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长期存在的综合性原因分析

2017-11-23何沐宇

祖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农村

何沐宇

摘要: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久整不绝反应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非一般性总结和汇报中的那么简单。定性不准反映了责任主体意识的淡化;绝对帮扶因为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而成效不大;强化村支两委建设存在急功近利;优化组织结构并非治本之策;加强党员管理形大于神;发展村集体经济不能立竿见影。

关键词:农村 软弱涣散 基层党组织 原因分析

在长期的党建工作中,作为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础性工作的问题查找和原因分析,因为只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内,显得简单而不切实际,使得对应措施的采取软弱无力,以致问题久整不绝,反弹不断。笔者试从更宽的范畴——从组织实施到结果验收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各级党组织的实际工作出发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对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原因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期为广大党建工作者从严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素材,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定性不准反映主体意识淡化

对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定性不准,表面上看好像是党支部自身的问题,实际上定性不准的后面是党建主体意识薄弱。如有些地方不正视存在的问题,怕揭疤亮丑,担心不能按时间按标准转化,丢了面子、没了政绩,于是出现这种情形:故意把真正的问题藏起来,把能整好整快整的问题亮出来,更有甚者“以好充次”。上级部门“许诺式的给好处定性”,把软弱涣散“名额”安排给一些好村,这些村得了好处又不用整顿,就等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有的地方张冠李戴,把上级部门在工作中产生的如征地拆迁、土地赔款等纠纷,让村党组织去化解,无权无能的村党组织因无法善后上级部门“留下的后遗症”而被冠以软弱涣散的帽子;有的地方甚至玩起“体外循环”的游戏等等。

二、结对帮扶并未真正形成合力

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寨,参与或涉及整顿的部门和单位至少有4家,某些村甚至多达7家,排除市、县两级主要领导直接帮扶的情形,经常驻村的人员至少有3名,在单位和人数上可谓不少。然而,调研中发现,在很大一部分村寨,在如此众多的单位和人员挂帮和进驻的情况下,发展效果不是很好,变化也不大。究其原因:首先,部分帮扶单位和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其次,各单位内外优势资源之间没能有效整合利用。再次强村与弱村之间的强弱联建和千企帮村工作实施难度较大。基于以上三种情形的存在,以致在“如何帮”,“帮什么”等问题上,各单位之间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有时甚至出现“各打各的仗”、在指望对方中产生“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相互之间不能协同作战,力量并非合符逻辑的1+1等于或大于2,部门职能优势没能形成在人、财、物上的最优配置,帮扶人员出现各自为阵的减弱效应,机关党建、企业资金资源等联建主体之间的优势没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建强领导班子存在急功近利

一是部分地方在建强领导班子方面总是迷恋和热衷对培训效果的理论期待上和形式总结上。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与支部书记的调研座谈中,当问到他们对培训内容的了解、感悟和启示时,要么一知半解,要么支离破碎,要么似懂非懂,至于对发展本村的设想和规划,更没有系统的明确的思路。

原因不难理解:在通过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时间是1-3天,最多也就一周左右,内容包括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农村发展政策精神解读等,课程密度比较大,要让村支部书记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并有效运用,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在短期内使软弱涣散村支部书记们“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带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达到整顿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

二是“开展谈心谈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支两委的关系问题。因为“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并不是简单的思想问题,更多的是村、支两委工作机制问题、是农村党的建设和发展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通常的情况是,村主任比村支书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两委工作不能建立起良性的运行机制,就会形成貌合神离的似合非合状况,谈心谈话的当场表态不能与实际工作状态相提并论。再有,受小农经济长期影响的广大农村,村、支两委的关系有时候还会表现为涉及个人利益的综合性问题,所以指望靠一两次谈心谈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农村党的建设和村民自治协调发展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优化组织设置并非治本之策

在一些地方,把“理順组织关系”当作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个重要措施。实际上,按照中央精神,这并不是致软致弱的原因,只是有的地方农村基层党员人数比较多,在管理教育上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完全可以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通过党小组的设置来进行处理。至于“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设想,仍然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并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这是新农村快速发展和产业调整后面临的新问题,必须注意并适时作出应对,尤其是在诸如贵州省六盘水“三变改革”产业结构快速调整这样的大背景下。但是,组织关系的不顺和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并非极具针对性的对应之策。

五、加强党员管理形大于神

在长期的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中,一贯把加强党员管理纳入其中的重要事项,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因为与实际生活的不匹配而失效,“积极改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又被党员认为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主义倾向否定了,“探索建立党员出入机制”或许是所有措施中最具根本性意义的一个举措,但是,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正面教育”等原则下似乎有所犹豫,从严不严,即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鼓励下,在强调“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要求面前,也不敢大胆作为、从严处理存在问题的党员。怕出头出名出丑,实际上这是我们在政治利益面前的权衡取舍。

六、发展村集体经济不能立竿见影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受制于村级领导班子素质不高,思路狭窄,认识不清,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薄弱,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速度缓慢、土地所有权收益弱、资产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顺畅和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问题除个别项目外,都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解决的。在自发性发展暂时不能成为村、支两委的自我行动时,政府主导的首选策略在涉农资金有限(在数量和项目上)的情况下,增加了发展集体经济在速度追求上的难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