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7-11-17郑华艳马志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米特类风湿电针

郑华艳 马志毅

(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2015级研究生 武汉430061;2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 武汉430014)

●临床研究●

电针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郑华艳1马志毅2#

(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2015级研究生 武汉430061;2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科 武汉430014)

目的:观察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上肢肿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上肢关节肿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予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给予来氟米特片抗风湿治疗;45 d后通过观察关节压痛数、肿胀数、健康评估量表(HAQ指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上肢肿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来氟米特,且预后佳,值得临床重视及广泛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电针疗法;八邪穴;中西医结合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严重者可致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致残率很高,甚至继发心肺、消化等系统病变,最终引起死亡[1]。其病变部位以手、足趾小关节肿痛为主,其中以指关节肿痛畸形最为常见。临床治疗中,单一西药疗法奏效不显、药物起效缓慢,且长时间、多西药联合治疗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副作用,在临床上结合中医治疗另辟蹊径,采用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上肢关节肿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预后佳。现就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7月~2017年2月,于武汉市中医院风湿疼痛科住院部及门诊患者随机选择60例以上肢关节疼痛为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时脱落5例,有55例进入疗效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故受试对象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男(例) 女(例) 年龄(岁) 病程(年)治疗组对照组28 27 5 6 23 21 45.77±6.83 47.32±6.25 8.71±2.81 8.19±2.67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诊断标准[2],以下4项最后得分达6分或以上即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1)受累关节数(0~5分):1个中大关节0分;2~10个中大关节1分;1~3个小关节2分;4~10个小关节3分;>10个关节(其中至少1个为小关节)5分。(2)血清学抗体检测(0~3分):类风湿因子或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呈阴性0分;RF或抗CCP至少1项低滴度阳性2分;RF或抗CCP至少1项高滴度阳性3分。(3)滑膜炎持续时间(0~1分):<6周 0分;≥6周1分。(4)急性期反应物(0~1分):CRP或ESR均正常0分,CRP或ESR增高1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现RA活动期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上肢关节肿胀、疼痛为主。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晚期类风湿患者,同时伴有关节严重畸形或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患者。(3)合并其他风湿系统疾病如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手指肿胀明显的骨关节炎等。(4)合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或缺乏依从性患者。(6)年龄>70岁或年龄<18岁。

1.5 脱落或中止标准 (1)无法判断疗效或观察病历不完整的患者。(2)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3)西药副作用反应明显而终止该治疗方案的患者。

1.6 治疗方法 注意:在治疗期间可告知患者疾病的慢性特点及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嘱患者坚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6.1 治疗组 75%酒精规范消毒,1.5寸毫针(0.25 mm×40 mm安迪牌)斜刺八邪穴(《奇效良方》中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进针约 0.6寸(15~16 mm),捻转行针,待酸胀明显后,在针柄接电针仪,电针连接上都(双)、下都(双),采用疏密波[3],大小以患者自觉舒适或无痛苦为标准,留针30 min,上述操作隔日1次。同时每日清晨予来氟米特片剂(国药准字H20000550)10 mg口服,1次/d。坚持治疗45 d综合评定治疗效果。1.6.2 对照组 慢作用抗风湿药:来氟米特10 mg口服,1次/d。疗程45 d。

1.7 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主要包含观察关节肿胀数及压痛数,填写健康问卷调查进行HAQ评分,记录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实验室指标。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治愈:主要体征、病情评估+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75%;显效:主要体征、病情评估+实验室指标改善≥50%;有效:主要体征、病情评估+实验室指标改善≥30%;无效:主要体征、病情评估+实验室指标无任何改善或加重。

1.8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体征比较 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压痛数、HAQ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体征比较(x±s)

2.3 两组治疗前后ESR和CRP比较 两组治疗后ESR和CRP数值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SR和CRP比较(x±s)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因不能坚持针刺治疗而剔除;对照组有2例因短期疼痛控制不佳而中途寻求其它治疗方法而被剔除,有1例因服药期间出现严重肝功能受损于肝胆专科治疗而退出。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尪痹”范畴,发病与素体亏虚、气血受损或阴血不足相关,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壅滞经络关节发为疼痛,或痰湿瘀血等秽浊之物久聚于关节则发为肿胀变形。中华中医学会痹病学组总结前人经验指出其总属邪实正虚,正气虚不能抵抗外邪,外邪内袭阻遏气血运行,壅滞筋骨交接处,因停聚而肿胀,不通而发为剧痛[4]。

《灵枢·本脏》云:“经脉者,可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八邪穴属于经外奇穴,《奇效良方》言:“八邪八穴,在手五指歧骨间,左右各四穴。其一大都二穴……治头风牙痛;其二上都二穴,治手臂红肿……其三中都二穴……治手臂红肿;其四下都二穴……治手臂红肿”,针刺八邪穴能够扶正祛邪、疏通患部经气,使气血循行于患部组织;电针强刺激八邪穴辅助其长时间激发气血运行,疏经通络止痛,并缓慢推动秽浊之物运行离开筋骨之处促进关节修复。电针八邪穴既可助正气抵抗外邪而治本,又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防秽浊之物停聚于关节而止痛,虚实同治,通则不痛。

现代医学亦显示[5],针刺八邪穴可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促进体内的止痛介质增加,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及作用而镇痛作用。电针八邪穴可促进局部产生持续的生理及物理的刺激提高感觉的耐受阈度,抗炎同时辅助其麻醉止痛[6],还能明显降低IL-18的释放[7],从而既能降低IFN-γ等细胞因子以抑制Th17细胞分化对Treg细胞控制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8],又能双向调节自身免疫力。而来氟米特属慢作用抗风湿药,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活性以抑制免疫细胞生长,防止关节畸形,还具有抗炎作用[9],但药理上该药12周才能达到稳定缓解期,且常规用量控制疾病效力不强,故临床短期常规使用疗效欠佳。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可协同治疗,更高效地调节免疫系统,更快速地抗炎镇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八邪穴联合来氟米特具有快速、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上肢关节肿痛,能延缓疾病发展,明显缩短疗程,更有效地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随访中发现电针联合西药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偏少。最后在后期治疗中应遵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注重顾护正气,防止邪气外侵。在临床治疗上,采用电针八邪穴结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既能减少长时间多西药联合的不良反应,又能快速有效抗风湿治疗、降低复发率,确为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11-2612

[2]Neogi T,Aletaha D,Silman AJ,et al.The 2010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Phase 2 methodological report[J].Arthritis&Rheum,2010,62(9):2582-2591

[3]黄诚.电针调节免疫功能的频率响应性及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1-40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

[5]万剑斌.针刺八邪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手指关节疼痛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南昌: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5

[6]韩济生.针麻镇痛研究[J].针刺研究,2016,41(5):377-387

[7]王力,龚标,朱丽丽,等.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及肝组织白介素-18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3):208-213

[8]Awasthi A,Murugaiyan G,Kuchroo VK.Interplay between effector Th17 and regulatory T cells[J].J Clin Immunol,2008,28(6):660-670

[9]陈澄,杨智,蔡月明.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调节与炎性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3):37-4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opuncture and Leflunomide in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ENG Hua-yan1,MA Zhi-yi2#

(1Grade 2015 of Postgraduate Student,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430061;2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Wu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an430014)

s: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opuncture stimulate acupoints of Baxie and Leflunomide in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upper limb joint pain.Methods:55 RA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joint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28 cases)were treated by electropuncture and leflunomide,the control group(27 cases)were treated by Leflunomide.The swollen joint count,tender joint count,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and C-reactive protein(CRP)levels were observed,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after 45 days.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curative effect was 89.28%,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6.67%,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opuncture stimulate acupoints of Baxie and Leflunomide is better than simple use of Leflunomide,have a good prognosis,it is worthy of clinic applica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Electropuncture;Baxie;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R593.2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03

# 通讯作者:马志毅,E-mail:785517082@qq.com

2017-07-28)

猜你喜欢

米特类风湿电针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四元数矩阵方程组的η-厄尔米特解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