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安安:关怀不易,院长四盼

2017-11-20徐玲玲

大学生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安安床位养老院

徐玲玲

于安安:1985年出生,北京市丰台区康助护养院院长,致力于推广临终关怀。

為什么一个80后年轻人干起了天天和暮年老人、临终患者打交道的工作?

无数人问过于安安这个问题。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所工作时,于安安作为志愿者,服务于一家养老机构。在这家养老院,于安安认识了一对老夫妇。老太太在丈夫死后,对死亡极度恐惧,不吃不喝,非常偏执。于安安陪伴她,并给她读一些关于临终的书籍,最后老太太走的时候很平静。

这件事后,于安安2012年便筹谋起建立临终关怀护理机构。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进入生命末期(一般为最后六个月)的患者,对其进行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而是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让患者平静地、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2015年3月,于安安通过法人自筹资金的形式建立了北京康助护养院。护养院选址在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中间位置,方便辐射整个地区。护养院环境上温馨轻松,缓解患者心理上的压力。

康助护养院占地20亩,当记者一走进护养院大门,便能看见满院绿绿葱葱的树木,建筑散落其间,有一种悠然安静之感。护养院的建筑分为两栋,一个用于临终关怀,内设50张床位(对比很多医院的临终关怀科二三十张床位,康助护养院的床位已经算是不少的),一个是养老院,有200张床位。临终关怀楼有2层高,米色的墙体虽然显得有些老旧,但内部却很干净温馨。每间病房有两个床位,安静、干净,并注重病人隐私,床位间有用于开合的布帘遮挡物。床头有储物柜和护理站的紧急呼叫器,床位对面设有空调、电视。从窗外看去,满目翠绿。在一层尽头是24小时护士站,并配抢救室。

于安安做临终关怀机构有些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第一盼:观念上的接受

患者能不能接受放弃抢救?关键时刻,家属能否忍下心来放弃抢救?

说起做临终关怀最难的部分,于安安认为是怎么让患者认知死亡,接受死亡。护养院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死亡教育,每个患者都会配备心理咨询师、生活管理员,每个月都有一对一的聊天。护养院时常举办讲座,为患者读书和播放相关电影,缓解患者的不安。还特别引入一些特殊疗愈,比如音乐、芳香、游戏等。

于安安联合同样是推广临终关怀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向患者推广“生前预嘱”和《我的五个愿望》,来对自己的后事做出安排。患者并不需要懂太多的医疗或法律词汇,只要通过对五个愿望中列出的问题进行选择,就能对临终时发生的各种事情做出基本明确的安排。

患者最终的意愿得以实施,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对亲人的不舍,放弃治疗旁人背后“不孝顺”的质疑,都是家属难以接受临终关怀的原因。护养院在做临终教育时,会让家属也参与进来,家属也就能够接受了。

于安安认为患者离去后,临终关怀并不就随之结束了,还要引导家属从丧亲的状态中走出来。他们经常上门慰问家属,并且邀请家属参与院里活动,家庭逐步走出悲痛的氛围。

第二盼:政策的支持

北京康助护养院是北京第一家护理院,创办至今,临终关怀还是没有被划入医保范围内。虽然对比其他临终关怀机构每月上万的费用,康助护养院的每月六千元已是减少很多,但对很多家庭影响压力仍很大。于安安通过养老院的盈利来补贴临终关怀,还通过养老院内设医务室,解决老人日常的一些医疗费用。于安安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将临终关怀纳入医保。

中国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和开始的时间并不晚。1988年7月15日,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为了保护临终关怀与生俱来的公平和普惠性质,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都需要由政府统筹和主导。比如世界上临终关怀做得最好的英国,临终关怀机构虽然大多是非盈利机构,但是大约70%的费用来自国民医疗保险。美国的临终关怀费用大部分由两种国民医疗计划支付。

第三盼:怎样帮助想在临终为社会做贡献者

这个感触源于一位护养院的患者,他就是2016年“北京榜样”获得者范涛。2016年春天,45岁的范涛因患脑瘤住进了康助护养院。范涛住进护养院后,有意识地开展生前预嘱,对自己的身后事进行了交代,并签署了器官捐赠和遗体捐献书,委托于安安在他身故后联系相关人士进行遗体捐献的协调工作。

2016年8月26日,范涛昏迷不醒,按照范涛的生前预嘱,于安安第一时间启动了早已制定的紧急预案,经过一天的评估和协调,范涛当日晚完成了器官捐献,成功救治了五位患者。

通过这次事情,于安安意识到:临终关怀,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于安安在护养院里开展了生前预嘱普及活动。

第四盼:队伍如何带?

作为护养院的院长,于安安还要关注工作人员。“护养院的队伍很年轻,孩子们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有时候一天走三四个老人,孩子心里面真是受不了。”

护养院因其公益性质,从业者工资很低,另外机构很难给从业者提供上升通道,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面对这些问题,于安安首先做的是对员工进行心理上的疏解,还鼓励员工走专业化道路,获得小成就。护养院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养老服务出身,但是于安安鼓励他们把所有业务模块做成标准,按标准去执行。以前一上午接收三个患者,那一天基本全都为这三个患者服务了,模块标准化后,2016年11月护养院在3个小时里,接收了17个街乡镇的34名社会供养老人。员工看到提升后的效果,非常有自豪感。

对亲人的不舍,放弃治疗旁人背后“不孝顺”的质疑,都是家属难以接受临终关怀的原因。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安床位养老院
新兴词汇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安安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