原来只专属于老人的空巢现象,早已经“侵袭”了很多中年家庭。很多70后甚至80后,夫妻二人两两相对、独守空巢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和旧空巢时代相比,新空巢时代的夫妻正当盛年,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用在生活上相互依靠和依赖,所以两人更容易渐行渐远;旧的空巢家庭,孩子成家立业了,老人就放心了,他们相信孩子并对他们充满祝福,但新空巢家庭里的很多孩子尚未成年,夫妻将全部注意力仍放在孩子身上,也就无暇顾及身边的伴侣;旧空巢时代的夫妻还能相依为命,新空巢时代的夫妻面临着多元生活方式的冲击与亲密关系的挑战。

那么,当三口之家变成二人世界,家庭结构发生剧烈变化,新空巢时代的夫妻该以怎样的姿态坚守婚姻?本期策划,我们结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史蒂文·克雷格在其专著《每个女人都需要有的六个丈夫》中的相关观点,从新空巢时代的3种典型婚姻开始,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第一种典型婚姻

孩子不在身边,孤独痛苦得无法呼吸

文∣合理

柳梅和老公大钟把女儿送上去往北京的火车后,步行回到家里。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张全家福时,柳梅的泪水立刻涌了出来。“这下是真走了啊……”她眨了眨眼,泪水却流得更凶了。

拥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件幸运的事。而这种幸运,柳梅享受了18年。女儿琳琳品学兼优、懂事可爱,在老公忙工作不着家的日子里,她就是柳梅全部的寄托。逛街、吃饭、运动、看病……从小学到高中,母女俩也没少吵过架,但总是形影不离。大钟也是位对孩子极其上心的父亲,琳琳每次升学和大考,夫妻俩前一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等你上大学了,爸爸妈妈就真的解放了。”这句话,柳梅和老公对女儿说了好几年,他们一直向着那个终点努力。但没有想到,这一天好像来得太早了。

女儿走了,家里的一切好像都没变,书桌上摇头晃脑的卡通闹钟、书柜里女儿曾经闹着要买的青春读物、床上那第一次疊得如此整齐的被子、架子上她给女儿织的帽子……老公在客厅里抽着烟,沉默不语。家里只剩下老公和自己了,柳梅突然感觉到有点儿尴尬,她知道他也难过,但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感觉自己已经太久没有对老公聊过孩子以外的话题,更别提安慰他了。

年近50,大钟的工作依然忙碌,整天早出晚归。但柳梅已开始提前进入了退休准备阶段,孩子远走,似乎把她最后一点儿奔头都拽走了。即便不上班,她也喜欢去单位待着,因为这样她至少可以感受到一丝人气;她闲下来就给女儿发微信,新买的衣服啦、路边的小花草啦、家外下暴雨啦,事无巨细,女儿只要没有及时回复,她就会发更多的微信给她。

可是一空闲下来,柳梅的心情和嘴角立刻就会一起耷拉下来,女儿的小屋,她也越来越不敢进去了,看到那些小物件,她就忍不住想哭。即使是老公在家的日子,她也少言寡语,有时大钟提议出去玩儿,她也只是敷衍着跟他一起出去,感觉外面的山也不青、草也不绿,什么景色都入不了她的眼;晚上,老公陪她遛弯,她却一会儿嫌他走得慢,一会儿嫌他走得快,每次两人都不欢而散。

“距离女儿放寒假还有107天”,柳梅手机上的计日软件每天都在倒计时。107天,就是3个多月,就是15个星期,就是从初秋到寒冬……柳梅算着算着,一股烦躁之气突然让她崩溃了。她拿了一个大箱子冲进女儿的房间里,把那些闹钟、书本、玩偶一股脑儿倒了进去,盖上盖子。

思念女儿的日子一直像石磨一样研磨着柳梅的心,两个月过去了,距女儿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可是柳梅跟老公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了,她甚至开始会因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情讨厌老公。以前女儿在家的时候,大钟下班回家总会把外套整整齐齐地挂在衣架上,但现在,他把外套脱掉后到处乱扔;原来柳梅做什么菜,大钟都二话不说吃得盘干碗净,但现在,他总抱怨她的菜烧得难吃,吃两口就没胃口了。好像女儿一走,老公的精气神就全没了,从一个生活精致的男人,变成了一个庸俗琐碎的中年大叔。

看到妻子对自己各种挑剔,大钟终于忍受不了了,他决定跟柳梅分床睡。他把自己所有的用品都搬到女儿的屋里,甚至还新买了一台电视,放在女儿的写字台上。看着女儿的小屋被老公折腾得原貌尽失,柳梅气得胃疼,她冲老公一顿怒吼,但大钟却一副根本不想理她的样子,一句话也不说。无奈之下,柳梅拿起手机,想打电话给女儿,却怎么都按不下拨通键,“这都9点多了,女儿应该睡了吧?”她委屈地放下手机,开始翻起了一直在床头放着的相册,眼神在一张照片上停留了许久。

那张照片中的柳梅穿着橘红的毛衣,烫着时兴的卷发,一旁高高的座位上坐着笑嘻嘻的女儿。刚8岁的她腿还够不着地面,看起来憨态可掬。那时候,真是最美好的时光啊!但是现在呢?她的生活就像一部不完整的默片,主角缺了一位,而旁边的那位配角老公还在不停地抽烟,让她烦上加烦,恨不得去北京和女儿待在一起,再也不回来。

点评:当生活的重心改变,每对夫妻都会经历短暂的难熬期

文中的这对夫妻,在女儿离家去外地上学后,心理都变得有点儿不健康。尤其是妻子,自我封闭,感到压抑、孤独和痛苦不堪。她单方面觉得:随着女儿长大离家,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逝去,所以她宁愿把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中,不再有兴趣培养新的爱好,更别说转移注意力,和同样也孤独的丈夫互相关注和爱护。显然,这样的伴侣和父母都相当乏味,和他们在一起,无论是伴侣或子女都会感到压抑。

其实,当生活的重心改变,每对夫妻都会经历难熬期。这段时间里,活得充实有意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与伴侣建立起伙伴关系,可以从以下3点来入手:

1.必须认识到,重新结为伙伴对他们的婚姻关系至关重要,要调整心态,把生活重心从孩子转向两个人的共同生活。

2.必须重新建立对彼此的信任和尊重,要分清自己的情绪到底是因为孩子不在身边的失落,还是因为伴侣真的影响到了自己。不能一股脑儿把什么怨气都往对方身上发泄。endprint

3.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同时对伴侣的爱好产生热情和支持。如果特别想念远方的孩子,夫妻不妨计划一次到孩子所在城市的旅行。当看到孩子在新环境里生活得很好时,或许就能释然,从而专注于和伴侣当下的生活。

黄晓燕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竟然嫁给那么一个窝囊废!”

“窝囊废”指她老公,那个她20岁就疯狂爱上、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了的男人费汉生。和黄晓燕同样出生在70年代的费汉生,年轻时英俊帅气,霹雳舞跳得那叫一个迷惑人心。“谁知道你爸除了会跳舞,其他一无是处?!”打儿子记事起,黄晓燕就开始抱怨。费汉生在一家国企上班,转眼20年过去还是一名普通职工。工资没涨,没有分房,没有存款,是黄晓燕口中的“三无男人”。

儿子是黄晓燕父母带大的,吃穿用度加上从小学到大学的大部分费用,也都由老人承担。黄晓燕挣钱不少,但全花在自个儿身上了,隔三差五和一帮姐妹聚会和旅游,买衣服买包包,朋友聚会时抢着埋单,她已当月光族许多年。儿子恋爱后就搬到女友家去了,费汉生对妻子说:“咱也得攒点儿钱了,不然儿子结婚拿不出钱我们的脸往哪儿搁?”黄晓燕说:“你要是觉得没脸,就赶紧滚回你爸家去!”

黄晓燕的儿子“有本事”,找了个家境不错的女友。对方提供婚房和车,当然,他也等于是入赘。他并不责怪父母的无能,相反还说:“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勉强在一起的,我一结婚他们肯定得离!”

黄晓燕才不会离婚呢。“以前那么难熬都没离,现在不用照顾儿子了干吗离?从此以后各自精彩呗!”儿子结婚第二天,她就往外撵费汉生:“跟你爸过去!儿子开启新生活,我们俩也是!”费汉生说干脆离婚得了,黄晓燕说:“不离!这么多年都凑合过来了,我们得保晚节!”

原来丈夫和儿子都在家,黄晓燕还偶尔做饭、洗衣,现在一个人住,她饿了点外卖,不想收拾屋子就让它乱着。加班太晚了,黄晓燕直接去住在公司附近的闺蜜家蹭住蹭吃。回到老父亲家的费汉生呢,每天都有热菜热饭吃,偶尔打牌输了钱,就跟老父亲要个几百块。总之,这对空巢夫妻一点儿都不空虚,各自精彩,各自充实着呢!

儿子结婚后很少回家,黄晓燕想他了就打个电话,说:“出来和妈妈吃顿饭吧,我请你!”费汉生想儿子了,也打电话:“请老爸吃顿饭呗!”反正,夫妻俩就不会一起跟儿子见面。

一年后,黄晓燕做了奶奶,儿媳妇生了一对龙凤胎。头几个月里,夫妻俩不得不结伴去看儿媳妇。“他们有两个娃,你不跟我一起去,怎么照顾得过来?必须去!”当费汉生提出不愿和她一起去儿子家时,黄晓燕怒斥。

儿媳妇休完产假就上班了,儿子跟黄晓燕说:“工作日,孩子让岳父母带,周末、节假日,我们就回家,你们帮忙搭把手带带娃。”毕竟是爷爷奶奶,黄晓燕没法推辞,她也只好让费汉生回家。但是,他回家只有在周末、节假日,儿子带着孙子、孙女回来时,他才能回。“要不是儿子生了两个娃,我才不需要你呢!”看着忙前忙后的丈夫,黄晓燕说。费汉生却不在意,笑呵呵地说:“儿子小时候我没怎么带,现在有机会带孙子了,你怎么说我都当耳边风!”用朋友的话说,他们哪里是“空巢”,是心里压根儿没装对方的地儿,心根本都空掉了!

有人曾问黄晓燕,等两个孙子大一些了,不用她和丈夫“组团”照顾了,是不是就会选择离婚?她大笑着反问:“为什么要离婚?我老了生病了,不得有个人照顾?”而面对丈夫的问题“那我老了病了,你就不管了吗?”黄晓燕说:“至少我会帮你叫儿子回来啊!”

黄晓燕说,她很感谢儿子23岁就结婚了,这样当两个孙子上小学时,她才50岁。那时小辈儿不用她照顾了,她至少还有10年时间用不着费汉生,那10年时间,他们俩可以继续各过各的,各自精彩。“我继续做月光族,享受当下;他也可以为所欲为,酗酒闹事或者找情人,我都不管!”

点评:如果心在一起,巢就不会空

儿子结婚成家,自立门户,原本夫妻关系就存在问题的这对夫妻,从此我行我素,过自己的生活,谁也不迁就谁。尽管在儿子、儿媳带孩子回家时,夫妻俩会组团为“临时夫妻”(临时爷爷奶奶或许更合适),但是,这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关系,却是刚迈入新空巢时代的门槛,就变得更加渐行渐远了。

我们常说子女是父母关系的润滑剂,但歸根结底,婚姻家庭的和睦,还在于夫妻间是否有良性的相处模式。显然,在空巢之前,这对夫妻的心已经不在一起了,他们之间没有尊重、信任、理解、欣赏等这些比孩子更重要更牢固的润滑剂。他们一直为了儿子勉强凑合着过日子。进入空巢时期后,也是出于社会压力和对年老疾病和孤独无依的恐惧,才没有选择离婚。其实,孩子早已为他们的婚姻问题背锅—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勉强在一起的。他认为自己要为父母的婚姻不幸负责,所以不敢对他们有任何要求。对于这种空巢夫妻,不如停止逃避与放纵,认真地思考两个人的未来,无论是结束还是修复关系,都是对自己、对伴侣和对孩子负责的做法。

是的,就像鸟儿,孩子总是要放飞的。

我的女儿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是去美国读高中。那一年,她16岁。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思念和牵挂就开始了。和老公手牵手走出机场,明明是两个人,却觉得异常孤单。儿行千里母担忧,真的一点儿都不假。

回到家,突觉房子好大、好空、好寂寥,眼泪禁不住扑簌簌。随后的每一天,都因为牵挂、因为莫名的伤感而落泪。每天盼着她的讯息,哪怕只言片语。更因为她遇到的挫折和突发情况而寝食难安。女儿在美国遇到的问题很快解决了,但空巢的日子让人觉得更加空落落。

另一边的女儿却很快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每天莺歌燕舞、欢欢喜喜。常常在视频里匆匆汇报一番,便急着去找伙伴玩儿了。我这边常常哀伤、埋怨“母行千里儿不愁”。

老公常常看着泪眼婆娑的我发笑。他说:“你从前不是总吵着孩子占去了你太多时间,很多事情都没时间做吗?现在有了时间,怎么倒天天抹眼泪?”

我说他没心肝。他却说:“女儿天天开心得不得了,你不过好自己的日子,反而魂儿跟着飞了,这不是自寻烦恼吗?”endprint

是啊,孩子出国读书本就是她的梦想,她梦想成真了,当然要享受自己的生活。她就像一只小鸟,已经开始展翅了,她需要摔打,需要在属于她的世界里起飞降落。

而我呢?我的那些美梦呢?一直以来,我呼喊着“做妈妈了也要活成我自己”,那些使劲挤时间要干的事情,现在真的给了我一个可以任意挥洒的时空。

好吧,先在家里来场小革命吧!为我的那些已经疏于照看的花花草草们换盆,晨光中每日与它们倾心对话,欣赏每一次的花开花落;把我的书柜重新倒腾一番,那些早就想读的大部头重新翻出来,原来盼女儿视频的时间此时掉进了书里的一个个故事的精彩中;一直被束之高阁的茶海重回茶几上,借着香薰的微光,偎在沙发上一边看场老电影,一边品着香茗,好不惬意;烘焙原本是为了让女儿吃到健康的点心,现在可以更多考虑自己的口味、老公的口味、妈妈的口味,变出更多花样来,时不时带到单位与同事们分享也是不亦乐乎。

我一直想创业,当女儿离开家后,这个梦想开始蠢蠢欲动。在那一年,我也开了自己的公司。生活一下子变得好不热闹。原来天天坐在电脑前等待女儿信息的我,正马不停蹄地安排着各种业务和谈判。

某天,女儿打来电话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怎么不理她了?我笑答:“我正忙着过我的生活。”是的,这本该属于我的、我一直向往的生活,正在属于我。我不光是一个母亲,我还是我自己。

一晃,女儿在国外生活了6年。6年中,我们的生活不停增添色彩,对女儿,我们越来越明白放飞是对她最好的爱。

就像纪伯伦说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对于孩子,父母永远是他人生中的过路人。父母能做的是让自己幸福,并将这幸福传递给他。

我和老公相约每周末出去放松一下,或郊区、或博物馆、或某景点,到了假期,我们便计划着国外旅行。两个年近50的家伙常常牵着手,像两个恋爱中的中学生。某次郊游,和老公合影发给女儿。女儿秒回“两个胖纸”。哈哈,我们俩变着花样吃喝,怎么会不胖呢?不过,两个胖纸的幸福,女儿是应该可以体会得到的。

我们夫妻俩常常总结,原来女儿在家的时候,常因为家里的琐碎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架,这对女儿的影响非常不好,现在开始,要让她常常能感受到家庭幸福的模样,这样她未来才会知道幸福的家庭什么样。

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我报了个心理学研究生班。某天老师留下业:让我们回家后练习经常真诚地和对方说“我爱你”。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把这3个字挂在嘴边确实有点儿挑战。某天,老公照常来接我下班,我一上车就要求老公说“我爱你”。老公有点儿不耐烦,反过来要我先说。我酝酿了一下感情,极其真诚地说出之后,老公真的被打动,笑说好听的话的确应该常说。

下班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绕道去家附近的公园,趁着夏日黄昏,在薰衣草间逛上一圈,或者打一会儿羽毛球。我们,好像在重新谈一场恋爱。

女儿常开心地看着我们满世界玩耍,而我们更要感谢女儿的成长和飞翔,让我们可以停下来找回自己。

点评:扩充原来的生活圈,让彼此更相爱也更充实精彩

一对夫妻刚结婚时,等于组成了一个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小圈子。随着孩子出生,这个圈子会像气球一样膨胀,夫妻要面对新增家庭成员、处理更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孩子在身旁时,很多夫妻都懂得怎样为生活增添乐趣、注入能量,成为优秀的父母。但当孩子长大离家,很多夫妻觉得他们的圈子随之缩小,所以会茫然失措。

他们生活得疲惫琐碎,但同时也因为要应对孩子带来的惊喜和挑战,日子变得多姿多彩。实际上,就像文中夫妻一样,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让原来的圈子一直保持甚至越来越丰富多彩。当夫妻两人同时自觉自愿地付出努力,努力把孩子不在身边的空白填补上,生活就会一如往常地绚烂多彩。只要两个人积极地行动起来,就一定能从自己和伴侣身上发现更多的可能。

文中的这3对中年夫妻,是新空巢时代里很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婚姻危机,但危机其实是有“危”也有“机”。聪明的夫妻会借此机会,重新学习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婚姻满意度反而提高了。当然,也有很多夫妻因为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习惯被打破后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有孩子的家才完整。然而,当“三足之鼎”失去一足时,这个家就不需要健康发展下去了吗?当然不是,因为家依然是孩子的港湾,因为余生还有许多年,夫妻俩要相依为命,直到白头。

所以这个时候,夫妻二人不是相看两厌,而是要齐心合力,一起为建立新的平衡关系而努力。

那么,那些新空巢时代的幸福夫妻,都是怎么做的呢?

新空巢时代,幸福夫妻6步走:

1. 体察自己的新感受

当夫妻两人觉得渐行渐远时,问自己:“我需要他怎样做,才能拉近我们的距离?”认真地思考并规划后,想办法把你的想法解释给对方听。这样做的前提是,你需要表达自己要改变的决心。也许对方短时间内并未发现你的改变,而且觉得过去适合你们的方式到现在依旧有用。这个时候,你有义务心平气和、清楚明白地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告诉他。记住,让对方体察自己的新感受,你必须敞开心扉,也必须聆听对方的想法与期望,沟通才可能实现。

2.试着找回当初的浪漫感觉

比如你们曾经在见面和分开时拥抱和亲吻,一个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打电话、发短信;比如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交流和依偎,一起去看电影或尝试新的乐趣。不妨用老办法为今天的二人世界做出一些微妙的改变。比如早已习惯在家吃饭的你们,偶尔出去吃个饭;比如每周找一天时间,一起去看场电影。

3.不要问对方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他,你能为他做点儿什么

在心灵上积极靠近伴侣,积极地与他沟通,真诚地告诉他,你非常在意婚姻生活。问问他,你可以为他做点儿什么?比如,一位妻子想得到丈夫的亲吻、拥抱,可以先满足丈夫的需要—为他做一顿可口的晚餐,这样丈夫更倾向于给妻子积极的回应。

4.重新点燃性爱的火焰

这并不难,只要多沟通,挖掘新的情趣,向对方露出亲昵表情,使有浪漫的肢体语言,让对方感到你依然魅力十足就行。如果你做不到,那就应该琢磨自己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对方是喜欢并接受的?而你希望对方做出什么改变,你会感到幸福?其实改变未必很大,比如妻子换掉之前的旧睡衣、喷点儿香水,而丈夫变得更积极,事后温柔拥妻入怀而不是倒头就睡。

5.创造新的乐趣

孩子不在家,会缺少很多新鲜的信息和体验,两个人总是做同样的事情到同样的地方,用同样的方式度过每个夜晚,时间久了当然乏味。不妨聊聊新的念头、梦想,毕竟紧密相连的感觉不是只能通过性爱才体味到的,与对方分享你的想法、希望甚至奇思妙想,也会拥有亲密无间的感觉。

6.一起做想做的事情

列下你余生的心愿,选一两个,让他和你一起去实现。比如一起做个小本生意,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赚很多钱,而是为生活增添乐趣,尝试任何你们感兴趣的事情。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鼓励对方重拾曾经的兴趣,成全并支持他,可能的话陪他一起去做。如果彼此的爱好迥异,站在背后,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也一定会让对方觉得被爱和被重视。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巢夫妻女儿
树上有一个空巢
空巢生日不孤独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和女儿的日常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80后小夫妻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