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阶级阶层概念探析

2017-11-21王牡丹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

王牡丹

摘 要:流氓无产阶级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一个阶层概念。学术界对此有些研究但是仍未全面把握流氓无产阶级的完整内涵,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原文,从文本中深入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流氓无产阶级的阐释,并且结合毛泽东的经典原文以及国内其他一些文章和资料,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的对流氓无产阶级的含义、特征、社会作用进行阐释和理解是把握这个阶层完整内涵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流氓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9-0044-0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流氓无产阶级作了论述,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对此也进行了论述,《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也有对这一阶层的相关论述。考茨基在《爱尔福特纲领解说》中对此也有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也对这个阶层有一些认识,体现在他的著作当中,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流氓問题》决议案等。针对这些人提到的流氓无产阶级这个概念,学者们进行了研究,目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赣南师范学院苏区研究所的谢庐明、陈东在《中国共产党对土匪和会道门的争取与斗争述论》对此进行了论述;陈少晖教授在《土地革命初期毛泽东关于游民无产者的策略思想》中也对此进行了论述;郭台辉、张俤在《谁是流氓无产阶级——马克思的经典解释及其当代争论》也进行了相关的论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贫穷问题日益凸显,理论家们便开始对这一问题引发关注,由此,对这一阶层的解释就丰富了一些。保罗?戴夫把阶级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上层阶级、中间阶层、工人阶级、下层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在此基础之上建构了自己的理论;约翰·威尔士在对“下层阶级”这个概念研究的同时提到了马克思的流氓无产阶级这一概念。彼得?海斯则指出,流氓无产阶级主要以三种面貌出现:国家权力的所有者,资本主义体制的受害者,被责难和仇恨的对象[1]。总体来讲,目前学界关于这个阶层的研究已有所涉及,但尚未进行系统、专门的论述,且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把握,较少涉及微观层面的阐释。

一、流氓无产阶级的含义

“流氓无产阶级”是马克思创造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个合成概念,由“流氓”和“无产阶级”两个概念构成,那么,对此概念的解析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流氓就是没有基本的生产资料,无所事事的社会底层人员。从本质来说,流氓就是那些没有道德约束力、目无法纪的以实际利益为目的的人。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就是那些由于没有生产所需的资源和工具的人,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作为资本而出卖,已被雇佣者的身份而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它表示除子女外一无所有的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流氓无产阶级作了非常简短的论述,指出流氓无产阶级从产生来看,他们是旧社会的产物;从社会地位看,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中的渣子部分;从他们的革命性看,他们为了生存,毫无原则和尊严,易于被人收买,做出反动行为与举动。正如原文指出:“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部分,他们有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入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2]《宣言》简单明了的介绍了流氓无产阶级,认为他们是社会的腐化部分,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但对其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联系并没有做深入的分析。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这一阶层也进行了相关论述。他指出十二月十日会是由流氓无产阶级组成的群体,成分复杂,包括“来历不明和生计可疑的破落放荡者”、“资产阶级可憎的败类中的冒险分子”、“还有一些流氓、退伍的士兵、释放的刑事犯、脱逃的劳役犯、骗子、卖艺人、游民、扒手、玩魔术的、赌棍、私娼狗腿、妓院老板、挑夫、下流作家、拉琴卖唱的、拣破烂的、磨刀的、镀锡匠、叫化子”[3]由以上的论述,我们便可得知流氓无产阶级的组成极为复杂,社会形势的变动对他们的生存影响很大。按照这里的分析,这个阶层的构成复杂,结构松散,是社会的消极腐化人员。1926年3月,毛泽东为反对党内出现的两种倾向,在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考察分析时就对中国社会的游民无产者阶级作了一些阐述,他指出游民无产者可以分为两类人,其一是以土地为生但是丧失了土地的农民,其二是丧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也有人认为流氓无产阶级指旧社会中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失去土地和职业的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不以正当劳动为生,反而以偷盗等违法方式谋生。

综合上述的说法,我们认为,流氓无产阶级就是一个来源复杂和流动性极强、更倾向于犯罪、没有固定的资产和固定职业、非常看重眼前的利益、具有反叛性、暴力性的一个社会阶层。

二、流氓无产阶级的特征

经济上,这个阶级没有固定资产和固定职业,因此他们的社会流动性很强。流氓无产阶级不会认真脚踏实地的工作,却幻想投机取巧满足个人欲望。他们的生存只能依靠社会上的其他群众来供给和帮助,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波拿巴把这些跟他同类的分子组成十二月十日会即“慈善会”的核心,”[4]十二月十日会(流主要构成为流氓无产阶级)“需要靠国内的劳动群众来周济。”[5]基于此,他们才有动力去保持社会的稳定状态,甚至积极促进社会的发展。

政治上,流氓无产者具有反抗性和盲目性等基本特点,集中体现为身上有革命性和反动性两重属性,他们时而革命时而反动。没有自身原则,无组织纪律,立场模糊。

思想上,流氓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主要集中了平民意识中的糟粕部分、消极腐化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十二月十日会是“由所有各个阶级中淘汰出来的渣滓、残屑和糟粕”[6]首先,他们为了生存追求眼前的功利,没有国家归属感与社会责任感,是最容易被收买的阶级,没有信仰,甚至没有基本的羞耻。他们要么革命要么反动,而且这身份不是固定的,哪边给的好处多,他们就会去哪边,随风倒,他们只有获取功利的欲望与行为。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波拿巴首先觉得自己是十二月十日会的头目,是流氓无产阶级的代表,因为他本人、他的亲信、他的政府和他的军队都属于这个阶级,而这个阶级首先关心的是自己能生活得舒服,是从国库中汲取加利福尼亚的彩票利益。于是他就以颁布法令、撇开法令和违反法令来证实他真不愧为十二月十日会的头目。”[7]endprint

其次,他们渴望财富,马克思指出“波拿巴派的流氓无产阶级是要发财致富的。”[8]但又反对资本;他们反对权威,破坏秩序,例如,马克思指出波拿巴“公开地对资产者大打其关于秩序、宗教、家庭、财产的官腔,暗地里却依靠着舒夫特勒和斯皮格尔勃一流人的团体,依靠着无秩序、卖淫和偷窃的团体,这是波拿巴的本色,而十二月十日会的历史便是他本人的历史。”[9]但是他们又渴望由自己指挥一切、支配一切。当他们获得财富之后因为缺乏管理的能力与素质,只能浪费、破坏手中的资产。

第三,他们下流,投机取巧;没有文化,装腔作势;任人摆布。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明确指出波拿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流氓无产者,相对于资产阶级的欺骗者来说,就是他可以为了利益和权益使用下流的手段。他通过利用权力和国家机器等下流手段为自己及十二月十日会谋利。马克思指出“波拿巴是一个浪荡人,是一个骄横的流氓无产者,他比资产阶级的骗子有一个长处,这就是他能用下流手段进行斗争。”[10]“军队和政府机器中的每一个位置,都成了收买的手段。然而在这种先把法国攫取过来,然后再把它交给法国自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还是在流通时流到十二月十日会的头目和会员的腰包里去的利息。”[11]这个论述就是对流氓无产阶级的下流,投机取巧本性的深刻阐述;同时,这一阶层没有文化,装腔作势。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剥削阶级和流氓无产阶级惯用的伎俩就是故作腔调的吓人。指出“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因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这种吓人战术,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无产阶级不需要这类手段。”马克思也对他们的这一性质进行了描述,他指出流氓无产阶级装腔作势地进入国家机构,挤入上层社会,但是即使是最好的一个也是声名狼藉的贪图利益者;再者,他们认人摆布,毫无尊严。“波拿巴以正式解散十二月十日会和免除奥普尔的陆军部长职务的手法,亲手把替罪的羔羊献到祖国的祭坛上。他把预期发生冲突的最尖锐的争端排除了。”[12]这就是对这一特征的生动描述。

三、流氓无产阶级的作用

流氓无产阶级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发挥过一定程度的作用,这作用有好有坏,表现在革民性和反动性、腐蚀性和无纪律性三方面。

革命性表现在他们因为对现行社会秩序不满而具有反抗心理,并且能付诸行动。他们虽处于社会底层,但是他们对于社会变革具有推动力量。毛泽东在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考察分析时就对游民无产者的阶级地位和作用作了阐述,他指出:“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为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他们在各地都有秘密组织,……处置这一批人,是中国的困难的问题之一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13]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讨论农民运动决议案时,毛译东就游民土匪问题作了发言,他指出,对待游民土匪,不能只利用他们,而应当制定一个策略来引导他们,“只要我们实行土地革命,那一定是能领导他们的。”[14]1927年9月, 毛泽东对井冈山地区以王佐、袁文才为首的两支绿林武装进行改造。经过五个月的教育,这个由游民土匪为主体组成的绿林武装就被整编成工农革命军,为革命增加了动力。

反动性表现在他们也是流氓。流氓无产阶级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无知。他们是最暴力的群体,在社会动乱中的盲目狂热性。马克思指出十二月十日会的成员在波拿巴巡游期间对共和党成员进行攻击,用暴力解决问题。他们的行为对于社会进步具有破坏性和反动性。

腐蚀性和无纪律性也是流氓无产阶级的一大特征。1929年12月,为了克服夸大游民革命性的右倾偏向,毛泽东在为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起草的决议中,明确揭示了游民成份是红军当中有流寇主义、盲动主义的主要来源。他指出:“由于红军中游民成分占了很大的数量和全国特别是南方各省有广大游民群众的存在,就在红军中产生了流寇主义的政治思想”,而盲动主义的社会来源也“是流氓无产者的思想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的综合。”[15]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指出部分流氓无产阶级加入农民队伍之后,无组织性和紀律性的本性影响了农民队伍的士气,腐蚀了队伍的组织与纪律,对与诸侯军作战没有任何积极作用[16]。

四、流氓无产阶级的当代价值

流氓无产者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失业者、牢骚满腹者、愤世嫉俗者敲诈勒索者都是流氓无产阶级的重要加盟者。当今社会仍然存在一部分流氓无产阶级的变相团体,面对这个阶级的劣根性质与消极反动的社会作用,处理这个阶级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政治上给予更多的民主性,畅通表达渠道;经济上给予普遍的扶贫济困的救济、确立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更是有了扶贫攻坚、摆脱贫困的长远规划;从就业上来说增加普遍就业机会,大众创业的前瞻谋略;宣扬和强调平等、关照弱势群体;思想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流价值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同时,当前我国的慈善政策和扶贫政策越来越完善,“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共享理念和脱贫攻坚规划等战略性的政策,这样就会让这个阶层朝好的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这个队伍本身,以达到防范社会动乱的目的[17]。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白,流氓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定会消亡。但是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防止他们对社会发展产生危害。

参考文献:

〔1〕张俤,郭台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流氓无产阶级”的三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2).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4〕〔5〕〔6〕〔7〕〔8〕〔9〕〔10〕〔1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3〕〔1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14〕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7〕陈艺伟.近五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综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18〕李双套.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重维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责任编辑 王文江)

Abstract: The lumpenproletariat is a class concept founded by Marx and Engel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some research but have not yet fully grasp the full connotation of the lumpenproletariat.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e return to the classic text of Marx and Engels,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Marx and Engels' interpretation of the lumpenproletariat, Mao Zedong's classic text and some other domestic articles and information, sorting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n this basis,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lumpenproletariat.

Keywords: lumpenproletariat; Marx; Engelsendprint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