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民赞她“了不起”
——武冈市湾头桥镇泉塘村党支部书记林彩莲的点点滴滴

2017-11-24通讯员邱文丽发自邵阳武冈

清风 2017年11期
关键词:塘村基层干部村民

文/图_通讯员 邱文丽 本刊记者(发自邵阳武冈)

村民赞她“了不起”
——武冈市湾头桥镇泉塘村党支部书记林彩莲的点点滴滴

文/图_通讯员 邱文丽 本刊记者(发自邵阳武冈)

林彩莲(右二)去村民家走访

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干部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做法和干劲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直观感受。党的群众路线要求促进广大基层干部转变作风,转变观念,服务群众,人民网评论也指出,当前我国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转型势不可挡,利益关系多样,价值理念多元,基层干部面对的工作局面更加复杂,发展任务更加繁重,各类矛盾更加凸显,这时候更考验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的手段及办法。

武冈市湾头桥镇泉塘村党支部书记林彩莲用多年的努力,交出了一份让组织和群众都点赞的答卷。追溯林彩莲当基层干部的经历,要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林彩莲自1970年开始,先后多次担任过武冈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被评为“两学一做”先进典型。在与村民打交道的四十多年中,她已经当之无愧地在村民心目中站稳了“脚跟”。正是因为有了林彩莲这样的千千万万的优秀基层干部,他们的坚持和付出,才有了我们基层的和谐稳定,才有了基层的跨越式发展,为全民奔小康的目标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水带“活”村经济

如何做好一名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基层干部,其标准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样是广大基层干部面临的一道道考题。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驻守在各个岗位,用他们的行动和群众的评价,对基层干部的群像进行了阐述和解答,交出了让人为之点赞的答卷。邵阳武冈市湾头桥镇泉塘村党支部书记林彩莲就是其中一位,她朴素无华,走在村民中间绝对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在村民的心目中,她的分量却很重。

泉塘村是偏远的山村,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508户,总人口1806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缺水村。虽然部分水田属大业灌区灌溉范围之内,但水路太远,又是尾水,加之该村无标准渠道,原有水渠渗漏严重,无法正常放水。水,严重制约了泉塘村经济的发展。

1993年,林彩莲担任湾头桥镇泉塘村支部书记。上任村支书后,林彩莲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解决泉塘村的用水和灌溉问题。“根据泉塘村的实际情况,有了水,泉塘村的经济发展才有‘活水来源’。否则,如果要在缺水的情况发展村经济,是有很大困难的。”林彩莲介绍,为此,她积极带领村民从水入手做文章,以此来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1993年以来,为了让5、7、10、11四个组放到水,林彩莲动员村民,自筹资金数万元,争取水利部门支持,先后修建了四百米的小型灌溉渡槽、三百米的水泥小水渠,为这些组的水稻生产提供保障;为保证山塘正常蓄水,林彩莲多方奔波,争取市有关部门支持,争取到水塘、山塘的堤坝加固防渗工程项目,该工程于2011年秋竣工。该村先后修建了灌溉渡槽、水泥小水渠、标准化水渠和山塘堤坝加固防渗。

水与路在农村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必要条件,少了任何一样都会严重制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积极性,“要腾飞,先引水;要致富,先修路。这话放在我们村里一点都没错,少了水,村民的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没有好的路,照样也是行不通的。”

接着,林彩莲又紧锣密鼓地发动大家修起了路。她几乎每天都放弃了休息时间,走家串户动员村民,采用先让务工致富人员带头捐资的方法,带动了其他村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009年,该村完成了通往各组的道路硬化工程。至目前为止,全村已修建水泥水渠八千多米,机耕道五千米,大部分水田能实行机械化作业。

有了水利和硬化道路做铺垫,泉塘村村民们的“底气”就足多了,村里发展其他产业也就具备了原来没有的有利条件。比如,林彩莲和其他村干部根据泉塘村的地形、地貌,决定在近年来受到城市居民普遍喜爱的茶油上下功夫。她带领村民,于2014年开发了百亩油茶基地,并自己钻研学习油茶种植管理技术,计划逐步扩大种植,争取将油茶基地发展成为泉塘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邵阳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在泉塘村组织现场观摩时,这些脚踏实地而又敢于创新的思路,就得到了各位领导的一致好评。

“林彩莲带领群众从修路、修水渠、发展农业产业等一件件实事做起,从关爱留守儿童、改变群众卫生习惯等一件件小事做起,把一个昔日的穷乡僻壤建成了如今的美丽乡村。”这是武冈当地一份官方材料中对林彩莲的评价。

还要有“活”思想

有了活水和硬化道路,泉塘村的经济发展有了自然条件方面的保障,但林彩莲并没有就此止步,她对记者说:“那时我就一直在思考,还得有党员班子的‘活’思想,要做好村里的工作,思想要敢于创新,拿出新方案。”

为此,林彩莲紧紧抓住党建工作这个“龙头”,花大力气夯实党建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转变部分党员落后守旧的思想,并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泉塘村地处偏僻处,全村辖37个村民小组,共180户,4868人,共141名党员,林彩莲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力推党建带妇建促经建,她积极开展“两个创建”工作,于2015年5月份率先完成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并于当年年底通过示范化党支部创建验收工作。

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林彩莲坚持民生为先,推进精准扶贫。她积极向上争取帮扶资金,公开投票选出5户没有住房的五保老人和特困群众,全部进行危房改造,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新修村级卫生室,大大方便了村民看病;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全面提升了村两委为民服务能力。

武冈市委书记侯文在2017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在“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深受好评”方面表扬林彩莲等“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贡献,彰显了最大的人生价值”,来自市委的如此高度评价,无疑是对林彩莲等广大基层干部的政治肯定。

如今,走进泉塘村,家家门前水泥路四通八达,户户垃圾分类收集,田垄里水渠硬化排灌自如,油茶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村级卫生室、便民服务站、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留守儿童电脑室、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美丽乡村。

“一个村的发展还得充实大家的脑袋,‘文化扶贫’也是必不可少的。”林彩莲介绍,泉塘村是湖南省文化厅的驻点扶助村,村里近年来建起了别具一格的农家书屋。在这个拥有3000多册书籍的书屋里,每格用纸条标注着科技、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经济生活、文学艺术等分类。

林彩莲不仅对村里的事务特别用心、对村民特别热心,同时也对履行党代表的职责十分用心。林彩莲历任乡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武冈市第一届、第三届、第四届党代会代表,多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作为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她又带去了村民的心声:“群众反映最多的是农田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问题,我希望这次党代会能多关注这方面问题。”

来自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要求与建议,得到了武冈市决策层的回应。武冈市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利用有限的资金,综合改善影响土地生产的各种要素,全面释放土地的“潜能”,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武冈市通过大面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排除了项目区农业生产障碍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秀基层党员、女干部,2016年,林彩莲被评为“邵阳市优秀党支部书记”,受到市委组织部的肯定与表彰。在她的带领下,泉塘村先后荣获邵阳市“综合治理先进村”、武冈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湾头桥镇“先进党支部”、邵阳市“家庭教育示范指导中心”等荣誉称号。在诸多荣誉和好评的背后,林彩莲付出更多的,是日复一日地为村民服务、为村集体发展而奔波的辛劳。

“她真是善良又热心”

除了为集体尽心尽责,林彩莲还非常乐于助人,在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方面,她一直坚持以身作则,“村干部的级别虽然很低,但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应该是村民们的表率。村干部的品行和操守影响着村民们的一举一动。”林彩莲说,村干部就应该是一个村里的“带头人”,要起到“带好样”的作用,“否则,要你这个村干部干什么?”

林彩莲谦虚、厚道、乐于助人,几十年来,她已记不清自己掏了多少私人腰包,以帮助本村乃至邻近五个村的村民。自掏车费,免费为村民代取汇款,代寄代取包裹,为年老有病、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以及五保户代交申请报告,代办证件,代取救助金、养老金,代购日常生活用品。事无巨细,只要村民有需求,不管工作多忙,林彩莲从来不让村民失望而归。

一次,林彩莲因感冒发烧在村里的诊所看医生,医生说,她是长期劳累导致体虚引起的抵抗力下降,于是建议她打两天点滴退烧,放下村里的事务好好休息几天。这时,她的手机响了,一位正在村委会等着她的村民想找她办一件事。林彩莲一听有村民要找她办事,买了盒感冒药就急匆匆地往村委会赶,边走边说:“村民相信我、信任我,才会找我办事,我怎么能不尽力帮他们办好呢?”

对困难村民,林彩莲对他们关怀备至,前任老支书林根生70多岁了,退休后患病,近两年病情恶化,生活很困难,林彩莲经常去探望,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魔。有一年,村民林道棉家中两个月内父亲、妻子相继病故,家中一贫如洗,无法办理丧事。林彩莲带头捐助100元,并立即组织发动全村村民捐助,处理好善后事宜。当时林道棉感动得跪地不肯起来。

每年春节前后,林彩莲都要去村里的五保户、特困户家探望,嘘寒问暖,为他们送些生活必需品。泉塘村四组老党员林睦均七十多岁了,儿子长期患病,他的媳妇又是精神病患者,两个孙女只有十岁左右。据此情况,林彩莲也是带头捐助,并马上去镇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救助事宜,回来后又组织党员、村组干部捐款资助,安排人员帮助办理丧事。

2016年,泉塘村有困难家庭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因其父亲两年前患白血病去世,母亲改嫁,家中无钱入学,于是林彩莲帮助联系市里有关部门,反映了该考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在开学前十天,邵阳市共青团领导专程为该考生送来了学费、生活费1万元,解决了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四十多年来,林彩莲身挑重担,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扑在党员群众关心的事情上,对家庭事务的打理就分身乏术了。林彩莲的丈夫刘昌伟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和家务劳动,他说:“我爱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有几十年了,平时她没有时间做家里的事情,我也很理解她。既然群众这么信任她,上级信任她,我没有理由不支持她!”

林彩莲不仅没有给家里帮上什么忙,还因为热心和善良,主动让确实有困难和需要的村民从她家里“刮点油”。今年抗旱期间,为了挽救正在含苞待放的水稻,林彩莲主动提出,让村民免费从她家耗资近两万的新水井中抽水育禾。林彩莲用她的平凡善举感动了全村甚至邻村的百姓。许多人遇到她就说:“你是个善良又热心的好村干部。”“彩莲啊,你真是个好人。”

“林姐全身心付出,就是为了村里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她是个了不起的村干部,我们大家都很佩服她。”村民们如是说。泉塘村九组村民林道树更是发自内心地说:“她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她确实是个女中豪杰,她担任村支部书记以后,我们泉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安市委宣传部力抓中秋、国庆“节日防腐”

本刊讯(通讯员 罗卫国 王春华 淡文军 蒋燕)今年中秋、国庆,广安市纪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注重做好节前教育提醒,节中重点检查,节后常态监督,督促各驻在部门过“廉节”。9月25日至26日,市纪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对市图书馆、市电视台、市文广新局等驻在部门的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开展了集体廉政提醒谈话,确保度过一个廉洁、祥和的节日。10月6日至8日,市纪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组织人员通过暗访抽查的方式对各驻在部门公务用车合规停放、私用私驾、值班纪律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10月9日上午8:30,中秋、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市纪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组采取明察暗访、现场专访、现场抓拍等方式,到各驻在部门对节后人员出勤情况和工作作风、是否公车接送上下班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从督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单位体现了良好的工作作风。

猜你喜欢

塘村基层干部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新兴悦塘村智慧光伏项目开工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