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盛宴:中法猪业论道篇

2017-11-16张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畜禽

智慧盛宴:中法猪业论道篇

来自中法猪业领域的专家,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在于他们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还在于他们善于总结,注重积累,给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这些思维方式所闪现出的智慧,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让与会者: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印遇龙:“中医农业”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养结合,可建立生态、环保、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农牧业,形成人与作物、家畜、土壤的良好循环互作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说。 他在题为《现代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开发和应用》报告中,首先阐释了种养结合的概念。广义概念,是指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结合的一种生态模式;狭义概念,是指养殖场/小区采用干清粪或水泡粪等清粪方式,液体废弃物经厌氧发酵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就近用于蔬菜、果园、茶园、林木、大田作物等生产。

印遇龙认为,在粪污处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种养结合。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有很多种,养殖户可以根据猪场周边的实际环境状况选择不同的模式。未来,天然(药用)植物将会成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印遇龙说,天然(药用)植物是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组成部分。天然植物作为饲料原料为动物提供营养成分,以调节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传统中医角度,调理脏腑功能失调)。利用“中医药农业”理念,将中医原理和方法用于农业领域,将中药种植和利用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

印遇龙在论坛上发出呼声: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中医农业”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军香: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副处长、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杨军香,做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解读和技术模式》的报告。她的报告,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政策和技术模式等三方面,阐述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作进展情况及目标方向。

杨军香谈到,当前,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38亿吨,如何针对不同养殖场提供有效的粪污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

杨军香首先从国家政策谈起。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国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等多种政策措施。其中,杨军香重点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对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保障措施进行了阐释。她强调,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总体要求,是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

杨军香讲解了农业部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做法和措施。农业部颁布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农业部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通知》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其中,杨军香重点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进行了解读。她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要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杨军香介绍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模式。她说,目前,在全国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有九种技术模式,包括种养结合(粪污全量还田、粪污好氧堆肥、粪污厌氧处理、粪水肥料利用),清洁回用(栽培基质利用、粪便垫料利用、动物蛋白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和污水达标排放等。其中,种养结合是主要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鼓励各地借鉴国际上实施“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的成果经验,根据当地降雨、水系、地形、粪便养分含量、土壤性质、种植作物特点,集成粪水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理、粪肥与化肥混施、深施技术和设备,全链条规划实施粪便养分综合利用计划,通过自有土地或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粪肥就地还田,利用好肥水等资源,实现土地配套、种养平衡。

杨军香还介绍了七大区域主推技术模式,并明确明年将按七大区域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杨军香的报告,让代表们了解到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坚定了大家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信心,使大家储备了知识,聚集了能量,赢得了代表们热烈的掌声。

孔源:准确把握法律法规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

孔源博士针对广大畜禽养殖业者在加强畜禽养殖环保方面,普遍面临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做了题为《把握法规要义 实现绿色发展》的报告。首先与与会者一起梳理和回顾了畜禽养殖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概念,如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法定责任和义务;“禁养区”是禁止建设场和小区的区域,不是“无畜禽区”;实现养殖污染治理最好的途径,是全部综合利用达到不排放污染,而不是一定要上污水处理厂搞达标排放;水污染和水污染物的法律概念界定—粪肥、沼液等天生不是污染物,合法还田不造成污染和疫病传播,不是排污;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未经利用的畜禽养殖废水不需要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也不需要达到污水排放或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而是要保证下游最近取水点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关于即将开征的环保税,孔源指出,要准确把握《环境保护税法》有关条款的表述和精神,把握合法排污依法纳税、不排污不纳税的基本精神,深刻理解合法还田不属于排污则不需要纳税的基本导向,领会环保税法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水平提高、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用意。

关于实现绿色发展,孔源认为,关键在于提高粪肥的利用收益、降低粪肥利用的成本。要通过“构建一个体系,即畜禽粪便等畜禽养殖副产物和秸秆等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体系”来实现。其要领在于通过专业化的粪肥收集-转化-利用服务,降低粪肥利用成本,提高粪肥利用收益,从而促进基于更大规模更专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减少粪肥浪费导致的污染,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少养分流失导致的污染,减少化肥用量以及相应生产化肥导致的污染,同时实现畜牧业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畜牧业向生态服务型的转变。

孔源的发言生动幽默、深入浅出、针对性强,既具有理论指导性又紧密联系实际,获得了与会者的共鸣和好评。此外,孔源提出,人人都要成为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宣传好、践行好法律法规的精神和要求,为畜牧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奠定更好的基础。

陈瑶生:联合育种是大势所趋

“创新体制和机制,执着打造种业核心竞争力。”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陈瑶生在论坛上,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陈瑶生认为,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产效益却远不如一些西方国家。近年来,虽然我国生猪养殖业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土地、资金、市场、企业、技术、整合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转型、升级、整合、共赢。比如,面对生猪产业环保压力大、疾病风险高等问题,我国将全国生猪养殖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4大区域模式,以期指导产业的良性发展。

陈瑶生认为,提高养殖效益关键的两点,是产业大数据和专业化。“为猪插上云翅膀。”陈瑶生比喻道。他以温氏集团为例,说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2016年10月19日,华为企业与广东温氏集团在云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同打造农业云解决方案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温氏集团是国内领先的畜牧业龙头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经营,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畜牧企业集团。此次合作,将发挥华为在云服务领域的品牌、技术、服务、网络覆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温氏集团在农业运营管理信息化方面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双方共同打造基于云服务模式的农业云解决方案,推进温氏集团各领域信息系统的平台化、集约化、智能化进程。

“信息化管理系统也是养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育种管理体系综合效益相比传统管理方式有明显的提升。”陈瑶生总结说。联合育种是大势所趋,联合育种是提高猪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势所趋,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核心公猪站的建设。“高度集权的公猪站是育种和生产的核心,是加快遗传进展的保证,也是解决公猪浪费的一个好方法。”陈瑶生认为。

王爱国:育种的最终目标要在生产群实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爱国,在论坛上做的报告是《父系种猪的选育与利用》。“种猪选育的实质是决定哪些猪留种,以及它们之间如何配种。”

王爱国说,公猪要选择生产性能好、体质结实、肢蹄健壮、性欲强的猪,主要可通过综合育种值和体型外貌来选择;后备公猪要选择指数高的优秀个体、品种特征明显,肢蹄结实,档案清楚无误,本身和同窝无遗传疾患、睾丸发育好,左右对称,无明显的包皮积尿、性欲好、健康无病,皮肤红润、皮毛光滑,无明显的肢蹄疾患的;AI公猪的选留要从性能、体型等方面考虑。对优秀公猪建立独立档案,内容包括测定程序,各个部位的图片资料、系谱学院情况、制定计划等。优秀公猪与不同血缘的母猪纯繁,增加其覆盖面,对特别优秀个体允许适当的世代重叠,而且尽量多留几头备用。在利用过程中,跟踪其后代情况,后代多说明该公猪优秀、具体还要根据指数更新计算和对后代进行及时评估结果。终端父本在利用时要注意增加公母比例,加快基因流动、疾病防控和基因型的选择。

王爱国认为,猪的育种目的是改良猪种,实现养猪生产与加工的最大经济效益,由市场和消费需求决定。需要强调的是,育种的最终目标要在生产群实现,目标的制定是以未来可预见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为标准,目标的着眼点是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遗传目标的确定,要“确定选择的形状及经济重要性;必须要长期一致的选择目标和选择方法;随着生产条件、生产性能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修订育种目标。”

“种猪选育的实质是决定哪些猪留种,以及它们之间如何配种。”王爱国再次提醒道,“猪不可能像作物那样,不断地培育新品种”,因此,“猪育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的优良品种,系统地选育提高。”

殷生章:猪用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海南育奇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生章,在论坛上介绍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关情况。他说,目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有替米考星、泰万菌素、加米霉素、泰拉霉素、泰地罗新等几种。其中,替米考星可以用于蓝耳病的防疫,保护巨噬细胞免遭病原体攻击破坏,在接种肺炎支原体疫苗后,也可以保护猪只抵御感染疾病保护免疫系统直至产生抗体。泰万菌素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喘气病、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以及预防猪增生性肠炎等,在猪支原体肺炎、蓝耳病的预防和早期感染时比替米考星有优势,但在真正治疗中的效果可能不占优势。加米霉素目前只批准用于溶血性曼氏杆菌、出血性巴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导致的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泰拉霉素相比替米考星、泰万菌素、加米霉素而言,具有更好的组织分布和渗透能力,在肺组织的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对肺和呼吸道感染有明显优势。泰地罗新主要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和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可达到14天以上的保护。

殷生章说,从国外大公司开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热,其背景并不只是抗生素品种的补充或增加,而是与侵损免疫系统的复杂性疾病的日益增多有密切关联。这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的作用——直接的抗菌、对巨噬细胞系统的保护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和感染中的抗炎作用。尽管如此,但猪瘟、蓝耳病、支原体肺炎等疫病仍然高发而且免疫效果不好,除了疫苗本身的原因以外,还与免疫系统受损(注射后病原体交叉攻击免疫系统无法产生抗体)有直接关联。

“理论上,在注射猪瘟、伪狂犬、蓝耳等疫苗的前5天和注射后6天注射泰地罗新或泰拉菌素注射液,可保护巨噬细胞系统的抗体产生,免遭病原体的攻击破坏。”殷生章认为。

晏炳贤:畜禽粪污治理技术重在实用

“粪——好解决、不难;水——难点,无论是粪水还是沼液,只能施肥还田,不能排放,要有足够的土地消纳,就地就近。但现实矛盾是: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沼液(或粪水),没有足够大的储存池去储存沼液(或粪水)。”河南楷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晏炳贤说。河南楷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驻马店市产业聚集区,是专业从事污水处理和沼气工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业务包括污水处理设备和沼气相关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污水处理工程和沼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及技术服务,畜禽养殖场有机肥技术开发。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运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处理、餐饮废水处理、屠宰废水处理、医疗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养殖业无害化处理等领域。因此,晏炳贤对粪污处理有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养殖粪污处理要关注的几个关键点:投资、运行费用、处理效果。”晏炳贤告诫与会者,同时,他认为,养殖者在选择粪污处理方式时,应该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其次要选择合适工艺和方式。“粪污处理设施一定要让养殖企业建得起、用得起,使用起来有效益。”

何虎成 :秋冬季口蹄疫免疫技术要点

“在选择口蹄疫疫苗时,要注意其运输及保存温度,只有在2~8℃条件下保存才能维持疫苗的稳定有效。此外,在注射口蹄疫疫苗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先对猪群进行小范围试验,以防在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猪场产生更大损失。”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何虎成说。

何虎成认为,疫苗的实际免疫效果会受到疫苗品质、使用方法和猪只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疫苗品质因素包括疫苗与流行病毒的匹配性、疫苗效力和生产工艺等,使用方法因素包括运输条件、使用方法、免疫程序、母源抗体等,健康状况因素包括免疫抑制性疾病及因素、亚健康状态、某些疾病潜伏期等。

因此,他认为,口蹄疫免疫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注射时先将疫苗回温,在颈部肌肉消毒后进行注射,正常情况下母猪每年免疫3~4次,肉猪免疫2次,在疫情压力大的年份需要增加免疫次数。在防疫环节,整体的原则就是用最少的疫苗投入,取得最大的免疫效果,具体措施如:增加母猪免疫次数、减少仔猪免疫次数,普免、跟胎相结合,免疫次数与季节相结合等。

洪琴:中道农牧与法国同步育种的实践

中道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琴介绍,中道农牧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一家专业经营法系种猪销售与育种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秉承国际先进的生产理念,并与法国农业部下属的养猪研究院合作,引领种猪育种发展新潮流。公司以高效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经营理念,开发优质、高产的法系种猪,服务于国内各类生猪养殖企业。

中道法系种猪的培育与法国是同步的,这种同步主要体现在理念同步、技术同步和养殖方式同步上。

洪琴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理念同步:硬件设施决定未来的发展平台,中道猪场设计时采用单向梯队流动、全进全出的硬件设施;建有全空气过滤的独立公猪站;采用梯队化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近40%,设备利用率提高了30%,猪场的均匀度和健康度也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而且还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

“技术同步呢,使得养殖团队的年轻化保障了思想观念的开放,团队乐意做一些开放性的试验,也乐意学习业界前端的培育方式,始终和法国有长期合作;统一的培育软件使得中道和法国可以做到完全的技术同步,中道会把通过软件检测的数据同步反馈给法国,法国可及时检测到数据情况进行指导。”洪琴说,而且每年法国育种专家会定期到现场进行指导培训,中道可以及时了解中道和国外技术的差距。

“中道为了育种需要,要求母猪胎次不超过6胎;同时还进行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中道的数据收集要求母猪小猪所有的数据记录,只有有这些数据,选育时才会有依据;在一个选育过程中,中道和法国一样需要4次的测膘调料。这是养殖方式的同步。”洪琴说。

刘晓松: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

Lesaffre Group乐斯福集团是一家发源于法国北部的一个家族企业,从1853年起,创新一直是乐斯福发展的核心,如今的乐斯福,已经成为拥有9300多名员工的多元化国际企业集团,分布于其在全球约40个国家设立的70多家分公司。

法国乐斯福公司中国区经理刘晓松介绍,利用酵母及其他发酵产品,乐斯福为相关市场领域开发、生产和提供高品质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市场的特定需求,服务领域包括:烘焙相关产品、食品的味道和乐趣、人类、动物和植物营养与健康和工业生物技术,研发是乐斯福集团创新战略的核心,由200多名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组成的集团研发部,和全球知名大学及研究中心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交流。在与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中,乐斯福以极大的信心进行创新,“携手共育地球,共创美好明天”。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这是推动Phileo(乐斯福集团动物营养与健康事业部)不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Phileo专注于动物营养与健康的核心领域,旨在推广基于实证的可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解决方案。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Phileo团队的进步都是由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丰富的优秀畜牧从业者共同引领而取得的。

“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从基础实验室研究到实际应用评估,Phileo所有的努力和投入,都以满足当前及未来反刍动物、猪、家禽、水产养殖和宠物食品行业需求的创新型解决方案为导向。Phileo全球业务布局:五大洲70多个国家,现有15个Phileo产品生产基地,Phileo更加贴近市场,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同时,得益于对生产工艺的全程严格控制,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解决方案和服务。”谈起自己热爱的公司,刘晓松信心满满。

STEPHANE GOUAULT:适合养猪人自我培训的软件平台

法国养猪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合作部主任STEPHANE GOUAULT介绍,法国生猪产业在国际上保持先进水平,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在很多国家、地区得到推广运用。法国生猪研究院作为一所专业从事生猪繁育、养殖、加工的一体化机构,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目前已经和中国多个地区达成了合作。

STEPHANE GOUAULT认为,中国市场的生猪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养殖户的利益会随之受到损害,如果学习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生猪养殖理念,可能会降低损害。在法国,有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生产模式为梯队生产,能够做到全进全出,清洗消毒程序一丝不苟,这样可以将养殖生猪患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基于这一点,法国生猪养殖研究院立足在中国猪场累积25年的经验基础上,联合农业部开发出这套适合养猪人自我培训的软件平台,平台第一版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上线。

在这个培训平台上,养猪人可以根据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按照自身岗位选择妊娠、配种、育肥、保育、人工授精等不同模块进行学习,在每个模块中会有猪只在该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关键关节,并且在每个环节都会有详细培训,用户可以通过视频感受猪场内所有的实际操作,并通过文字注解更好地掌握这些正确操作方法。如:如何为假死猪进行人工复苏、如何对初生仔猪进行干燥以及断脐、饲喂初乳、去势的操作手法等,在每项操作方法的文字介绍后面会有相应的问号,用户点击问号即可了解相应操作的原理。

STEPHANE GOUAULT说,大数据在规模化养殖的管理与决策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负责相关数据的管理人员的操作非常关键,这个平台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充分地了解填写原始数据的注意事项,帮助猪场更好地完成大数据的记录与利用。此外,在每个模块的培训结束后,养猪人可以利用在线试题库进行相应知识的检测,兼具互动性与趣味性,全面帮助养猪人熟练掌握各项操作。

Christophe METAYER:妊娠母猪的营养管理不容忽视

法国养猪研究院养殖事业部工程师Christophe METAYER,在谈到法国妊娠母猪的营养管理时,说,要根据妊娠母猪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对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采取抓两头顾中间的供料体系和营养计划。经过分娩和哺乳期后的母猪,体力消耗较大,体质较差,为了能更好地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迅速恢复繁殖体况。体况恢复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按饲养标准饲养。

他说,繁殖成绩的提高,要求猪场严格地进行梯队管理并根据母猪不同的生产状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营养计划,为了更好地发挥母猪的潜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定与本场情况相符合的体重、背膘目标值,正确的目标值加上准确的测量,才能精确计算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妊娠母猪的营养管理中,足够多的脂肪是为了让母猪获得较好的泌乳性能,在进行背膘管理时,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母猪最大价值的发挥。母猪的脂肪储备状况可以通过背膘反应,背膘的测量可以在断奶或妊娠前期进行,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饲喂量,采用超声波检测方式结果会更精确,但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注意,在测量时要在统一位置进行测量。

Christophe METAYER提醒大家,在制定喂料计划时,养殖者会普遍将关注度集中在母猪的背膘管理方面,有时会忽略母猪的体重因素,但不同胎龄/体重的母猪需求也不同。因此,还应关注母猪体重,背膘和体重一样重要。

万朗:液态料在饲喂中更具优势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液态料智能化饲喂系统在养猪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上市猪20%以上采用该饲喂方法。”Valentin ASSERVA 公司出口部经理万朗说,“ 如果想要让猪只真正获得液态饲喂带来的全部好处,那么,猪场在使用这套系统之前必须成功解决几个问题,要知道,使用这样一套系统需要更高的饲养管理水平。”

饲料成本在养猪成本中占很大比重,饲料的浪费会直接造成养猪成本的增加,因此,降低成本可以大大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饲喂液态饲料和干燥饲料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试验结果表明,液态饲料在饲喂中更具有优势。液态饲料更容易了解猪的生产状况。用液态料可以使料房集中,可以用泵更精确的输送给猪。使用中央控制系统可控制饲料量和加水量,通过数据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每头母猪的用料量。

万朗认为,液态饲喂最受关注的一点就是初始成本和现场的专业培训。大幅度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是解决养猪场用工困难的有效途径和现实出路,特别是采用高效率的自动输料与喂料系统的省工效果最为显著。干料饲喂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人员用工难的窘境,但是所带来的浪费不容忽视,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降低猪群发病率,提高料肉比,是每一个养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液态饲喂系统的出现,可以很好地弥补干料自动喂料的缺点。

万朗认为,“智能化饲喂成为现代化猪场工厂化生产的趋势。液态料则是适应智能化饲喂的良好载体,二者结合既是传统饲喂的回归,也是新技术条件下的生产改进。”

Eric Villard:梯队更新非常重要

法国养猪研究院养殖技术部工程师 Eric Villard说,“梯队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但,梯队化的设计必须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应根据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水平和可供使用资源的丰富程度,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对普通猪场来说,猪场的年综合更新率达到40%~50%。其中,母猪寿命(使用年限)的长短是影响猪场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母猪过早淘汰,比如说3胎就淘汰,这样会导致更新成本过高(后备猪采购价格、后备猪的非生产天数)。另外一方面,母猪利用时间过低(4.5胎/淘汰母猪)也从侧面反映该猪场技术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差。如何制定梯队更新计划呢?

更新是为了使猪群整体状况稳定,更好发挥生产潜力,成绩达到最优。淘汰太多会导致更新成本提高,过于频繁地引进后备影响整体健康度;超过6胎龄的淘汰又会引起难产、小窝产、生殖系统炎症等问题。

Eric Villard说,实际操作中,为了使成绩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建议黄金胎龄的猪(3~6胎)占整个猪群数量的50%,同时也保证猪群的抗体水平和胎龄结构保持一个稳定状态。更新的结果是否达标可以参考以下标准:更新率大于45%(育肥);胎猪所占比例超过25%;胎淘汰母猪数量;采精公猪超过2岁。

应该制定合理的更新率,因母猪更新可能会引起的分娩率下降,同时保证产房能完全利用起来。更新率如果太高,侧面反映该场问题很多(受孕率、肢蹄问题、死亡率)。导致母猪淘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繁殖问题(占40%),肢蹄问题(占12%)。可以用以下标准来进行梯队更新管理:减少受孕率不高的母猪,返情超过2次;妊娠检查后尽快决定淘汰;根据(后备)猪引种计划提前和种源场沟通。

为了减少淘汰, Eric Villard建议,在后备猪管理、准备(重量、体况、肢蹄、驯化等)以及如何减少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上下功夫。后备猪引进是猪场提高成绩、经济效益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合理的后备引进规划、良好的同期发情管理,才能保证每个梯队的配种需求。

“还可以指定惟一的供应场,可以让风土驯化更简单,以避免引种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Eric Villard提示。

猜你喜欢

粪污资源化畜禽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