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寨文化浅析

2017-11-22李杰

中华建设 2017年11期
关键词:黎平人文景观侗寨

李杰

黔东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寨文化浅析

李杰

一、概述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全球十大旅游胜地之一的黔东南,是个山高水长、山重水复的世界,这里山水资源极其丰富。

在黔东南的东南面,有一座被誉为苗岭的山脉,其主峰雷公山,海拔为2178米。在雷公山的北面有洞庭湖和长江上游的支流清水江,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和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在雷公山的东南面有流向珠江水系的都柳江,还有中国最大的黎平肇兴侗寨和榕江72侗寨。

雷公山及其周围的大小山岭,清水江、都柳江及其上下的大小溪流,均展现了黔东南壮丽与秀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西江千户苗寨及其附近的大小苗寨,肇兴侗寨及其前后的大小侗寨,均传承了黔东南丰富多彩的苗侗文化。

动情于自然山水,可观山川之阳刚,可赏流水之柔情;晓理于苗侗村落,可解历史之烟云,可读文化之内涵。

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黔东南历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有著名的雷公山、佛顶山、弄相山、月亮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平行贯穿中、北、南部。

黔东南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mm,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

黔东南自然景观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风光迤逦、婀娜多姿;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和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民风浓郁、民俗古朴;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泉、芩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八宝寨鼓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记录。遮天蔽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又使其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1992年的国际旅游年会就已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黔东南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隆里古城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和苗岭国家地质公园。

三、村寨文化

苗族是个历尽苦难与沧桑的民族,原居住在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历史上战败的原因,苗族人翻山越岭,长途迁徙来到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之中,为了防御的需要,苗族村寨大多建在高山上,并朝向东方。为此,这里的大山塑造了苗族人刚烈与坚强不息的性格。

苗族的历史可歌可泣,苗族的村寨依山就势,苗族的吊脚楼民居古朴自然,苗族的艺术神秘诡异,苗山的村寨文化原始古朴,独具特色。

侗族是个谦和与包容的民族,其乃“百越”民族的后裔,原居住在岭南广大地区。秦汉以来,岭南地区战祸连绵,越人纷纷北移。侗族的先民沿江而上来到黔东南的都柳江与清水江两岸定居。为此,侗族村寨大多建在水边。水培育了侗族人豁达浪漫的情怀与柔情细腻的性格。

侗族村寨的鼓楼、风雨桥、民居,以及侗族人善于想象和借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侗族丰富多彩及工艺精湛的村寨建筑。

长期以来,黔东南的苗族村寨与侗族村寨山水相连,世代相依。在这里,你能看到自强与坚守的苗寨,也能看到自立与包容的侗寨。

山水是自然景观,村寨是人文景观,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勤劳的苗侗同胞开垦了大片的农田以种植水稻。每到春耕季节,他们在田间地头祭祀祖先与神灵,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到了金秋时节,苗侗村寨更是一派繁忙景象,各家各户的粮仓都装满了丰收的稻谷。

这里有个传说:从前有两兄弟,一个叫老李、一个叫老占,为逃避战乱和饥荒,他们离开了祖居地,举家迁徙来到黔东南,在迁徙过程中,神示意他们要沿着江河而上,待找到高悬瀑布的地方就可以安居了,于是兄弟俩找啊找,终于找到了有瀑布的地方。哥哥老李喜欢山,在山上建立了家园;弟弟老占喜欢水,在水边创建了村寨。他们的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后来老李家族成了苗寨并发展了苗族文化,老占家族成了侗寨也发展了侗族文化。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苗族侗族本是同胞兄弟,他们的血缘相同、山水相依,可他们的村寨文化却有所区别。

山是本,水是源,村寨是苗侗文化的生命。历史与现实证明,自然的山水环境孕育了苗侗村寨,和谐与共生的苗侗村寨又是苗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封山育林,保护与利用山水资源,传承与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苗侗村寨文化是当今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黔东南有个叫岜沙的地方,是个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飞鸟成群的苗族村寨。这里的村民认为森林不仅有生命,而且还有灵魂,越是古老的树就越显神灵,于是他们像崇拜神灵一样崇拜树木,像珍借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每一棵树。在岜沙,凡是有森林的地方就有可能是坟地,因为岜沙人去世后,全都是埋葬在森林里,并且还要在其旁边种上一棵小树,象征着死者的生命轮回。岜沙人就是这样爱护故人的灵魂一样来养护这里的森林。

在黔东南还有一个叫做增冲的地方,是个四面依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的侗族村寨。这里是山环水绕,水到渠成,若干条纵横交错的水渠来自增冲河的上游,并贯穿全寨,流向各家各户。这里的水资源不仅提供了村民们的生活用水,而且还为全村的消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此,这里数百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增冲村河边临溪而建的石堡坎,既是房屋的基础,又是防洪堤,为此,百余年来这里也无一起水患,这对于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侗族村寨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四、结语

黔东南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村寨文化底蕴深厚,民居建筑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村寨文化的原生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学术研究价值很高,是“多彩贵州”打造黔东南山水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寨文化的一块旅游品牌。

这一旅游品牌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管理部门,还有当地社区的居民们,一定要打造好这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寨文化;其次,来这里旅游的人们要树立“生态旅游”的观念;最后,来这里开发、投资的企业家和商人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寨文化。唯此,黔东南的美丽乡村旅游事业才能够得到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猜你喜欢

黎平人文景观侗寨
人文景观元素在美丽乡村中的传承与保护
美丽·古朴·梦境
——大利侗寨
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获死刑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侗寨鼓楼传歌声
赵黎平警察杀人
苗乡侗寨乒乓情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