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刍议

2017-11-20欧阳雪儿

卷宗 2017年30期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与对策

欧阳雪儿

摘 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种类型公司的产生,而公司法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管理模式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公司发展的步伐。因此,想要促进现代企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公司治理。目前,我国很多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依旧存在着问题。本文分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与对策

大量新公司的产生,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法人管理机制,导致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为了更多企业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应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股权过于集中、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约束及支持等等。因此,分析探讨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无法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

我国公司大都分为两种,即私人家族企业以及由国有企业改而成的企业。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公司中,一般来说都是国家占主体地位,而其他股东则占少数权益,这就很容易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影响公司决策的往往是占据主体地位的国家或者相关政府部门,这就和公司运营的真正意义相违背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家族式的民营企业也存在着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因为存在着近亲属控股的情况,所以大股东很容易控制所有股东,甚至是董事会,这样一来中小股东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导致管理腐败。近些年来,这种情形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不合理的董事会构成,缺乏对经理人的有效监督

一个公司的董事会中,不仅需要董事和执行董事,还需要独立董事,其在公司内部不任职,或者和公司的经营业务不存在显著联系。但在实际情况中,有部分公司董事会大都是由公司内部人员担任,而且这些人员大都是大股东,很难发挥实质作用,只是象征性的存在而已。另外,很多公司未设立独立董事一职,大股东所代表的董事势力缺乏监督和制衡,进而股东兼董事的权利就过于集中,容易导致专权和独裁,使得公司的大部分利益都倾向于自身,而忽视其他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甚至有部分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多重权利相互交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增加管理成本,导致公司发展出现问题[1]。

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建议

1.促进公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对于公司股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引进新的投资主体,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从而形成多股制衡机制,不断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在实际优化股权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股权的集中度,还要从多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保障全体股东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2.规范董事会的运作

规范董事会的运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董事会的制度建设。为了加强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司应该在集体决策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董事个人责任追溯制度,并且建立必要的支持机构。第二,发挥选聘经营者职能的作用,董事会选聘总经理,保证其不仅享有权利,也应受到制约。第三,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职位,该董事独立于公司股东,监督董事会和全体股东,确保决策和交易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聘请行业内具有专业工作背景或者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资深董事,从而提高公司的国际化水平[2]。

3.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独立董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充分发挥出独立董事的作用,就必须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设计以及提高独立董事的职业道德。在制度设计问题上,主要体现在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和独立董事的选拔制度兩个方面。首先,公司董事会决定独立董事的薪酬,独立董事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公司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影响,进而缺乏独立性。若想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应改变此种薪酬制度,可以采用设立行业协会等方式解决,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其次,对于独立董事的选拔制度,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应该由董事会、监事会、持有该公司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推选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通过股东大会产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独立董事的决定和聘任大都由董事会或者大股东推荐、简单的选举方式通过,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董事在实际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很难不受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或与公司存在利益相关的影响[3]。面对该种情况,可通过完善独立董事人才库,或者由证券监管机构提供独立董事人选等方式改变上述不合理的选拔制度。

4.明确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关系

公司应减少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交叉任职,法律明文规定董事长与总经理不能由一人兼任,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确保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理清董事会和经理层二者间权责关系,更有利于完善经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另外,在公司制企业中,如果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与作为代理人的高层经理人员在利益目标上不一致,容易产生代理风险,而为了降低这种风险,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应该加强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配套的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

5.不断完善经理层的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激励是完善经理层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因此,需扩大我国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的股票期权激励范围,加大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提高经理人员为公司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同时,股票期权制度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建立合理的行权制度等[4]。另外,需不断探索其他形式的激励机制,比如,建立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奖金制度等,充分发挥经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6.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想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监事会应有权利,并且确保监事会的权利顺利实施。第二,建立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具备丰富专业知识以及较高政策水平的监事人员队伍,增强监事会行使权力的能力。第三,监事会中配备外部监事,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第四,加大对监事责任的追究力度,从而提升监事会行使权力的主动性。

3 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状况,压缩各项成本,处理冗余机构,实现增收目的。而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公司制的核心,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规范法人治理的结构,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公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规范董事会的运作,充分发挥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从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106.

[2]左江涛.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

[3]杨鹏.山东省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

[4]李勇.探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15):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与对策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
公司法人本质属性回归
浅述公司法人的人格否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