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价值评价

2017-11-22何亚丽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萎缩性负性胃炎

何亚丽

(安国市医院,河北 保定 071200)

系统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价值评价

何亚丽

(安国市医院,河北 保定 071200)

目的研究探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中予以系统护理的效果,且评价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收治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9)与实验组(n=39),将采取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系统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护理干预之后总有效率(97.43%)、焦虑评分(39.65±3.14)、抑郁评分(38.65±3.45)等指标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护理应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疗效更具优势,可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值得广泛推广。

系统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负性情绪;治疗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资料显示该疾病发病率大约为13.8%,胃黏膜腺体萎缩是该疾病主要表现[1],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技术,本次研究对我院诊治的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研究结果予以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收治研究的78例样本数据均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食欲降低、上腹疼痛、头晕、乏力等症状,经病理检查以及胃镜检查之后均已经被确诊,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肺部感染以及高血压等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同意书。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患者,每组患者例数为39例,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20,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40岁,中位年龄(49.65±5.21)岁,最长病程12个月,最短病程1个月,中位病程(5.21±1.02)个月;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9,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42岁,中位年龄(50.24±3.57)岁,最长病程10个月,最短病程2个月,中位病程(5.44±0.98)个月。对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包括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在内的基本信息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性胃酸分泌抑制、促进肠胃蠕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保护胃黏膜等干预,参照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入院评估、健康教育、执行医嘱等;实验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实行系统护理干预,涵盖以下内容:①构建良好护患者关系,以温和、轻柔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安慰,尽可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信赖感[2,3]。②注重治疗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依据个性化针对性健康教育详细为患者以及家属阐述疾病相关知识,且告知患者以及家属疾病可治愈性以及癌变性,提升患者配合度。③心理护理,患者因发病周期长,需要反复多次治疗,进而促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此时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获得家属配合,降低患者顾虑,消除患者无助感,提升继续治疗的信心[4]。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饮食重要性且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进食,不可以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守定量定时原则。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腹胀、恶心、腹痛等症状均消失,且经病理活检与胃镜检查不存在萎缩变化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腹胀、恶心、腹痛等症状得到缓解,且经病理活检与胃镜检查改善萎缩情况为有效;经临床检查之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为无效。焦虑情绪评价中采用SAS(焦虑评分量表)予以分析,抑郁情绪评价中采用SDS(抑郁评分量表)予以分析,得分越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基本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实验组与参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实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 实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43%,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82.05%,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多发且常见的疾病[5],目前临床研究中还没有获得明确的发病机制,中医理论研究中以往认为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胃部气血失调、情志不畅等存在一定关系[6,7]。西医理论研究中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人们负性情绪有关,有资料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以及高盐低维生素饮食可能引发疾病[8,9]。临床治疗该疾病过程中主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且护理是影响病情的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因存在比较长周期,患者入院之后可能进行很多次治疗[10-13],且不能获得良好效果进而降低患者信赖度,所以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其进行交流,以便于构建良好关系,获得患者的信赖,详细为患者阐述治疗必要性以及病变危险性,同时辅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最大限度改善不良习惯,充分展现药物的作用[14,15]。

研究显示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各项指标(总有效率、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方面对比分析有意义。结果显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护理中予以系统护理可以提升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对于提升整体效果具备显著价值。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Mean±SD,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1]邓晶儿,邓群英.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6): 136-137.

[2]胡云丽.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 232-233.

[3]姚娜,李佃贵,杜艳茹,等.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8): 1244-1245.

[4]常洪雁.慢性萎缩性胃炎穴位注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6): 52-54.

[5]马会军.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 247-248.

[6]张晓菊,曾霞.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 1130-1132.

[7]高伟娜,侯芝玲,王利,等.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3): 39-40.

[8]姚娜,李佃贵.应用浊毒理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辨证护理[J].河北中医,2010,32(11): 1629-1630.

[9]屈伟荣,杨春霞,马钱凤,等.中医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0): 1345-1347.

[10]刘艳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 291-292.

[11]周爱梅.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的临床作用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9): 274.

[12]刘贵莲.个性化护理干预在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1): 2149-2150.

[13]赵瑾华,王惠云.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3): 167-168.

[14]蒋科丽.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的临床作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6(18): 47-48.

[15]史红霞.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27): 126-128.

猜你喜欢

萎缩性负性胃炎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