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1-24,,

护理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居家负荷护士

,,

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霞,陈利群,江长缨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7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管理,干预组按照本研究设置的社区护士家庭访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包含照顾者培训、发放《失智症照顾者手册》及电话随访等,为期3个月。观察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照顾负荷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访视能够减轻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失智症;老年痴呆症;社区护理;家庭照顾者;家庭访视;照顾负荷;生活质量

失智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减退等为主要表现,并伴有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丧失的临床综合征[1]。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报告亚洲地区每年新增失智症病例约360万人,每4.1 s就有1例病人被确诊[2]。我国失智症病人数目居全球首位,而失智症病人多数采用居家生活方式,由家属或亲友等缺少专业知识能力的非专业人员照顾[3],照顾负荷较重[4-6],生活质量不佳[7-8]。本研究关注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问题,通过社区护士实施家庭访视对照顾者进行以一对一培训为主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照顾者照顾负荷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获得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非概率抽样法,选择2016年4月—10月上海市某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78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精神科医生确诊或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结果为失智的老年病人的家庭成员或主要亲属;②每周照顾时间≥5 d,照顾时间≥1个月;③年龄≥18岁且不收取酬劳者。排除标准:①照顾者自身患有认知障碍性疾病;②拒绝参与本研究者。按投掷硬币法根据失智症老人居住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两组照顾者性别、年龄、照顾时间及失智老人年龄、患病时间、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组

1.2.1.1 方案制定及社区护士培训 研究者在文献查阅基础上形成初稿,经4位精神科及老年科护理领域专家论证后,最终形成《社区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护技能培训方案》及《失智症照顾者手册》。社区护士失智症管理培训以学习讲座形式进行,由4位失智症护理及老年护理领域专家授课,内容主要包括:①家庭访视的方法和技巧;②认识失智症;③失智症的家庭护理;④失智症日常康复训练;⑤照顾者自我照顾及社区资源支持;⑥常规护理实践指导;⑦失智症日常生活照顾实践指导等。采用体验式学习法,以情景模拟体验、案例分析分享、小组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由授课专家对培训护士进行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共计5次课程,每次3 h~4 h。

1.2.1.2 人员分配及家庭访视 根据社区医护人员课程培训结果,对培训合格的社区护士进行人员分配及职责划分,每名护士负责3例~4例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的家庭访视,每2周进行1次集中讨论,讨论本组内失智老人及其照顾者的现况并实时更新记录,如遇不能解决的照顾问题,及时向专家求助。家庭访视每周1次,每次1.5 h~2.0 h,具体工作可进行个体化调整,注重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所有内容都要针对照顾者家庭的实际情况由社区护士进行一对一指导。首次家庭访视时主动进行自我介绍,获得照顾者的信任和许可后,发放《失智症照顾者手册》及用以预防失智老人走失的“黄手环”,评估失智老人的基本情况(病人病情、日常生活能力等)及照顾者需求(疾病知识、协助病人日常活动、环境安全设施设置等)等问题并记录,结合手册进行失智症疾病基础知识的指导,使照顾者意识到失智症并非是正常老化所造成的,是需要治疗和护理的,让照顾者对失智症有一定的了解。第2次结合“日常生活照顾指导”主题,按照家庭访视常规流程进行,以手册为基础对照顾者进行饮食、口腔卫生、排泄、洗澡穿衣及睡眠休息等内容的指导,如何为失智老人提供营养丰富的三餐,运用定时如厕等方法避免失智老人弄脏衣裤等。第3次进行“安全护理”及“康复技能”指导,如何预防与应对异常行为、定向力及记忆力训练等内容,引导失智老人浏览老照片、讲述老故事以延缓记忆衰退等。第4次进行“照顾者自我照顾”及“社区医疗资源利用”指导,引导照顾者接纳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合理安排时间,多参与健身及娱乐活动以丰富生活,同时减轻照顾压力;多与家庭成员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难处,接受外界的帮助,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合理接纳和利用来自社区医疗机构及心理援助组织的相关医疗支持;了解日间照护中心、“护老者之家”、喘息服务等政府养老服务资源并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的医疗服务决策。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根据被访家庭的具体情况,由社区护士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注重与照顾者的交流,利用倾听、共情、肢体接触等方式为照顾者提供心理及情感支持,允许照顾者通过抱怨、哭泣等方式进行不良情绪的发泄;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宣传资料发给照顾者,详细介绍社区资源的使用条件及方法,同照顾者一起根据失智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家庭条件选择最佳的养老服务;陪照顾者检视家庭环境,排除存在跌倒风险的居家陈设,减少青团、糕团等易诱发噎食的食物,引导照顾者积极对待照顾活动,将所学知识真正融入实际生活。

1.2.1.3 电话随访 家庭访视结束后,每周1次电话随访照顾者,通过与照顾者电话沟通了解仍未解决的问题,并予以指导,根据情况可以安排再次进行入户。第2个月开始每两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直至干预结束。

1.2.2 对照组 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依照社区精神类疾病护理管理常规进行,照顾者根据失智老人病情变化可随时根据需要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单位就诊。

1.3 研究工具

1.3.1 照顾者负荷问卷(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 由Chou等[9]2002年翻译完成,用以调查失智病人照顾者照顾负荷,包含时间依赖性、发展受限性、身体性、社交性及情感性负荷5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采用0分~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0分~96分。得分越高,照顾负荷越重。本次调查CBI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2。

1.3.2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 包括生理、心理、社交和环境4个领域及2个询问个体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独立条目,共26个条目组成,采用1分~5分计分法,部分条目反向记分。得分按(原来得分-4)×(100/16)转化为百分制,与WHO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价性,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0]。本次调查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0。

1.4 资料收集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护士作为调查员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进行照顾者负荷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指导语,保持客观公平,确保问卷的质量。本次研究干预前后各发放调查问卷78份,前后各回收7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实行资料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照顾负荷得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分

3 讨论

3.1 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可以降低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居家照顾者的照顾负荷问卷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社区护士家庭访视能够有效降低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提高照顾者应对失智老人精神行为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照顾者的成就感等正向感受,改善他们的负性心理体验[11]。社区护士在深入了解失智老人及照顾者生活真实状态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照顾指导,提高他们的照护应对能力,提升照顾的信心和积极性,减轻了主观性照顾负荷,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与乔雨晨等[12]研究结果相似,本次研究在前期调查中也发现,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部分照顾者不仅不愿公开家中有失智老人的事实,更会出现拒绝社交或逃避社交的现象;还有部分照顾者在独自承担照顾任务,严重缺少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这些问题均影响照顾者的生活体验。社区护士在进行连续的家庭访视时,与他们建立了稳定的信任关系,照顾者愿意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困难和不满,主动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及社交等需求,而不仅仅局限于照顾相关的需求。这种社区护士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给照顾者提供了宣泄不良情绪、获得情感支持的良好途径,减轻了照顾者的情感及社交负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心理、社交及环境等领域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2 家庭访视提高了社区护士的失智症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经过失智症学习讲座培训及家庭访视,社区护士失智症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针对护士失智症知识不足,但对失智症培训的需求较强[13-14],本次研究特邀请失智症护理专家为社区护士进行培训,专家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及亲身互动的示范将最新最实用的失智症家庭护理方法传授给社区护士,并在培训结束时进行严格考核,保证了社区护士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在家庭访视中,社区护士又作为培训者指导照顾者,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实现了作为护理教育者的价值,获得了成就感。持续的家庭访视使社区护士能够不断根据照顾者的真实反馈,执行教育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功能,实现了双向促进。研究发现,提高家庭访视频率,社区护士除了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失智症病人及其照顾者,提高失智症护理管理水平外,对失智症护理的态度也表现得更加积极[15]。

综上所述,社区护士作为社区医疗资源与失智老人照顾者之间的协调者和指导者,对照顾者进行家庭访视,不仅促进了社区护士与照顾者的交流,而且推动了照顾者对社区医疗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及使用率;在访视中社区护士也实现了自身价值,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失智症社区服务的质量。

[1] Rizzi L,Rosset I,Roriz-Cruz M.Global epidemiology of dementia:Alzheimer’s and vascular types[J].Bio 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2014(10):1-8.

[2] WHO.The epidemiology and impact of dementia[EB/OL].[2016-11-09].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neurology/dementia/dementia_thematicbrief_epidemiology.pdf.

[3] 杨振,张冬梅,陈任,等.我国五省(市)老年痴呆照料现状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6):847-850.

[4] 王婧,Xiao LD,李小妹.社区痴呆症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A):786-790.

[5] 许丽华,张敏,闻子叶.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与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25-3027.

[6] Papastavrou E,Andreou P,Middleton N,etal.Dementia caregiver burden association wi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spect of social capital[J].J Adv Nurs,2015,71(12):2898-2910.

[7] 易军,张道鹏.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1481-1485.

[8] Santos RL,Sousa MF,Simoes-Neto JP,etal.Caregivers’quality of life in mild and moderate dementia[J].Arq Neuropsiquiatr,2014,72(12):931-937.

[9] Chou KR,Jiann-Chyun L,Chu H.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J].Nurs Res,2002,51(5):324-331.

[10] 郝元涛,方积乾,Power MJ,等.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等价性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71-75.

[11] 韩静,郭桂芳,邓宝凤,等.临床照顾者应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心理体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0):1174-1179.

[12] 乔雨晨,常红,孟茜.痴呆患者照顾者需求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3):19-22.

[13] 郑剑煌,李红,陈丽丽.护士对老年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食困难认知的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6):637-640.

[14] 卢群,吴茜,朱晓萍.上海市社区医护人员对痴呆防治知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16,30(7B):2529-2532.

[15] Huang H,Shyu YL,Huang H,et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care practices among community health nurses:results of a postal survey[J].Int J Nurs Stud,2013,50(9):1219-1228.

2017-02-17;

2017-10-19)

(本文编辑 苏琳)

Influenceoffamilyvisitofcommunitynursesfortheelderlywithdementiafamilycaregivers’burdenofcareandqualityoflifeoftheelderlywithdementia

LiuXia,ChenLiqun,JiangChangying

(School of Nursing,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visit of community nurses for family caregivers’burden of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MethodsA total of 78 elderly with dementia family caregivers from Pudong New Area south pier communities in Shanghai cit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9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ommunity management,and in intervention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ty nurse family visit program set up in this study,including the caregiver training,issued“dementia caregivers manual”and telephone follow-up for period of 3 months.The changes of caregiver burde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 of caregivers.ResultsThe score of nursing burden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1),and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sCommunity family visit can reduce the core burden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dementia elderly,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dementia;Alzheimer’s disease;community nursing;family caregiver;family visit;caregiver burden;quality of life

R473.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33.009

1009-6493(2017)33-4206-04

复旦大学护理科研基金项目,编号:FNF201504。

刘霞,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00032,复旦大学护理学院;陈利群(通讯作者)单位:200032,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江长缨单位:200032,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信息刘霞,陈利群,江长缨.社区护士家庭访视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33):4206-4209.

猜你喜欢

居家负荷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