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动态

2017-11-21

传感器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爆炸物传感器检测

新资讯

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发布促进仪器检测新需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公众“舌尖上的安全”,国家农业部于3月8日正式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

规划提出,将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追溯管理能力和执法监管能力。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规化指出,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要着力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硬件装备配置,强化科技支撑。规化特别提到,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强化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省级监管指挥调度中心和县级追溯点。改善监管条件,逐步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配备日常巡查、执法交通、案件受理、取证检测等装备。可以预测,该规化的提出将成为扩大检测类仪器仪表设备新一轮需求的强心针。

2017第一批拟立项国标公布7项传感器标准进入目录

2月28日,国家标准委网站发布《关于对2017年第一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7年3月14日。本次制修订标准共计242条,其中有7条涉及传感器标准的修订,分别为:

1.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1部分:基本术语与定义、传感器特性;

2.动态力传感器校准方法 冲击力校准法;

3.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第42部分:利用重力加速度的高精度 地震计校准;

4.地理空间传感器观测资源元数据;

5地理信息 影像传感器的地理定位模型 第2部分:SAR/InSAR,Lidar和 Sonar;

6.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第33部分:磁灵敏度测试;

7.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第16部分:地球重力法校准。

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研发水下考古机器人

国家文物局2月21日正式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化要求,到2020年将研发水下考古机器人搭载平台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保护装备,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

为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十三五”期间将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工程,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史迹调查,基本掌握西沙海域文物遗存状况,加强明清海防设施、窑址、海岛文物调查研究,推进东海、黄海、渤海及内水重点区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实施一批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修缮、展示提升和环境整治项目。

为此,“十三五”期间将加快文物保护装备建设,开展文物保护装备应用示范工程,该工程将重点研发水下考古机器人搭载平台、文物数字化装备和智能感知终端、智慧博物馆装备、文物素材再造设备和系统等前沿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保护装备。

8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3月起开始实施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2016年8月31日联合发布了的2016年第11号公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GB 4789.8-2016)等82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标将于2017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

新实施的国家标准包括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5009《食品理化检测》、GB 14883《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GB 31604《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等,涉及食盐、味精、食醋、酱油、水果、蔬菜、酒、水产品、生乳、婴幼儿食品、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等,检测项目涵盖肠杆菌科、水分、灰分、过氧化值、酸价、维生素B1、叶黄素、生物素以及放射性物质钋-210、碘-131等。

这些即将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多数是替代老的标准,也有部分是新制定的标准。

新研究

全新的传感机制 石墨烯复合材料开启新型柔性传感器

由清华大学朱宏伟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对石墨烯传感的作用与规律研究,提出了一种实现高灵敏柔性应变传感的新思路,通过石墨烯与超弹超薄高分子材料复合构建了一类基于柔性传感器原型器件,开发面向可穿戴装备的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和工艺,在应变、压阻、扭转、挥发性有机物、声波等几个典型传感应用上进行了探索,并可探测脉搏、语音等微弱生理信号,潜在用途包括柔性显示、智能服装、电子皮肤、体外诊断等,在移动医疗、可穿戴健康检测类设备上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此前该研究小组突破了石墨烯材料在热量表流量计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了用于热力系统检测用的大量程、高精度的石墨烯流量、温度传感器件,解决了现有传感器表面结垢、功耗高等问题,流量测量范围达0.01~6m3/h,测量精度达0.005m3/h;温度测量范围达0~100℃,测量精度达到0.02℃。

相关研发成果被学术媒体Nanowerk、Graphene-Info和MaterialsViewsWiley做为研究亮点报道,被评价为“全新的传感机制、石墨烯的高性能应用”,“石墨烯的机电效应结合其它特性促进了在高灵敏传感中的应用。”

新型荧光分析仪突破单细胞多种小分子定量信息同时获取瓶颈

2017年2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在北京召开了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结题验收会议,对2013年度资助的12个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山东师范大学唐波研究小组“适用于单细胞内活性小分子物种检测的荧光分析仪”等项目进行了结题汇报。

研究小组在多功能微流控、单细胞分析芯片、双激光诱导荧光三色检测以及信号采集与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制出了适用于单细胞内活性小分子物种检测的荧光分析仪,由此解决了目前商品化荧光光谱仪不适应单细胞、激光共聚焦与流式细胞仪难以准确定量单细胞内活性小分子的不足,为单细胞分析、小分子检测等领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

同时,研究小组还建立了单细胞内浓度差别大的多种重要小分子(活性氧、活性氮、巯基化合物、金属离子等)的同时定量检测新方法,突破了目前难以同时获取单细胞内多种重要小分子定量信息的瓶颈,在单细胞水平上为活性小分子相关的生理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

生物传感器快速进化和解析代谢途径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张大伟研究团队专注于蛋白表达系统与微生物代谢研究,构建了一套能够利用转录调控因子响应胞内苯丙氨酸含量,并且可以将苯丙氨酸浓度转化为荧光信号的元件。该元件通过系统优化后进一步提高了对目标产物的灵敏度和响应范围。将此元件和菌株驯化诱变技术相结合,成功筛选到高产苯丙氨酸的工程菌。通过对筛选获得高产菌株全基因组分析,分别在菌株生理生化、途径优化及能量供给等方面阐释了菌株高产抗逆的机制。该方法为代谢途径重构、菌株进化筛选和途径机制解析提供了新思路。

转录调控因子是微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它以特定的代谢物作为配体,与被调控蛋白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后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并且所需配体的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调控作用存在正相关性。基于上述原理,微生物中的转录调控因子可以被设计为能够识别特定目标代谢物的生物传感器,从而实现对目标代谢物高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与传统的理性设计相比较,该方法具有筛选周期短、灵敏性好等优点。

新成果

基于单个传感器构建人工嗅觉系统实现痕量爆炸物快速识别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氧化锌插层调节的高灵敏硝基爆炸物气氛肖特基结,能够实现对TNT、DNT、PNT、PA、RDX及尿素等爆炸物在十亿分之一甚至万亿分之一浓度范围的检测与识别。

这只“鼻子”的高灵敏传感材料由石墨烯/氧化锌/硅纳米线三元肖特基结组成,通过调节单色LED光源的光强调制传感器性能。对于同一种爆炸物气氛,在8种不同光强下,肖特基结会产生8个不同的响应值。同时,由于不同的爆炸物分子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的能力不同,因而,对于不同的爆炸物,肖特基结即使在同一种光强下呈现出的响应大小也不一样。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响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了对TNT、DNT、PNT、PA、RDX、Urea、BP(黑火药)和AN(硝铵)等8种制式及非制式爆炸物的高灵敏、快速识别检测。

与传统的传感器阵列相比,该传感器阵列基于单个传感器即可实现阵列检测的功能,同时,大大节约了传感器阵列的制备工序,并从原理上显着提升了阵列的稳定性。不仅如此,利用该光电肖特基结传感器检测未知的爆炸物,不仅能够实现爆炸物的识别,而且可以实现半定量分析。

该研究中的基于一个传感器构建传感器阵列,亦即人工嗅觉系统的方案为简化传感器阵列构建步骤,开发具有识别功能的爆炸物气氛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该研究思路亦可为其它痕量气氛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借鉴。

水中VOC快速高灵敏在线检测新方法获国家专利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中科院医学物理中心沈成银研究团队设计制作了一种水中VOC高效萃取的喷雾进样(SI)装置,通过将该装置与自主研制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联用的方法,实现水中六类VOC快速在线检测,相应装置与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水中VOC在线质谱检测通常很难做到既快又灵敏,例如,膜进样或顶空进样质谱,灵敏度高,但响应慢;毛细管进样质谱,响应快,但灵敏度有限。而最新研究的这种新方法人对水中乙醛、乙醇、丙酮、二甲苯、乙醚、乙腈等六类VOC的测量研究,均实现了快速、高灵敏在线检测。

研究为水中VOC自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质谱技术方案,可促进PTR-MS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新应用

汗液贴片取代扎针,实时追踪血糖水平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贴片,贴在人体皮肤上,只需要0.01ml的汗液,贴片内的传感器就可以测量血糖水平,研究人员希望由此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糖尿病患者需要“扎针收集血液的痛苦”。

汗液中的糖分比血液中的要少得多,因此很难监测得到,而且汗液中含有的其他化学物质如乳酸也会破坏血糖的检测结果。因此,该贴片有三个传感器用于追踪血糖水平,四个传感器用于检测汗液的酸度,还有一个湿度传感器用来分析汗液的量,这些信息都传递到便携式计算机上进行分析,最后计算出血糖水平。试验表明,汗液贴片的测试结果与传统试剂盒的测量结果“高度一致”。

超级便宜的荧光计完成石油泄漏检测

来自西班牙比戈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体积小巧、价格便宜的测油传感器。安装在浮标上,能够提前检测到石油泄漏情况,甚至确定油品类型,解决了以往基于紫外光诱导荧光的溢油监测方法价格昂贵的问题。

这种简单耐用的“荧光计”,采用便宜的LED作紫外光源,四个光电二极管用于测量荧光光谱的不同区域,每个光电二极管配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过滤器,能记录不同的信号。设备另外还包括微控制器和用于发送读数的无线电模块等。

在实验室模拟检测石油泄漏中,该仪器能够区分出三种类型的原油和两种类型的炼油。“我们的设备通过检测潜在的污染源有助于保持更好的污染跟踪和控制,”项目负责人Jose R. Salgueiro表示,“一旦污染产生,它会迅速发现问题,确定油污染的性质,并作出快速相应。”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无痛、无压力糖尿病护理领域的重要新进展。

目前这个汗液贴片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如何进行长期工作是研究人员下一步要迎接的挑战。

新型产后微阵列芯片快速检测遗传异常

安捷伦科技公司于3月9日宣布推出首款用于诊断的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 微阵列芯片——GenetiSure Dx 产后微阵列芯片。 采用这一微阵列芯片能比用传统方法更早、更准确地检测出与儿童和成人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自闭症、先天性畸形和畸形体征有关的遗传异常,从而将医学研究的重心由寻找病因快速转换到给予适当医疗与家庭支持。

GenetiSure Dx 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将 CGH 技术成功运用于诊断领域。 以提供拷贝数变异与杂合性缺失数据的安捷伦专有比较基因杂交微阵列芯片为基础,并同时拥有代表体外诊断的 CE 标志。

安捷伦基因组学解决方案部和临床应用部副总裁兼总经理 Herman Verrelst 指出,GenetiSure Dx 是一个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集高质量数据、简单的实验室设置和精简的实验方案于一体,专为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开发,从 DNA 到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实验室轻松完成重要的细胞遗传学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爆炸物传感器检测
存放年久遗忘的黑火药责任追究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西班牙通过WI-FI查爆炸物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