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如茶 亦清亦静

2017-11-23申丹丹

投资与合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福鼎白茶

申丹丹

穿越历史茗香,品味千年茶韵,白茶成为近来茶文化活动被频繁关注的中心主题。

继绿茶、红茶、黑茶之后,福鼎白茶强势崛起,成为2016年茶商品市场最大的赢家。两年前,白茶还因口味清淡而少人问津,而今却广受人们青睐,这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

白茶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考证,其名称首见于宋子安《东溪试茶录》(1064年前后),但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已有白茶记载,当时指的是一种白叶茶。最为明确的是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在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白茶已充为贡品。福建贡茶使君蔡襄有诗云:“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寒过入春生,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宋代茶人斗茶把丰美雪白的芽茶,视为天下精品。当时白茶產量极少,仅供皇帝御用,极为珍贵。北苑茶农把白茶视为“茶瑞”,把这吉祥茶作为斗茶的绝品。

白茶之所以强势崛起,在于白茶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于白茶强大的保健养生价值。

日前,《投资与合作》记者采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梅相靖,仔细了解了“福鼎白茶”古老白茶制作技巧、福鼎白茶历史和生长生态环境等。梅相靖先生详细讲述了福鼎白茶的晾青、萎凋、渥堆、炭火烘焙等古老白茶制作流程,他还拿出一本手抄的梅家族谱,其中有梅筱溪晚年归隐家乡后所写的《筱溪陈情书》,介绍了里面的茶事细节。

自幼传承伯父手艺

梅相靖,1941年生。福鼎白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清末著名茶商梅筱溪的第三代传人。他承袭家传祖业,制茶已逾半个多世纪。在悠长的岁月里,他守望着这一座村庄,只一片茶山、这一门技艺,淡然而平和地把茶制进时代里。在今天,白茶蔚然兴起。

早在1915年,梅筱溪携柏柳村白茶踏上前往南洋的艰辛途程,漂洋过海,把福鼎白茶销往世界。回国后受到茶学专家、时任福建省农林公司总经理庄晚芳的委派,在福鼎建设示范茶厂。福鼎茶办杨应杰对记者表示,对于梅筱溪的这段饱含心酸的经历,他正在着手研究《筱溪陈情书》里的茶事细节,以求从一个侧面探究福鼎白茶在清末民初的容颜。

在和梅相靖老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其祖父梅筱溪有4个儿子,梅相靖父亲最小,毕业于福建师范学校。可惜他因年早逝,在32岁去世,当时的梅相靖才只有5岁。实际上,梅相靖的白茶制茶工艺是从其伯父手上传承下来的。

柏柳村是福鼎白茶的原产区,素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的美誉,入选2014“中国茗村”百佳榜第16位。全村农民家家户户都以白茶为业,白茶古老制作技艺传承源远流长。2011年5月,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柏柳村茶农梅相靖是清末民国时期福鼎茶人梅伯珍的传人,2013年1月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类——福鼎白茶传统制作技艺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适合白茶生长环境

福鼎市点头镇柏柳村——中国白茶发源村,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发源地。茶之所以在此发源,是因为这里的海拔、水土、阳光与空气都适合白茶的生长。

梅氏,一个与白茶宿命相连的家族。古有叱咤闽茶风云的梅筱溪,今有“非遗”大师梅相靖。

白茶制作工艺七分晒、三分焙。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充分说明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做好的道理。阳光慢慢萎凋,技巧与修为便在这个“慢”字里头。阳光、海雾、风,都是晒茶需要考虑的因素,经验攸关重要。文火“慢”焙,不能过急,不能起烟。

手摸其干、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尝其味,四关过后,方得一杯好茶。

世界的白茶在中国,中国的白茶在福鼎,福鼎有座中国白茶发源村,村里有位制茶“非遗”大师梅相靖。如此,源产地的茶树、阳光和空气以及梅相靖老人半个多世纪的制茶造诣,将共同告诉你,白茶的正宗滋味。

白茶制作工艺高超

茶界谓白茶有二指。一是指用白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白茶,因芽叶天然呈白色而得名。

1982年,浙江安吉县推出了安吉白茶。就像宋代北苑白叶茶一样,这是将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珍稀茶树上的鲜叶采摘后,以绿茶制法加工而成的白叶茶。

二是指以普通茶树(菜茶、大白茶)鲜叶为原料,采用自然萎凋、轻度发酵、不揉不炒、自然干燥或文火微焙方法制成的茶叶。其成茶芽叶完整,密披白毫,色泽银绿,滋味甘醇,汤色浅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白茶。

福鼎白茶拥有高超的制作方法,独具科学艺术魅力。它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清嘉庆初年,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约在咸丰六年,培育茶树良种大白茶;光绪十二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翻开白茶制造的新历史,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福鼎白茶制作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技术制作工序流程呈水线形式进行。福鼎白茶拥有优秀品质特征,得益于其传承久远的制作技艺。

(1)采摘。白茶根据气温,在其为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时采摘,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采摘时要注意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要轻采轻放;要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采摘鲜叶要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方式。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茶叶干茶含水分要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3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主产地在福建省,独特的气候条件適合茶树的生长,后来的采摘以及制作工艺更加考究,传统采摘方法有”十不采”的约束,所以每个细节都决定了茶叶的质量。

白茶保健养生功效强大

白茶具有“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同时还有养心、养肝、养目、养神、养气、养颜的养身功效。白茶的制作工艺很特别,也是最自然的做法,它不炒不揉,既不像绿茶那样防止茶多酚氧化,也不像红茶那样促进它的氧化,而是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是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在原产地的百姓自古就有用白茶下火、清热、毒消炎症,发汗去湿、舒滞、避暑,治风火牙疼、高烧麻疹等杂疾的习俗。

白茶具有芽毫完整、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以及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诸多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显现出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民间以其为原料而制作的清醇的“白茶饼”,凭借其淡雅的风味与卓越的保健作用流传到南洋一带,至今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福鼎白茶的保健养生功效尤为强大。2012年8月19日,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五大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在浙江省杭州市发布了对白茶功效的研究结果,一直被欧美科学家所推崇的福鼎白茶首次得到中国科学家的权威认可与系统证实。

研究结果显示:福鼎白茶不仅能有效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有效增强皮肤细胞及脑神经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能力,还可以大大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数量,起到平衡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有效调理肠胃的功能。

同时,研究中心还经过严密的科学研究解析出福鼎白茶在美容抗衰、预防皮肤细胞光老化、降血脂、降血糖、修复过量饮酒引起酒精性肝损伤、抗炎消炎、平衡肠道微生物菌群调理肠胃等方面的八大显著功效。此外,研究证明陈年白茶在抗炎症、降血糖、修复酒精肝损伤和调理肠胃等功能方面比新产白茶具有更好的效果。

穿越历史茗香,品味千年茶韵,白茶成为近来茶文化活动被频繁关注的中心主题。也正因为如此,福鼎白茶正在强势崛起,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展现它的精髓所在。

猜你喜欢

福鼎白茶
江小波
绘本
福鼎举办第九届白茶开茶节
栀子的应用价值及在福鼎的应用前景分析
“防疫指南”
福鼎白茶开茶啦!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浙江安吉白茶进入采摘期
福鼎白茶王 白毫针刺芒
浙江 安吉白茶 生态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