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2017-11-22李姣玲

老区建设 2017年8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古诗优化

李姣玲

试析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李姣玲

当下,大学生“90后”较多,他们处于复杂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受到各种思潮影响,呈现出全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因材施教、构建高效课堂、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90后”大学生;高效课堂;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一、“90后”大学生特点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古代文学教学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急需要结合各方面情况进行合理化改革,这就需要全方位准确把握当下“90后”大学生特点,以此为基点深化改革。和以往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呈现出很多新特点,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高校需要把握的关键点之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二者渠道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仅是从专业课本中获取知识,还能借助智能手机、电脑等获取所需的更多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优化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有效提高综合素养。“90后”大学生大都活泼、开朗,特别喜欢展现自身各方面才能,极易接受新鲜事物,当然,在专业学习中也会对教师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想要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喜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大环境竞争日渐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也不断强化,变得更加实际,在追求目标中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特点,将重心都放在专业实用型知识上,对于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比较忽视。然而这并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急需要对“90”后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全方位正确认识专业各学科的重要性;要建构高效课堂,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技能。

二、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全方位准确把握当下“90后”大学生具有的多样化特点,客观分析当下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大学生古代文化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古为今用,不断提高其实用性,多角度巧妙引导班级学生全方位正确认识古代文学课程,将其放在和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以《咏诗怀》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当下“90后”大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准确把握课文内容难易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站在美与人性的角度解读并鉴赏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该篇课文“字、词、句”和课文整体间的关系,更好地走进古代文学世界,和文本内容对话,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性知识,准确解读课文内容,使其逐渐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该首诗来说,掌握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尤为重要,也是学生正确理解古诗内容的关键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巧设问题情景,比如,如果站在曹魏朝廷大臣角度,应该怎样对待道德败坏或者杀人的朝中大臣,制裁、鄙视是很多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相关问题,比如,如果该人手中掌握着大权,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益处,自己又想靠拢他,又该如何抉择?提出该问题后,会发现学生开始陷入沉思,处于沉默状态。教师可以巧妙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意识到在该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氏属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而在曹魏政权方面,却扮演着篡权者的角色等等,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古诗内容。

当然,为了更好地解析该诗,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选取阮籍难易程度适中的其他作品分析鉴赏,让学生在类比的同时,深刻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苦闷。随后,教师要围绕该古诗内容,巧妙融入相关的古代社会政治、习俗等多方面内容,引导“90后”大学生走进历史的世界,和该首古诗作者产生心灵上的碰撞,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深刻体会古代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生命力、感染力,学会站在古人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等,在无形中逐渐对古代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科学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改革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多媒体优化利用的重要性,将其巧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多样化优势,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就古代文学课程来说,知识难度较大,一堂课的容量比较大,学生极易遇到多方面障碍,如文字、古今语境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务实功利是新时期“90后”大学生的显著特征,因此急需要优化利用多媒体。

以《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这是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集“文字、动画、视频”等于一身的特点,制作合理化的多媒体课件,并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向其布置难易程度不等的预习作业,让班级学生通过多样化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试着完成预习作业,对该首古诗留下初步印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让班级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参与古代文学教学程度,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有效展开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引导班级学生全面、客观理解该古诗内容,准确把握诗人借助古诗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该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90后”大学生大都精通计算机、网络等特点,借助QQ群、微信群,进行相关资源共享,和学生进行课后在线交流,便于班级学生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以及难点,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将知识学“活”,使其感受到古代文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优化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新形势下,传统“填鸭式、放羊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断显现。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综合分析多方面影响因素,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短歌行》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古诗内容,先让班级学生朗读该首古诗,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喜欢的原因,大致了解古诗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提出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古诗内容,积极思考人生、生命这一重大问题,如何面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无奈,促使他们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让班级学生围绕该首古诗主题思想,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使其在真实的情景中更好地理解、尊重生命,准确把握生命的真谛。

以《和郭主簿》为例,这是陶渊明的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二者有机融合,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便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课程知识,贴近“90后”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将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巧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赋予古代文学作品新的价值,还原古代文人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世界,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所思所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分析陶渊明主题相同的其他作品,使其在鉴赏古诗中巧妙利用所掌握的技巧、方法等,掌握科学学习古诗的方法,并将对应的写作手法等巧妙应用到写作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促进“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方位客观分析当下“90后”大学生特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深化改革古代文学教学。教师要多层次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优化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等。以此,科学改革古代文学教学,培养“90后”大学生多方面素养。

[1]周建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2]孙爱玲.“传道”与实相思维——关于大学古代文学教学思路的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 (2).[3]金艳霞.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的几点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康建强,郑小军.论当代大学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突围[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5).[5]王丽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J].安康学院学报,2013,(1).

[6]黄萍阁.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关于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6).

[责任编辑:黄贝如]

李姣玲(1976—),女,邵阳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湖南邵阳422000)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古诗优化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拟古诗”之我见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