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真情续写温馨故事
——记四川省达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达川区房征标兵李小红

2017-11-23陈武均杨辉吴小平

中国工人 2017年8期
关键词:达川拆迁户达州市

■陈武均 杨辉 吴小平

用真情续写温馨故事
——记四川省达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达川区房征标兵李小红

■陈武均 杨辉 吴小平

2013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深入实施“城镇兴区”战略目标,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发展事业中,活跃着一群征地拆迁人。他们冲锋在前,面对误解和委屈,却从不喊苦叫累。李小红便是征拆战线的一名女兵。在当前拆迁矛盾异常突出的大环境下,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天下第一难”的征拆工作演绎成一段段温馨和谐的感人故事。

执念拆迁成痴心

2014年,达川区成立房屋征收局,李小红主动提出加入拆迁队伍。凭借她的执着和热情,3年来,她参与了金南大道、达营高速、秦巴物流园区、建筑产业园等多个重点项目的拆迁,面积达8.9万余平方米,签订协议1000多份。她用兢兢业业的工作践行着房征人的拼搏精神,深受同事们的敬佩和领导的赞赏。工作中她形成了独有的拆迁理念:拆迁工作人员和被拆迁户不应该是一对矛盾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在这种思想认识指导下,她所参与的拆迁不再是一个简单执行政策的冰冷过程,在她的手下拆迁变得有温度。

拆迁工作政策性很强,同时也离不开娴熟的群众工作方法。李小红一边深入钻研征拆业务,一边摸索创新工作方法,对《达州市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办法》她可以烂熟于心。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她会认真面对和研究遇到的每一个具体问题。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她都一一做好记录,提交专题会讨论。正是这样不断的深入实践,又在不断总结提升过程中,短短几年时间,她已成为单位的业务精英和全区拆迁战线的一面旗帜。如今,不管遇到多复杂的拆迁任务,她都显得十分从容。她常说,不管到哪里,一见到房屋,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这个房子如果拆掉会用什么政策,拆迁补偿大概多少。同事常笑她“情到深处成痴迷”。

解困入微暖人心

秦巴物流园区是达州市25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是达州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全市物流发展“3399”框架体系中的战略工程。2015年2月,该项目的首期一纵三横道路建设的拆迁工作启动,涉及拆迁农房169户,拆迁面积1.9万平方米。面对如此繁重的拆迁任务,李小红主动承担。工作启动后遇到了很多难题,拆迁群众诉求多样,特殊情况多而复杂。有一个拆迁户,因意外事故导致下肢瘫痪,常年卧病在床,生活起居也由年迈且常年多病的父母照顾。家庭生活本来就十分困难,又面临着房屋要拆迁,一家人的生活更是成了问题。即使拆迁协议达成,他们也没精力去寻找新的落脚点。面临这些现实问题,李小红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河市镇人民政府,在地方政府的协调部署下,为拆迁户寻找到了满意的临时安置房屋。李小红又通过医院的朋友咨询拆迁户有没有康复的可能性,跑前跑后地咨询。她又拿着病历,开车接拆迁户去医院做检查。这家人老的老,病的病,瘫痪后一直也没时间和精力去办理残疾证,没享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补贴。看到他家的困难情况,工作之余,她又忙着跑医院,去残联为其办理了残疾证,让他领到了国家的相关补贴。一件件实事显出的真心,让这家人流下了感激的泪水,逢人就夸:小红这个人呀,心肠太好了,她讲的拆迁政策我们信得过,她不会坑我们。

在这个项目中,她承担着很大的工作压力,白天忙碌着给拆迁群众做思想工作,做政策解释与宣传,晚上又思考着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有时,深夜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不管不顾地打电话向领导请示。就是因为她这种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将工作中的难题一个又一个圆满解决了。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说她是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同志。

滴水石穿显真情

翠屏山上龙洲半岛的置换地块是多年历史遗留问题,拆迁群众也曾多次上访,该范围内的拆迁户对于拆迁政策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式,拆迁情况非常复杂。面对这种情况,李小红从容面对宣讲政策。拆迁户的态度逐渐好转,她还时常到拆迁户家中拉家常、帮助拆迁户做农活,干家务,拉近与拆迁群众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求、所盼。同时,她又认真给他们宣讲政策,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消除他们的顾虑,既做到不损害群众利益又不违反拆迁政策。始终坚持以换位思考的态度开展工作,用政策引导被拆迁户,用事实说服拆迁户,以自律的言行赢得拆迁户信任。拆迁户对于拆迁政策理解了、明白了,他们又利用自身的拆迁事例给周围的邻居做思想工作,有了拆迁户的支持帮助,以前不理解政策的拆迁户也逐步接受了政策,工作就更加顺利了。

在这次拆迁工作中,有涉及到多年历史遗留问题,有邻里纠纷,有家庭矛盾的,李小红都一家一家走访,了解情况,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矛盾一一化解,达成共识,最终满意地签订了拆迁协议。李小红一家接着一家地做解释工作,一天接着一天地加班,一晚接着一晚地熬夜,最终身体还是吃不消了。一天,她一个人晕倒在家。可谁也没听她说过一声累,喊过一声苦。她说:“其实只要工作能顺利完成,这点苦又算啥。”

忠孝难全见真心

因为她没日没夜地工作,对家庭也有了份歉疚。为了工作她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应尽的责任,为了工作她只能将对家庭的愧疚深深地埋在心底。就在她最需要人关心,最需要人爱护的时候,原本温暖的家庭破裂了。这个打击太大了,她用泪水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和委屈。在后来的工作中,她变得更坚强了。她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女儿。为了不让女儿担心,她要强装坚强,隐藏内心的伤痛。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身心疲惫,却对工作没有丝毫怠慢。最让她不能释怀的是父亲年纪大了且多病,她却没能尽到做女儿的孝心。工作的忙碌使她不能照顾生病的父亲,即使抽时间回家探望一下,也仅仅只是一小会儿时间。她总对父亲这样说,“爸,等我忙完这个项目一定好好陪陪你。”

今年5月5日,是她终生忘记的一天。这天晚上将近11点钟,她正在和拆迁户谈协议,手机急促地响起来,接了电话后,她整个人懵了,她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她没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泪,除了悲痛,她更多的是一份内疚,对父亲深深的歉意。她恨自己没有和父亲见上最后一面,恨自己没能尽孝,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她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连夜赶回家。谁都没想到的是,三天后,她在料理完父亲后事就回到工作岗位,又继续投身在拆迁工作中。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也是一名普通的房征工作者,可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责任,展示出对民众的一颗赤诚之心。

猜你喜欢

达川拆迁户达州市
农担贷:达州农商银行助当地农企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拆迁户家庭资产配置行为规律与风险控制
Comparison of E—commercial Model Of Alibaba and Amazon
解救
达州市达川区“琯溪蜜柚”引种气候诊断与种植精细区划
浅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达州市达川区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初探
天津市拆迁户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拆迁户安置社区基础设施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现状与模式选择:达州市人的城镇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