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互联网+实训”背景下本科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变革

2017-11-20郭伟

青年时代 2017年28期
关键词:实习实训模式创新互联网

郭伟

摘 要:“互联网+”时代来临,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如何突破传统模式瓶颈,构建适合时代需求、学生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展开分析,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办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 实习实训;模式创新

一、前言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随着“互联网+”的概念在国内各个领域的推进,“互联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为各个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对本科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影响,尤其针对新闻专业实习实训的需求,结合“互联网+”思维开拓实习实训教学的新思路,

二、“互联网+”背景带来本科教学改革新思维

(一)本科教学现状

本科教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保障,是整个国家发展、创新的源泉,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国内的本科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能力有限、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案例匮乏等问题。面对社会发展的诸多变化,要结合新形势新环境,开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教学创新,高校教育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让高校学生在本科教育中能真正有所收获,能借助“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浪潮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拥有较强能力的人才。

以新闻专业为例,传统的实习实训思路更多的是集中在固有的实习实训基地,多采用分散实习形式,学校及教师很难对实践进行有效管理和推进,不利于学生的实习落实到实处,不利于学生达到知、信、行的统一,实习实训与就业接轨的效果不够明显。

(二)“互联网+”背景带来本科教学改革新思维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思维可以有效地实现行业和学校互联互通,实现学和教的互联互通,实现学与做的互联互通,以及实现产业和实训的互联互通。对学校来讲,是顺应社会需求,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之举措。对企业行业来讲,企业转型升级,加入互联网平台,能获得创业创新最新的点子、外部专家的指导,获得产业发展数据,获得院校先进的设施设备、科技前沿信息,助推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要求实现所有的教学资源集中管理,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手段,将“互联网+”融入课堂信息化教学及课程建设中。

(三)“互联网+”背景带来教学对象转变

“互联网+”新形式下,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除了基本的在校生外,教学的受众对象也在发展扩大。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教育,都在破除学校的藩篱,让整个社会都能公平地享受大学教育,通过开展慕课、微课等形式,让更多想学习知识,但受限于时间地点不能进入大学学习的民众,藉由慕课、微课、互联网等方式,享受与在校学生同等的教育权利。但从事不同行业的普通民众,又有着不同的教学需求,需要根据受众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形式,用以满足“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传播方式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单一的网络观看视频模式下,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课后以学生作业为主,重在知识传递,不重视能力培养。“互联网+”新形式下,随着微信、MOCC、微课等新兴传播媒体及传播方式的涌现,本科教学的传播方式也应与时俱进,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微信、微课、慕课等多种传播新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展本科教学。

以微课、慕课、精品课程资源、在线课堂为载体,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手段,将“互联网+”融入课堂信息化教学及课程建设中。可以利用微信、网络教学平台,负责本科教学的信息推送,各种本科教学的进度安排,本科教学的作业布置、考试布置,教学成果的积极推广等。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实时跟踪本科教学进展,及时推送本科教学宣传,做好教学成果展示,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积极推广本科教学,并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提供平台及技术支持。学校在设置网络线上学习的同时,加大了线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设置见面课,采取集中释疑、小组讨论、知识竞赛、辩论赛、实践作品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知识到能力的内化,寓教于乐。

实习实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随时调用教案、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通过视频及网络技术时时录播,教师可通过大屏幕对实训现场进行掌控并适时指导,学生也可通过大屏幕观摩机床加工过程,教师还可以将典型的视频资料编辑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通过产品设计加工、查阅专业基础资料、实时专家指导等方式,“互联网+”实现了学做一体化。

四、“互联网+实训”教学模式的建设

结合智慧校园建設,以校企共建为基础,以“互联网+”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统一数据标准,按照“互联网+”背景下的综合实验实训体系构建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引企入校,创新机制,实现实训室的互通与融合,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搭建平台。

(一)教学模式的形成

依托数字化实训实验室,从实训目的出发,契合学校及课程的需求,在行业主流、国际先进的软件和平台基础上,精心设计和实施,多层次地展现数字化实训的内涵,把行业的实际应用合理有效地糅合到一个数字化实训中来。按照行业模式,通过建设一体化讨论区、教学资源库管理等模块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管理、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平台等内容,由此展开教学模式改革,引入行业真实的产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做到真正与现代行业接轨。endprint

(二)教学实施的方式

通过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畢业实习三个递进式的途径,实现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技能三个阶段的提升,第一、二学年采取任务或项目教学法获得基础技能,第三学年采取学训交替的教学方法获得综合技能,第四学年毕业实习获得工作技能。开展选优和补弱工作,针对不同层次的不同群体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形成竞赛型学习、研究性学习、拓展型学习、补习型学习等学习群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好基础,从而实现行业和学校互联互通,实现产业和实训的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实现学和教的互联互通。

(三)“互联网+实训”模式的预期效果

1.对学校而言,提高学生实习兴趣和动力

对学校来讲,要顺应社会需求,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数字化实训模式的建设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参与、领会从数字化设计到数字化生产诸多环节的全过程,有效培养出现代化企业亟须的高技能,而且能对实际工作中各岗位面临的种种细节提供仿真分析,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一个身临其境的仿真环境,极大地提高学生实习的兴趣,解决了部分学生长时间受课堂限制、思维定式与实际生产细节脱节的问题,也弥补了学校因条件限制,学生到实际现场次数有限、现场教学学生所见所学有限的客观缺憾。

2.对行业而言,行业的参与度增强

对企业行业来讲,面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入互联网平台,能获得院校先进的设施设备、科技前沿信息,优秀的人才储备能助推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专业”建设,给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谋求专业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带来了机遇。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开发培训教材、校企联合开展专业技能教学活动,行业的技能培训、竞赛也都能在学院进行了。

围绕“互联网+”产业动态调整机制,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专业,建设交叉融合专业,试点新专业。与企业共同实施“专业改造提升计划”,以及探索实施招工,即招生的新型企业学徒制人才培养,让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

3.对校企合作而言,促进课程改革,与产业发展衔接

加强行业企业调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优化教学团队、教学组织、教学场所、教学评价,校企共同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和实施体系。

以岗位需求为指导,以职业素养为目标,以行业实际生产项目为主线,校企共同探讨生产性教学项目的开发,学生也在实训中体验到了质量的严谨和成果的快乐。

五、结语

“互联网+实训”的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困难很多,但这是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值得我们去研究。要实现“互联网+实训”,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要重视,资金要投入,观念要转变,要紧密联系行业协会,衔接区域产业发展。要实现“互联网+实训”,要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通过专题、教学观摩、竞赛评比等形式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优化考核激励制度,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紧抓“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合理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资源,打造良好技术环境,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龚林荣.运用“互联网+”的实训管理改革[J].无线互联网科技,2015,(6).

[2]高爱,王庆涛.“互联网+”形势下本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5,(35).

[3]董扬德.“互联网+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职业,2016,(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习实训模式创新互联网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实习实训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应用型本科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