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制药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

2017-11-16尹德明单玉鑫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制药中药专业

尹德明++++++单玉鑫

[摘要] 在“互联网+”和大健康产业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地方院校制药类专业通过合适转型发展路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以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设置制药本科和高职两个专业,以学生为中心,重塑中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实施以实践案例和项目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厂中有校”实践教学。充分挖掘制药企业行业资源,使专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凝练专业优势和特色建设。改革考试和人才成长质量评价方式,培养“过程+结果”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 地方院校;制药专业;创新创业;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c)-0168-04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approaches of pharmaceutical majo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YIN Deming1 SHAN Yuxin2

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Resource Reuse, Wuzhou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uzhou 543002, China; 2.Department of Students Affairs, Wuzhou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uzhou 543002,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and the big health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of pharmaceutical majors are trained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way at the local universities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directional function of market development, two pharmaceutical majors including undergraduate and higher vocational are designed.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Chinese medicine is highly shaped and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is respected on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mode. Specialized courses are mainly guided by practice cases and project task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s moreover studi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urse teaching in the factory.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resources are fully used and deeply integrated with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drove the sustainable profession development. Both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ty teachers are train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is featur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examination and appraisals of talent development quality are reform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echnical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s mainly focused on process and results.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y; Pharmaceutical majo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ivation approaches

廣西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以及悠久的中药和民族医药文化[1]。中医药、民族医药经济是广西“14+10”千亿产业,以中成药为主的医药制造是梧州市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现已形成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制药企业,以血栓通代表药品以及龟苓膏代表保健产品[2]。

在现代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适逢“互联网+”趋势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医药市场细分特征明显,制药企业通过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对接市场需求,依靠价值链的创新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这就对制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挑战和培养标准,倒逼将制药类高等教育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改革,释放更大人才红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符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人才。endprint

我校制药工程本科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高职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就业岗位以及继续深造存在一定差异化,为企业既提有一定工程技术、设计和管理的人才,又有高技能水平的一线操作人员不同层次应用技术人才[3]。在“非药学、非工学和涉及师范类”地方院校开设制药类专业,通过合适路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这对应用型专业转型发展和优势特色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

1.1 适应转型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分类修订

1.1.1 人才培养方案细化修订,创新创业能力充分体现

专业定位于应用型,立足梧州,服务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一区一带”),成立由学校领导、专业带头人、药品监督管理人员、企业专家、学生代表等8~10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和中药制药技术高职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设置和教材的选择、专业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和教学计划等分别定位和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能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制药类专业主干课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

对制药工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细化修订,采用“3+1”人才创新培养模式,集中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30%以上。中药制药技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制订,采用“2+1”人才创新培养模式,集中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4]。

1.1.2 中药文化氛围重塑,学生人格健全

对于地方院校新设制药类专业来说,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中医药文化融合教学、渗透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梧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认识实习,增加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设备、工艺流程和管理体系感性认识、感受,为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组织参加制药工程设计和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创新创业能力[5]。

1.2 课程体系模块化,内容认知性和工程性突出

以中药制药为优势特色,以培养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在“必需,够用,实用”基础上,注重把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培养、价值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成长提供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的发展空间[6]。

1.2.1 学科淡化,中药制药专业属性明确

课程体系设置采用“公共基础通识+专业基础+专业主干”平台化架构,使“公共基础通识和专业基础”课程基础扎实、够用,“专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纵向化实用。淡化学科,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重视人文素养,保证人才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社会的适应性[7-8]。制藥工程专业体现具有中药味的工科专业,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侧重于带有中药味的理科专业。

1.2.2 以实践案例和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课程改革

面向职业发展,岗位特征标准要求,重构和改革课程教学。

1.2.2.1 制药工艺知识特征元素抽取、连接和集成 围绕中药制药主线,将各课程的制药知识特征元素抽取出来,用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任务进行知识连接、串联组合,以梧州制药企业主导产品为例,有选择性地对专业课程部分章节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例如药用植物学以中药材提取的工艺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进行分别讲授,天然药物化学按照结构、功能、晶型、提取和功能等特点进行对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等进行授课。中药提取工艺按照工艺原理、设备仪器、种类和结构、操作步骤等进行讲解,突出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实践性和特色性,采取多种手段体现出中药制药逻辑性、系统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1.2.2.2 学科共性内容多学科交叉集成 将专业课“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制药工艺”课程系统集成,实现理论传授、实验炮制加工和中药化学物质提取、检测以及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一体化、系统化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设计,体现出理论融合、技术集成和工艺体现的系统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1.2.3 “厂中有校”实践教学内涵式深入挖掘

“厂中有校”的课程改革是将教学课堂由企业会议室教室直接搬到制药企业车间现场教学,从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真实产品讲授,以典型药物生产工艺流程或质量检测管理规范为主线实践教学方式,使企业行业资源成为教育资源的延伸。

1.2.3.1 制药工艺生产流程和岗位生产操作车间现场教学 将课堂理论的内容在生产车间直接呈现到企业品牌产品的特色优势、生产工艺流程的实际单元操作中,结合课程章节内容,将典型优势特色产品生产工艺单元操作与教科书章节的知识点对接、融合,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场景一体化。如在《中药制药工艺》课程中,由企业教授级工程师黄宇声担任主讲,讲解理论内容为第一章中药制药工艺特点和关键技术,以及第六章中药固体制剂制备工艺中的第一节概述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在血栓通粉针车间直观看到血栓通粉针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使专业知识融合到生产任务、生产操作中,让学生在制药车间体验现代化、自动化和规模化制药过程,课程改革带来的新鲜体验和实践经验。

1.2.3.2 课后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总结 学生课前预习制药工艺理论和典型优势特色产品生产工艺知识,课后回校由学校任课教师为主导,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小组探究式和合作式讨论学习,突出课本内容与实际生产操作知识差别与联系,总结经验和学习心得,提高工程制药观念与思维。2015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程对专业办学状况进行实地调研,认为“厂中有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endprint

1.3 社会企业资源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协同

以“梧州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载体[9-10],将社会企业资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调动师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协同培养具有工程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11]。

1.3.1 政校企中药提取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共同建设

以梧州学院与梧州市工业园区共建梧州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载体,政校企协同共建中药提取创新创业教学平台,梧州中药制药企业(除广西梧州制药外)多为中小型企业,缺少现代化中药提取“定量”研究实验实训平台,中药提取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和提高。

利用梧州工业园区企业多,厂房设施资源多和高级工程师多等资源优勢,结合专业优势特色专业经费建设,政校企协同建设现代化中药提取实验实训平台,平台可为中药制药工艺、药物分离工程及制药设备及车间设计课程实验教学,也可为中药企业及保健品企业提供人才和技能性培训,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2]。

1.3.2 实习实训教学比重增加,学生实践锻炼能力增强

按照“优势互补、共赢建设”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促进专业转型发展。重点建设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梧州食品重点药品检验所、瑞福祥(广西)药业有限公司、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实习实训基地,根据企业的真实生产和经营管理,学生得到制药生产、药物质量检测和分析、经营销售不同的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锻炼[13]。

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企业业务制订学生实习实训内容和项目,主要由高级工程师、副主任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教师,每个导师带2~4个学生,每个基地由校内一名制药专业教师担任,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14]。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安排在企业生产、检测和经营销售等岗位,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主要在企业生产操作岗位和销售岗位实习。

1.3.3 以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互联网+”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校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心为载体,增强学生“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积极申报国家级、区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与学生毕业论文结合在一起,这既可解决教学经费不足,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15-16]。

学校教务处和学工处对训练计划项目进行培训和筛选,参加广西区和学校“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竞赛,对竞赛中评选较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培训成立企业,充分激发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挖掘项目的市场性[17-18],先后成立学生六堡茶创业公司和六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1.4 引进与培训并重,“双师型”师资结构优化

加强引进与培训并重措施,建立一支以教授、博士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使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4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5%以上。

1.4.1 应用型教学科研团队成立,教学质量水平得到保证

加强教学科研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一是建立教授博士高层次人才教学、应用型教学科研团队,保证教学质量水平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团队主持厅级科技项目以上5项,主持和参加厅级教改项目6项,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项。二是以制药教育教学会议、竞赛为指导,参加全国制药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专题培训和各级化工制药设计、实验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1.4.2 引进与培训并重,“双师型”教师转型加快

按学校人事处“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引进博士5人,教授1人,聘请客座教授1人和兼职副教授13人,选派中青年专任教师到校外企业基地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开展讲座、实践教学等活动,同时到天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广西大学等区内外高校学习与交流,加强教师转型发展,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专兼职教师进行不定期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业务水平。

积极参加《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设计类课程和中药传统技能培训,以及参加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类实践教学培训,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积极广西中药传统技能竞赛。

1.4.3 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成效初步显著

毕业生论文选题90%来自企业生产实际技术题目,在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和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毕业论文的同学全部实行双导师制,即一人为校外兼职教授、另一人为校内指导教师,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共有17人实行双导师制指导,3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区级化学化工竞赛奖励。

1.5 考试和人才成长质量评价改革可行、有效

1.5.1 “结果+过程”考试考核体现科学性和实际性

改变过于注重考试分数结果,建立以考试“结果+过程”相结合多种考试考查方法,重视技术技能和思维递进的过程以及价值观塑造,实现考试内容和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与实际性,既能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又能按实际情况转型发展,以期培养学生适应企业需要[19-20]。

1.5.2 紧贴业界需求,人才质量成长评价多维度评价

吸纳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建立多维度的发展质量评价,形成由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人才质量成长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入学率、就业率、就业单位性质以及专业对口等,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成长质量评价体系,使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紧跟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人才需求,培养紧贴业界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制药本科专业主要评价指标为就业率、考取研究生、企事业单位性质及岗位和专业契合度,而对于制药高职学生评价指标主要有就业率、考取本科生、企业单位性质及岗位、专业契合度。endprint

2 讨论和结论

2.1 讨论

2.1.1 专业办学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制药工程专业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设置既符合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思想,又符合学校以“特色立优势,转型求发展”的教育理念。制药工程专业先后入选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和优势特色建设专业建设。2017年招生人数增加2倍,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

2.1.2 立足地方凝练人才培养特色优势

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岗位设置,知识特征、能力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规格需求,先后进行2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立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7项,与企业共同探索“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鉴定学”厂中有校课程实践教学。

2.1.3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增强

立项国家、自治区和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30项以上,30人次获得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广西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大赛以及校级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2.1.4 教学质量体系和学生发展质量多维度评价

利用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结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学督导多维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建立由学校、实习单位、用人单位、行业团体、技能鉴定机构共同参与的全程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

2.2 结论

制药类专业以中药制药为优势特色,面向梧州及周边地区医药制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3+1”或“2+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实践案例和项目任务为导向课程教学及“厂中有校”實践教学。培养“过程+结果”评价的具有一定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得到肯定。

[参考文献]

[1] 钟会超.关于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5):9-13.

[2] 尹德明.浅议新升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J].梧州学院学报,2013,23(6):80-84.

[3] 元英进,蒋建兰,赵广荣,等.21世纪初高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构想[J].药学教育,2002,18(3):1-4.

[4] 沈枫,庞蕾蕾,林琳.药学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19-20.

[5] 赵辉.基于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33):67-68.

[6] 肖芳浩.基于人才需求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7(9):119-120.

[7] 阮洪生,余丽芸,葛文中,等.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1-12.

[8] 邢黎明,于远望,唐志书,等.制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186-2189.

[9] 罗嘉文,苏一凡.基于“前孵化器”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讨[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5):74-78.

[10] 庄小将,笪建军.创业孵化器模式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1):83-85.

[11] Zhao F,Yu Y,Ren S,et al.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major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J].J Chem Educ,2014,91(2):211-215.

[12] 李永华,刘红,杜晓明,等.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16(12):13-14.

[13] 张振凌,王一硕,田连起.产学研结合创新中药类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65-66.

[14] 李雨嘉,李冬,张嵩迎.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以山东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系为例[J].药学研究,2014,33(5):303-304,310.

[15] 黄林楠,韩增芳.对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5):87-88.

[16] 黄邦道.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以重庆市五所高校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3, 20(4):97-100.

[17] 姜骞,刘晓伟,胡国杰,等.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路径选择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89-91.

[18] 何代钦.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82-83.

[19] 胡立.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质量生态系统的平衡[J].大学教育科学,2016(2):44-51.

[20] 沈军,朱德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的价值反思与路径探寻[J].职教论坛,2016(4):5-8.

(收稿日期:2017-07-25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药中药专业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三生制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