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用两个手指“敲”出一支生命的赞歌

2017-11-22彩桥

现代家庭 2017年11期
关键词:爸妈妈妈

彩桥

她费了很大的劲坐到椅子上面,腾出的左手腕努力够到电脑桌上的键盘后,勉强能动的中指和拇指,像两个不和谐的音符,一下一下地敲打着键盘上的字母……看到李伶伶写作的样子,大家都觉得很心疼。然而,就是这样,李伶伶写出了电视连续剧《翠兰的爱情》。

谁说“肌无力”

活不过20岁

李伶伶1979年出生在辽宁农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15岁那年,李伶伶正在准备中考。一天中午,妈妈让伶伶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拿进来,伶伶发现胳膊怎么也举不起来,身子也跟着朝一边使劲,“扑通”一声摔倒了。这一次摔倒,并没有引起伶伶和妈妈的特别注意,以为只是一个不小心。几天后,伶伶骑车上学,明明想努力刹闸的手指,却怎么也不好使,竟眼睁睁看着自己连人带车一起摔进了桥下的河里,差点儿没了命。连续几天,伶伶到了学校,状况不断,课间操拖班级后腿,走楼梯常常要摔倒,上厕所提裤子也很费劲。

爸妈觉得不对劲,赶紧带李伶伶去医院。北京宣武医院的专家拿着小锤子在李伶伶身上的各关节部位敲了几下,就示意伶伶去外面等着,年幼的伶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回到租住的地下室,爸爸破天荒给伶伶倒了一杯啤酒:“孩子,没啥大事,人活着,哪能不遇到点儿事呢,就像这啤酒,喝了才知道苦里透着甜呢,不信你尝尝。”天真的伶伶信以为真。

其实,伶伶的爸爸从大夫那里得知,女儿这种病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也就是俗称的“肌无力”,根本无法治愈。但是作为父亲,他不能放弃,他得给孩子一个希望。于是,他开始打听各种专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听说气功大师有招,爸爸就带她去,结果伶伶被大师“呼”“哈”一顿折腾,除了钱被骗走了之外,啥作用也没。有人说花瓣晾干泡醋管用,伶伶一喝就是两个月。

一个下午,伶伶看到邻家院墙外花坛里的花儿很漂亮,想凑过去闻闻花香,结果邻家的小妹妹跑过来对着她满脸埋怨:“你不要再吃我家的花儿了,你吃了也治不好你的病,北京的大夫都说了,全世界都治不了你的病。”“我没有要吃你家的花呀,我只是想闻闻花香。”“那也不行,你赶紧回你的小屋子里,别出来害人。”

伶伶伤心极了,回到家见到妈妈就问,这病是不是治不好了。“谁告诉你的,啥都不是绝对的,你的病一定能治好。”伶伶根本听不进去妈妈的话,她想着自己的人生实在太悲哀了,病治不好,不能上学,也不能干活,那还不如死了算了。伶伶歇斯底里地哭闹,像刀剜着妈妈的心,她抱起伶伶,哄她:“我的好闺女,你得学张海迪,人家脖子以下都不会动,照样学会了好几国语言,还写书呢,没法上学,咱可以自学啊!”

妈妈的话让伶伶眼前一亮,是呀,我可以自学!伶伶不再绝食,赶紧吃饱了饭,掏出教科书,像模像样地开始学习。下地干活回来的妈妈,进屋竟发现墙上写着“奋斗”两个大字,她总算放心了。伶伶答应她,以后一定会振作起来,会接受现实,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上大学的二哥听说了伶伶的决定,用自己省下来的伙食费,给她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等一堆世界名著,伶伶很快沉浸到书的世界里,忘了自己的病痛。日子一晃就到了2000年,伶伶21岁了,当初医生说她活不过20岁,现在她已经过了这个年纪,全家人都为她高兴。

2001年暑假即将过去,经常来陪伶伶的初中同学,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送走了她,伶伶心情很低落:一样的21岁,人家都上了大学,成了有思想的城里人,而自己呢?吃饭要爸妈端到眼皮子底下,自己连个小勺都拿不稳,以后只能一辈子在农村,除了给每天下地劳动的爸妈添乱,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每天总想着死还是活,就像一个无形的大玻璃罩子,罩住了伶伶的内心,其实这是抑郁症的表现,但是她自己并不知道。那天,伶伶蹲着走到院子里,想晒会太阳,突然听到邻居院子里一个小孩子说:“看她走得那个费劲,如果换成是我,早不活了,遭不起这罪。”伶伶的心像被戳了一刀,痛极了,“是啊,死了就解脱了。”

抑郁症请走开

我是打不死的“小强”

每天琢磨著“死”的伶伶,这次要动真格的了,她搬椅子、挪凳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床上方的房梁上搭了一根吊绳,企图自杀。恰好被下地干活回来的妈妈看到了,妈妈惊喜地赞叹:“伶伶,你放这根绳子是为了以后每天起床方便吗?就知道你是最聪明的姑娘!闺女,别人觉得咱们不行,咱就更要活个样子给别人看!”

看着妈妈充满期待、又深藏担忧的眼神,李伶伶瞬间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笑着跟妈妈说:“是的,这跟绳子是我借助起床的,以后每天,我要用它来做100个仰卧起坐!”其实,伶伶的妈妈故意用这种方式鼓励她,伶伶哪能看不出妈妈的心思呢?她不想让妈妈难过。那之后,她开始没日没夜地做康复:本来想用来自杀的吊绳,成了康复的“利器”;用两个矿泉水瓶当“哑铃”,每天坚持举200个;让爸爸在院子里做一个大木头桩子,每天扶着墙在上面压腿;拿来家里的算盘练习手指的灵活度……她努力不让自己去想死和活的意义。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到了冬天,伶伶的抑郁症越发严重了,每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经常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一呆就是两个小时。

熬到了2004年春天,伶伶实在熬不下去了,趁着爸妈不在家,她又开始实施大计划了。她蹲着走到爸爸的柜子前,拉过一把椅子,爬上去,拿出爸爸藏在柜子里的刮胡子刀片,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伶伶差不多用了三个小时才完成。等她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就听到妈妈回来的声音了,伶伶赶紧把刀片藏在枕头底下的褥子缝里。

妈妈习惯性地会整理下伶伶身边的物品,不小心一下碰到了那个刀片,“呀,我姑娘长大了,也想像电视上的美女们那样修修眉毛,是吗?这个刀片刮眉毛有点危险,妈妈帮你刮好不好?”看着妈妈一副故伎重演的样子,伶伶再也忍不住了,埋头哭得昏天黑地,哭得妈妈的心都碎了。“伶伶,你可不能死啊,你活着,爸妈才活得有劲头啊……”母女二人哭作一团,让回家来的大哥撞个正着。endprint

见到这个情景,大哥转身冲进了大雨中,不一会儿,他抱回来一台用塑料布包着的大脑袋电脑。原来大哥早就想给伶伶弄台电脑,想让她有个事干,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却因为家里条件有限,迟迟没有办。这回,他看到母亲和妹妹伤心欲绝的样子,借钱也给伶伶买回来一台。

有了电脑,上了网,伶伶第一次在家里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尽管此时的伶伶已经无法站立,可她还是兴致勃勃地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摁鼠标和键盘。

一下子扑到了电脑上的伶伶,兴奋地浏览着网页,还注册了自己的QQ号,有了网上的好朋友,一切都那么新奇。突然,她胡乱点进了“小小说作家网”,里面的网友都在讨论小小说的写法。她心想,这不就是二哥以前给她买的那摞子小小说吗,她都快翻烂了,原来网上还有人教?小小说,短小精悍,她觉得自己也能写。这个论坛极大地调动了伶伶的积极性,她收藏了这个网页,每天一有时间就来跟着大家讨论,坛主看她还挺活跃,就把辽宁省的版块让她管理。这下伶伶更起劲了,2005年春,伶伶索性自己也写了篇《记性》,按照大家教的方法,投给了吉林的一本杂志。没想到,一举投中,还拿回来30元的稿费。“伶伶也能赚钱啦!”爸爸乐得直抹眼泪,转身骑车跑菜场买回来两斤肉,给伶伶包了一顿香喷喷的饺子吃。

这下可好了,伶伶一篇一篇地写,忙得不亦乐乎,早把那些生生死死的事忘到脑后去了。2007年,《马小菊的雨季》还被中国最权威的文学刊物《小说选刊》,刊登在了2007年24期上,这是多么荣耀的事啊。

谁知,梦想在呼啸,伶伶身体却每况愈下:全身肌肉萎缩,不吃药每天连两小时都坐不住,打字时,只能用右手支撑住整个身体,左手那两个能动的手指,成了唯一的“武器”,这“武器”也时时表示抗议,偶尔也会不听使唤……黑夜里,黎明中,李伶伶又开始和死亡与绝望一次次较着劲。

2008年春天,她的身体竟连电脑辐射都承受不了,只要面对电脑屏幕,她就会头痛欲裂,大脑再一次陷入各种幻想状态中……这时,药店的朋友打来电话问:“伶伶最近怎么不上网了呢?大家都找你呢。”伶伶有气无力地回答:“不敢上了,一对着电脑,头就疼得要爆炸。”“那我给你拿点儿药吃吧,一天一片,保你不疼了。”伶伶半信半疑,但还是试了,没想到,还真管用,吃了两天,头竟然不那么疼了。

自己怎么就钻进了那个怪圈,不喜欢接触别人,也不喜欢别人走近自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伶伶这次决定上网查个究竟,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自己的症状跟抑郁症完全符合。伶伶心想,如果自己走不出来,那早晚还得走自杀的路啊!

因为身体不便,李伶伶没有参加郑州小小说年会,这引起了来中国调查“中国小小说现象”的美国学者穆爱莉教授的注意。她不远千里,亲自跑到伶伶家里来采访她。穆爱莉教授一口流利的中文,带给伶伶从来没有过的震撼,原来自己的名都出到国外去了。穆爱莉教授用亲切的话语说:“伶伶,你可以合理安排你上网的时间啊,一个作家除了写字,还要看书,还要观察生活,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呢,尤其你的父母更不能失去你啊!”这些话像一股清泉,流进了伶伶的心田。还没等伶伶说话,小小说作家网的电话打来了,伶伶参加的“全国小小说新秀赛”获得了全国第七名的好成绩。穆爱莉教授也跟着兴奋起来,“你看,多好啊,你都获全国大奖了,以后你还会获世界大奖的。”穆爱莉教授充满能量的话语,就像一个有力的铁锤,一下就敲碎了罩在伶伶头上的大玻璃罩子,彻底把伶伶敲醒了,她终于走出了抑郁的阴霾。

用两个手指

敲出了一部剧本

到2009年的春天,李伶伶一心投入到小小说的创作上。30岁的伶伶,似乎一下顿悟了小小说的写作窍门,成功发表了30多篇作品。而到了2010年,李伶伶以一发不可收之的态势,再一次影响着中国小小说界。2010年10月,李伶伶的《云空和尚》获首届汪曾祺世界华文小小说一等奖,拿了500美元的奖金,伶伶再也不是那个靠爸妈养活的小姑娘了。

随之而来的大惊喜,简直让全世界的人都对伶伶刮目先看。小小说《翠兰的爱情》经过多本杂志刊登后,被《大宅门》制片人俞胜利老师看到,她打来电话约李伶伶改剧本。

从没接触过剧本写作的李伶伶惊呆了,她对俞胜利老师说了实话,自己根本不会写剧本。俞老师笑呵呵地说:“那你就先写30个小小说,不管行不行,都先给你1万元的稿费,写好了更好,写不好以后还是好朋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伶伶哪还能说不写。

构思是一个艱辛而漫长的过程。第一次构思到第6篇的时候,剧中两个主人公就结婚了,因为婚结得匆忙,两人经常争吵。写到第22篇的时候,伶伶自己都没兴趣写下去了。于是她又重新构思,把第6篇《婚礼》放到了结尾,这样一放,立刻找回了感觉,边写边被剧情感动得流泪。稿子交给俞老师,三天就接到了回复:“伶伶,大作已拜读,很振奋,我很有信心!你可以开始写剧本了。”

李伶伶很高兴,接下了这个活。俞老师要求伶伶一天写两千字,六天一集。这可忙坏了李伶伶,她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想下一场戏怎么写,晚上11点多睡下,凌晨2点左右醒来,就在黑暗里,构思下一集的情节。构思、否定,重来;再构思、否定,再重来。写到第13集的时候,俞老师谈剧本的语气有点沉重,原来是12集开始的时候,主题有些偏了,如果写不好第13集,俞老师只得换人。对于李伶伶来说,这简直是个大灾难。

为了成功,拼了!李伶伶推倒之前的构思,再次重来,步步构思,层层推理,在稿纸上写下每一个想法,恨不得钻进人物的内心去,看看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下一步会做些什么。最后,故事情节终于艰难地一点一点推进。第二天上午9点多,俞老师终于打来电话:“我看过了,挺好。”李伶伶悬着的一颗心落定了!整个剧本写了301天,加上修改的时间整好一年。2014年9月在河北卫视正式播出,还获得河北卫视全年收视第一的好成绩,成了一匹真正的“收视年度黑马”。拿到了剧本的稿费后,李伶伶买了套100平方的房子,带着辛苦一辈子的爸妈,生活在了葫芦岛市里。

2015年3月,第六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奖”在北京隆重举行,轮椅上的小小说作家李伶伶凭借《数学家的爱情》荣获《小说选刊》提名奖,伶伶被推到领奖台上,代表“微小说”获奖作者发言。那一刻,台下掌声雷动,伶伶的脸上洋溢出了喜悦的笑容。

如今的李伶伶,用她仅能动的两个手指写作,成了一名专栏作家。这两年她又陆续出版了几本小说和剧本,一个鲜活的未来正在对李伶伶遥遥招手。没有谁的汗水是白流的,李伶伶勤奋地生活着,必将获得回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爸妈妈妈
爸妈的约法三章
因为爸妈只有你
爸妈总发脾气,可能是得了这种病
不做甩手爸妈
我爱爸妈
不会看钟的妈妈
淘气
妈妈去哪儿了
听爸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