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贴敷择时脐疗对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

2017-11-24,,

护理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脐疗神阙穴融合术

,,

中药贴敷择时脐疗对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

李五妹,曹鲁梅,卞恒杰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择时脐疗对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择时脐疗组、传统脐疗组,对照组予脐部施行预防按摩及健康指导,择时脐疗组、传统脐疗组单取神阙穴贴敷药物,传统脐疗组于术后1 h贴敷,择时脐疗组于术后第1天05:00贴敷,每次6 h,5 d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择时脐疗组首次排便时间(30.66 h±4.97 h)、便秘总评分(36.08分±14.56分)低于传统脐疗组(34.41 h±5.51 h,48.26分±13.24分)、对照组(40.45 h±6.48 h,58.74分±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时脐疗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的便秘改善效果优于传统脐疗法。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择时脐疗;传统脐疗;便秘;中药贴敷

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腰椎椎间融合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彻底清除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比较接近腰椎生物力学的一般生理特性,间接扩大了椎间孔,达到神经根的松解,被广大脊柱医生所认可和应用,已成为治疗腰椎不稳性下腰痛的金标准[1]。随着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广泛应用,有关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报道也越来越多,其中胃肠道功能受抑制的概率高达80%以上,便秘的发生率为40%~82%[2]。便秘常伴随腹胀、排便困难,引起切口疼痛,对病人住院期间起居、饮食、睡眠、疾病治疗经过和转归均有重要影响,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并最终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于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对116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采用中药脐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术后病人12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78例(65.00%),腰椎滑脱17例(14.16%),腰椎管狭窄16例(13.33%),胸椎骨折4例(3.33%),胸椎10~胸椎12椎间盘病变2例(1.67%),脊柱结核1例(0.83%),爆裂性骨折2例(1.67%),均无神经系统受压症状。纳入标准:年龄18岁~70岁,非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中药、医用通气带(敷贴)无过敏者;麻醉方式为气体吸入性诱导麻醉、静脉药物注射麻醉;未曾行任何胃肠道手术,无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能够坚持中药脐疗,知情同意,志愿受试者。排除标准:取穴处皮肤有破溃者;有直肠、结肠等严重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窄引起者,或药物源因素引起的便秘;脊髓损伤、严重骨质疏松、腰椎2及以上脊柱病变者;感染性疾病、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病人为过敏体质;脐疝、脐部周围造瘘等。样本量计算参照吴圣贤[3]主编的《临床研究样本含量估算》多组平行对照设计计算得n≈32,考虑到8%~10%脱落,扩大样本至35例~39例,确定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按照对照的原则,1∶1∶1入选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传统脐疗组及择时脐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9.25岁±13.14岁;传统脐疗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6.69岁±13.69岁;择时脐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8.92岁±13.33岁;3组病人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预防按摩病人脐部并给予相应健康指导,不予其他干预措施。②传统脐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取神阙穴敷贴药物,药物由生大黄粉、芒硝、冰片按3∶3∶1的比例研成粉末,加蜂蜜调成膏状,大小约1.5 cm×1.5 cm,厚度约0.3 cm,然后将药物装入医用敷贴,贴于神阙穴。术后1 h内敷于神阙穴,持续贴敷6 h,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③择时脐疗组:敷贴药物组成、制作方法、贴敷保留时间、疗程同传统脐疗组,于术后第1天05:00贴敷神阙穴处。贴敷操作方法:敷贴前询问药物过敏史,向病人及家属做好相关宣教,说明目的、意义及方法,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护理人员按卯时(05:00~07:00)取穴进行贴敷,操作前观察皮肤情况,确认无皮肤疾病、皮肤破溃后将调好的药物装入医用敷贴,贴于神阙穴。操作时加强人性化关怀,保护隐私,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受凉。操作结束后安置病人舒适体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注意事项:①注意病人脐部及其周围皮肤有无痒、灼热、潮红、水疱、渗液等过敏症状,若有应停止敷药,必要时予以抗过敏治疗。经常检查腹部皮肤情况,及时排除各种原因对皮肤的刺激。②观察病人排便情况(包括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时间),并做好记录;并注意有无腹泻发生,一旦腹泻则停止外敷。③揭下通气胶带、更换敷贴时动作轻柔。

1.2.2 护理方法 3组均予包括情志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脐部按摩指导、预防便秘的基础护理方案。①情志护理: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需绝对卧床,翻身、大小便等需要他人帮助,病人排便方式及排便环境发生改变,致排便困难、便秘。部分病人易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寂寞、抑郁等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道蠕动减弱[4]。住院病人床上排便环境又缺乏隐蔽性,病人不习惯,造成心理上排便障碍,影响排便反射[5]。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向病人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其主动抑制便意及负性情绪的危害,指导病人应用放松方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②健康教育:术后鼓励病人坚持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行双下肢的伸肌及屈肌的锻炼;术后第3天行综合下肢肌肉的锻炼;术后7 d~12 d行腰背肌及腹肌的功能锻炼。术后1周左右在医生的同意下,佩带腰围或支具下床活动。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人而异,以双下肢及腰部肌肉无明显酸痛感为适度。③饮食指导:腰椎手术常采用全身麻醉及术后镇痛,镇痛泵使用的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容易抑制胃肠蠕动,且术后病人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减少及麻醉药的影响,使病人胃肠道动力减弱[6]。在保证病人营养素摄入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摄入膳食纤维,尽量食用含粗纤维丰富的绿叶蔬菜和水果,注意荤素搭配,忌油腻、辛辣及引起胃肠胀气的食物,补充足够水分,每天饮水量≥2 000 mL。指导病人每天清晨空腹饮温开水,可刺激胃肠反射而促进排便,减少肠胀气。④脐部按摩:于每晚睡前或早餐后30 min或在便前20 min进行,嘱病人按摩前排尿。按摩时自然放松,操作者用手的大小鱼际肌在病人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 min~15 min,也可教病人自行操作,每天早晚各1次,以病人有温热感为宜[7]。

1.2.3 评价方法 记录3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第1天~第5天每天观察记录病人的便秘情况。敷贴5 d为1个疗程,5 d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便秘积分评分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编制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8]评估病人排便的感受、舒适度及大便性状,该问卷包括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度和腹胀6个方面问题。每个问题均为4级评分,根据不同程度分别计0分~3分,得分越高代表该问题症状越重,6个方面问题得分相加为便秘症状总分。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定标准[9]:大便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85%以上为痊愈;排便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 h以内,便秘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50%~85%为显效;便质干结改善,或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 d,症状积分减少20%~50%为有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症状积分减少20%以下为无效。

2 结果

2.1 3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0例病人实际入组116例,脱落4例,对照组、传统脐疗组和择时脐疗组分别为38例、39例、39例,3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脱落4例均为病人拒绝手术,自动出院,无不良事件发生,未继续随访。

表1 3组病人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比较

2.2 3组病人疗效比较(见表2)

组别例数首次排便时间h 便秘评分(分)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总分对照组 3940.45±6.487.87±1.9510.69±2.6013.05±2.6813.49±2.4513.64±2.7558.74±9.80 传统脐疗组3934.41±5.517.12±2.9310.03±2.8912.13±2.9010.95±4.088.03±4.1148.26±13.24择时脐疗组3830.66±4.977.50±2.729.00±3.769.45±4.386.68±4.333.45±3.1036.08±14.56P0.0000.4440.0600.0000.0000.0000.043

2.3 3组病人总体疗效评价(见表3)

表3 3组病人总体疗效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手术创伤导致不同程度的失血,血少则气生不足,气不足则运化无力,致脏腑功能失调,胃失和降,传导失和,致气不能推动肠蠕动。陈淑招等[10]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行穴位贴敷,结果显示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预防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中医药治疗便秘有独特的优势,其标本兼治,疗效较高,方法多样,脐疗就是其中一种,脐疗法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将中药方剂研磨成粉,制成膏剂等敷于病人神阙穴,通过药物及穴位刺激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子午流注学认为:人体经脉的气血周流的盛衰开阖都有固定的时间,从子时到午时的十二个时辰内,气血在不同时辰流经不同经脉,一个时辰流注一条经脉,十二条经脉依次得到流注,当气血流注到某经脉脏腑所属时辰时,则为该经脉脏腑一天中功能最为旺盛之时,按其开穴时辰选择贴敷,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1]。本研究结果显示:择时脐疗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为30.66 h±4.97 h,低于对照组和传统脐疗组(P=0.000);治疗第3天~第5天便秘评分量表和总评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择时脐疗组能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减轻便秘症状,从而有效降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的发生率。

本研究所用穴位敷贴药物由大黄粉、芒硝、冰片三味药组成,系我院骨伤科诸方受老教授经典验方。将生大黄粉、芒硝、冰片按3∶3∶1的比例研成粉制成中药贴敷肚脐(神阙穴)的方法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明确脐疗时辰、贴敷保留时间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旨在为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便秘病人提供安全、简便、疗效明确的治疗措施,找到更有针对性、更规范化的贴敷方法,有效降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便秘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择时脐疗治疗便秘的疗效优于传统脐疗,但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1] 沈洁,白跃宏.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治疗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2):94-95.

[2] 邹爱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便秘的护理干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4):3695-3697.

[3] 吴圣贤,王成祥.临床研究样本含量估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4] 卢锡芝,曾小芳,陈映琼.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52-53.

[5] 庄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0,10(2):76.

[6] 陈敏,李爱霞,桑秀艳.对便秘患者的护理援助[J].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09-410.

[7]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6:368-369.

[8]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35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0.

[10] 陈淑招,黄章云,胡佳.穴位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3):90-91.

[11] 罗道珊.子午流注纳子法优越性探讨[J].河北中医,2010,32(7):1079-1080.

2016-12-28;

2017-11-05)

(本文编辑 崔晓芳)

Observationoneffectofselectivehilumtherapywithherbalplasterforpostoperativeconstipationpreventionforpatientsundergoing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

LiWumei,CaoLumei,BianHengji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Jiangsu 210029 China)

R248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3.033

1009-6493(2017)33-4283-03

江苏省中医院院级课题,编号:y15033。

李五妹,副主任护师,单位: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曹鲁梅、卞恒杰单位: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信息李五妹,曹鲁梅,卞恒杰.中药贴敷择时脐疗对预防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33):4283-4285.

猜你喜欢

脐疗神阙穴融合术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邮购信息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脐疗新探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脐疗治疗带下病古今用药对比分析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