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幕组的复合身份与文化传播新特性

2017-11-23夏雨欣

新闻前哨 2017年8期
关键词:字幕组生产型文化

◎夏雨欣

字幕组的复合身份与文化传播新特性

◎夏雨欣

随着国外影视作品进入越来越多观众的视野,字幕组带着一种隐秘而又荣耀的身份活跃在各个剧迷社群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型粉丝较为成熟的表现形式,字幕组组织化的从事着国外影视作品的引进和译制工作。本文试图以字幕组承载的文化开辟者、生产组织者、意见领导者三重身份展开论述,并探讨从中反映出的生产型迷群在公共利益、社会资本和与文化集团的关系方面的新特性,以期掌握粉丝未来发展的可能走向。

字幕组 复合身份 新特性

字幕组是指为国外影视作品配上中文字幕并制作成完整剧集,供国内网友观看下载的自成体系的一类群体,通常是从国外影视作品迷中分化而来,近几年其翻译的作品使国外影视作品观众的数量不断扩充,成为可以与专业译制机构相抗衡的网络翻译力量,属于生产能力较高的迷群类型之一。

一、从粉丝到字幕组成员的转化

国外影视作品迷在观看的过程中对一部或者一系列影视作品产生偏向,由此引发对其内容角色或周边产品的长时间兴趣,但只有少部分剧迷不满足于观众身份而加入到字幕组的引进翻译工作当中,完成从受众型粉丝和参与型粉丝向生产型粉丝的转化。这种转化所依赖的首先是剧迷对分享喜爱的影视作品的渴望和志愿精神,以及从中获得的成就感。“热爱”这一情感主导的内在动机让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所以字幕组成员在完成翻译作品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这不仅是因为个人才能得以展现的喜悦,更是因为志愿者这一身份带来的自我认同的主体感。

其次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与现实社会相关的实践技能。字幕组的工作流程如下:从国外网站上下载无字幕的剧集片源并且上传至国内服务器,同时录制外文字幕,准备就绪后在网络上以特定的方式召集时间轴、翻译、校对、压片人员分领任务,各自完成后汇总给总监进行成片的压制和上传,整个流程通常在三日之内完成。从这一流程中可以看出字幕组成员最基本要求是要具备相应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对组员的时间要求也较高,规定每周必须完成特定的工作量,每日要有足够的在线时间。不仅如此,字幕组追求的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高质量翻译,力求把国外影视作品中的高语境文化内涵无缝对接到本国文化中,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本土化改造,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就要求字幕组成员对国外文化的熟悉度较高并且具备相应领域的知识。

二、字幕组承载的三重身份

(一)充当先锋的文化开辟者

当下国外影视剧和动漫作品在中国有相当大的观众群,培养起稳定活跃的粉丝论坛,这绝非仅是官方引进的功劳,相反普通大众接纳新型文化产品通常是由粉丝触发的。具备了上述各项能力的剧迷加入字幕组,汇聚成了一批文化精英和语言精英,形成一个可以接触到更多媒介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小圈子,他们怀着开放的心态接纳国外影视作品和异域文化,良好的媒介素养和知识储备帮助他们进行消化吸收,提炼出国际化的品味。

但是字幕组并没有独享他们跨越现实的藩篱得到的这些文化资源和传播权限,他们认为这种资源的共享是平等的、公共的,所以自觉成为资源搬运工和文化共享者,向不具备媒介能力的普通网民提供资源,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些亚文化小圈子中,塑造出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在2014年射手网因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被迫关闭时,其创始人沈晟在网上发表了名为《断·舍·离》的声明,声明中“射手网所具有的价值,就是能令更多人跨越国家的藩篱,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这句话为所有的字幕组群体的存在意义定下了基调,并且得到广大网友的鼓励和声援。

(二)分层众包式的生产组织者

对国外影视作品的翻译、引进需要多种层面的工作,加上对翻译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使得粉丝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有所作为,所以粉丝们自觉组成目标明确、相互协作的组织体,搭建起分层众包的虚拟架构,逐渐形成结构化的生产制度,字幕组以此承担起生产者的身份。字幕组内任务分工明确,既有按照阶层划分的纵向结构,也有按照不同技能要求划分的横向结构,各个流程层层分解,链条式的进行分工合作。这种生产结构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形成任人唯贤、优胜劣汰的制度模式,成员们凭借自身条件领取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字幕组保持每一环节上的高效。

而分层众包的虚拟架构得以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字幕组社群是建立在赛博空间中的虚拟社群,其依赖的不是滚雪球式的现实人际关系,而是一种跨越性弱联系[1],弱联系用户在一些有特定议题的集体活动中更为有效,容易汇聚碎片化的信息,人们的合作协调更易达成。字幕组是根据兴趣产生的,在陌生人之间建立的新型关系,他们很可能来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完成一个相同的目标,这种跨越性的弱联系对字幕组的集体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三)自我导向型的意见领袖

作为文化先锋的开拓者和制作传播的生产者,带着非营利性的初衷和“平民英雄”的光环,字幕组获得了越来越多剧迷的信赖和追捧,成为所翻译作品领域的推广者和意见领袖,不仅控制着观众所能看到的剧目,而且由于翻译是一种个人化的活动,字幕组生产的作品常常带有鲜明的个人取向和风格,在推销自己喜爱的剧目的同时也将自己对台词的理解和延伸一并展现给其他剧迷,属于一种自我导向型的大众传播。

字幕组能被个性化、能动性强的粉丝群体认可为意见领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同为粉丝的身份平等性,这种关系与以往的传受关系截然不同。字幕组成员将可能观看到翻译作品的观众视为“拥有共享的符号系统、意义框架及行为准则的人,高语境下的编码可以唤起民众共同的文化体验。”[2]所以他们在维持着高质量翻译的同时,还尽可能的凭借他们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使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发生再创造和创新,密切联系实事甚至隐晦的表达政治诉求。由此字幕组以其极具辨识力的眼光挑选翻译的影视作品,奉献精神和专业道德让他们在观众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威望,同时其翻译成果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也往往受到其他观众的支持与推崇。[3]

三、字幕组身上映射出生产型迷群的新特性

(一)私人与公共领域界限的模糊

字幕组的存在使追剧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们对译制作品的挑选会影响其他观众的观看范围,他们对每一句台词的解读会影响其他观众对剧集的理解,他们的个人兴趣和译制水平会影响其他观众的观剧体验,甚至改变观众对某种文化和地区的刻板印象。“字幕组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提供知识、欢乐和分享的角色,注释、评论、讨论和演说是文化学习的源泉。”[4]就像在字幕组对《纸牌屋》的翻译中的解释和讨论行为,由于拥有对美国政治结构和文化的基本理解是看懂此剧的必要条件,而大多数观众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字幕组成员在翻译时尽可能的用普通观众可以理解的话语传达深层次的内涵,并且在必要时还会在画面上方添加注释,在论坛的讨论中向观众普及美国政治现状。

粉丝的生产行为最初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动力,然后由技能、合作、知识支撑起来,让他们不再仅仅是有热情的个体,产生远大于个人之外的影响力和煽动力,在大多数网民都等着他人生产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时,生产型粉丝群体已经带着相当高的自我效能创造着自己喜欢的内容,他们不仅有这样的能力,而且也把这当作一种责任。也就是说大多数粉丝加入生产的行列是出于个人的考虑,而非公共利益,但是两者不是冲突的,个人兴趣和公共领域有着交融面,他们在追求个人爱好的同时创造着公民价值,“在网络空间、商业消费力量与主导文化之外创造出一个全球化的分享机会,这种集腋成裘的力量让所有的参与者获得了益处,这种普泛化的互惠主义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社会。”[5]

(二)制度化的常规行动与社会资本

汇聚成员智慧的分层众包式的生产架构是字幕组能够保持每一环节高效率的关键,也是其能扩大影响力,进入公众视野的重要途径。这和网络上进行个人化小生产的粉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些零散的粉丝虽然也从事着识别、划分和转化那些从大众文化中借来的材料的工作,甚至也有每日常规性的线上行为,但是他们只能算是以个体为中心、自产自足的参与型粉丝,对媒介产品二次生产的效能是很低的,影响力也很难波及到圈外,可见像分层众包这种制度化了的常规行动才是将松散的参与型粉丝整合成具有强大生产力的粉丝社群的必经之路。

再者,分层众包架构中任人唯贤的分派模式也日益将字幕组中的成员进行排列组合,显现出越加鲜明的层级结构。过去在一个粉丝群体中也会有权力等级的划分,如在贴吧里会员们根据发帖回帖数量和每日上线时间获得不同的头衔,但是在字幕组这样的层级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拥有币值、经验值这些赛博空间中虚拟的条件,而是自身技能、知识储备甚至社会地位等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就是说影响一个粉丝在其所处的生产性社群中地位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

(三)胁迫文化集团出让部分权力

像字幕组这样的生产型迷群成为粉丝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是有推动作用的,不仅是因为他们竭力推销自己热爱的文化产品,更因为他们奉献自我的价值和休闲时间替文化集团做了很多工作,凭借着他们对影视作品的一腔热血和非营利性的目的,帮助无法正式进入国门的国外影视作品开辟栖息地,招揽观众。

但是正如字幕组在翻译中并不会墨守成规的完全照搬原外文台词,而是混融了自我解构和个人情感,同样的因为粉丝们对被粉对象的极度热爱,使他们不满于被粉对象被文化集团挟持和控制的局面,因为文化集团常常不能兼顾每一个粉丝的意见,对被粉对象的安排也不能赢得每个粉丝的认可,所以有生产能力的粉丝集合起来向文化集团施压,期望得到与文化集团分权的机会,这种诉求代表了大批粉丝的心声,文化集团无法对其视而不见。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集团的掌控越来越有限,而生产型粉丝则渐渐有更多与文化集团谈判的筹码,他们可以改写文化集团的“剧本”,独立完成许多后续的工作,甚至胁迫文化集团接受他们的意见,虽然多数时候文化集团仍以强大的资本和社会地位占据优势,但通过这种分权,生产型粉丝试图在文化集团对被粉对象的挟持和对粉丝的控制中获得些许话语权,在抵抗文化集团的压制和对被粉对象的热爱中找到平衡点。

四、结语

当下的粉丝社群已经不满足于小圈子内的自娱自乐,为被粉对象做贡献的动力催发了他们向外界的科普和游说行为,未来的粉丝社群会具备更大的生产力,将他们被粉对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视为自己的责任,自发的参与到被粉对象的塑造、传播、升华等一系列过程中,字幕组的存在可能只是生产型迷群全面崛起的前奏,但从字幕组的多重身份表现可以一窥生产型迷群显著的新特性,以期对当下的粉丝生产现象和生产性粉丝群体有更符合时代更加准确的认识。

注释:

[1]刘于思、杨莉明:《记者微博使用与职业群体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新闻界》2013年第21期,第4页

[2]李凌达:《字幕组“神翻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6期,第77页

[3]张蕊:《我国互联网上民间译制小组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学位论文

[4]Tian Yuan,Fansub Cyber Culture in China[D],Washington,D.C.:Geogetown University,2011.04

[5]孙黎、彭爱萍:《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新闻爱好者》2016年第2期,第36页

猜你喜欢

字幕组生产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浅析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字幕组传播效果
字幕组翻译行为侵权问题研究
字幕组翻译行为侵权问题研究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