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片《奇幻森林》对原著的重构

2017-11-16张秀芳

电影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卡亚克利希拉

张秀芳

(开封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因《钢铁侠》而跻身好莱坞顶级商业片导演行列的乔恩·费儒执导的真人动画《奇幻森林》(TheJungleBook,2016),成为华特·迪士尼公司2016年继《疯狂动物城》之后又一部在全世界掀起热潮的影史佳作。《奇幻森林》原是英国作家狄亚德·吉卜林创作于1894年的一部童话故事集。这部故事集的出版受到了读者的极大欢迎,也为吉卜林在世界文学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奇幻森林》中有着明显的成长主题色彩,包含着对儿童的教育目的。对于乔恩·费儒的改编,目前的批评几乎都集中在其打造了栩栩如生的动物、细腻真实的场景的CG动画技术上,而对于电影对原著的重构则讨论得较少。而无论是就电影与文学的艺术特征,抑或是原著与电影的诞生年代而言,改编都是不可避免的。此外,迪士尼早在1967年就曾推出过根据《奇幻森林》改编的动画片《森林王子》,此时就已经将原著的暗黑、神秘风格改编为风格更为明快,更适宜儿童观众观看的故事。在电影《奇幻森林》中,依然也可以看到迪士尼大刀阔斧的改编。

一、内容的重组

任何电影对小说的改编都离不开对内容的重组。《奇幻森林》电影对原著内容的重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原著中的若干小故事抽取部分情节,最终合成电影中的这个故事;二是大幅度删减了具体故事中的情节,以使整个叙事符合迪士尼“合家欢”电影的篇幅需求。而为了照顾儿童观众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与理解能力,迪士尼不得不在叙事的长度和深度上有所牺牲。体现在《奇幻森林》中便是有关具体人物背景的情节被大幅度删减,以至于成人观众难免会有剧中角色除了黑豹巴希拉之外面目模糊或脸谱化的感觉。

首先,在合并原著小故事方面,原著的主干以及世界观得到了保留,电影以主人公毛克利和丛林之中的危险和残暴如何奋勇抗争为主要内容,从毛克利一次又一次的奋力疾跑中,观众看到了一个生机盎然,处处都有奇趣与惊喜的奇幻森林世界。在设置电影需要的一个主干矛盾时,费儒选择了原著之中的《老虎,老虎!》这一篇,将老虎颉利可汗与毛克利之间的冲突作为电影的主线。颉利可汗不满足于将毛克利驱赶出丛林,而一定要杀死毛克利,毛克利如何成功逃生成为电影最大的悬念。这样就使得电影有一个清晰的叙事线索,观众能够明确分清“敌我”双方。除此之外,为了使电影有更为丰满的血肉,费儒又从《卡亚的出猎》一篇之中选择了毛克利与猴群的冲突加入到电影中,让猴子成为启发毛克利火焰用途的关键人物。

其次,在删减原著情节方面,如颉利可汗与人类之间的恩怨,巴希拉和巴鲁在毛克利加入狼群时扮演的担保人角色以及猴群对毛克利进行软禁的真正原因等在电影中都没有交代。在原著中,颉利可汗是一只天生瘸腿的老虎,因此他只能去攻击人类的村庄,只有人类对老虎是毫无还手之力的,颉利可汗这种行为是遭到丛林中绝大多数野兽鄙视的。毛克利的父母正是死于颉利可汗的攻击,是毛克利自己爬到狼王的洞穴中去的。而在电影中,颉利可汗除了脸部被火毁容外,身体并无残缺并且威风凛凛,能够对狼群形成威胁,在狼王被咬死后,群狼也都敢怒不敢言。这样一来,电影中的正邪对立便会更加突出,观众对颉利可汗的同情便会有所减弱。电影中毛克利的母亲并没有出现,他的父亲用火把打伤颉利可汗的面部后被颉利可汗咬死。原著中曾经以插叙的方式提到过,黑豹巴希拉之所以对人类婴儿毛克利产生了怜爱、信任的感情,主要是因为巴希拉在幼年的时候曾经是印度宫廷豢养的小宠物豹,他蒙受过人类的养育之恩,因此也不惜用牛做交换,换取狼群对毛克利的养育(豹子自己是独居动物,无法在丛林中庇佑小毛克利)。在毛克利的成长过程中,巴希拉更是一直关注着他,不断纠正他的行为,就是为了他能够更好地适应丛林生活。而在电影中,这些细节都被删去,巴希拉成为一只一开始就对毛克利施以关切和说教的黑豹。这保证了电影中的叙事尽量凝练,让无论是成人观众抑或是儿童观众都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毛克利和颉利可汗的“正邪之战”上。

二、情感基调的改写

《奇幻森林》情感基调的改写主要体现在结尾的改写上。迪士尼在动画长片的制作中,始终强调保持一种温情、励志、积极的情感基调,主人公多为一个具有勇气、正义感的少年/女性角色,在其惊险横生的经历中在亲情、友情等的帮助下实现成长。《奇幻森林》也不例外。在妙趣横生的叙事之下,原著中的悲剧感被淡化,电影以颉利可汗葬身火海,毛克利在意识到自己是人的情况下继续与动物朋友们友好相处结束,传递出一种温情,但这也难免使成人观众感到稍显老套或“甜腻”。

动物与人类的寿命是有较大差别的,这也正是在原著之中作者也对毛克利与动物们长期和谐、幸福地相处持悲观态度的原因。在原著中,动物们因为也是具有智慧的生物,因此他们对毛克利的离开也是有所预料的。在毛克利和他们拥抱告别后,巴希拉就说:“新的生活开始了。”这里新的生活既是对毛克利而言的,也是属于失去毛克利的动物们的。

根据吉卜林的设置,毛克利曾经在10岁的时候回到过人类的村庄,并在村中看到了他那慈爱的养母米苏阿。这实际上是为毛克利后来回归人类社会埋下了伏笔。只是这第一次回归是失败的,毛克利被其他人视为“妖孩”,不仅如此,村里的其他人还捆绑米苏拉,因为她是“魔鬼的母亲”,这让毛克利十分愤怒。在召唤野象毁灭村庄后,毛克利回到了森林。毛克利随后又在森林之中一直成长到18岁。这个时候毛克利的狼父母早已去世,“毛克利用大石头堵住了他们的洞口,为他们唱起了哀歌”。而在电影中,唱歌是紧紧与快乐联系起来的,毛克利唯一一次唱歌就是在棕熊巴鲁的影响下唱起了“生活必需品”;黑豹巴希拉也垂垂老矣,“就连钢筋铁骨的巴希拉,打起猎来也不那么敏捷了”;棕熊巴鲁“衰弱得快要走不动了,眼睛几乎都看不见了”。严酷的现实让毛克利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丛林男孩”,丛林中的自然世界也无法满足他作为人类的情感了。于是毛克利先是漫无目的地游荡,最后又回到村庄重遇自己穷苦的养母,养母这个时候失去了丈夫,但是她对毛克利却还是一如既往地慈爱。此时的毛克利才意识到成长的意义与责任,最终毛克利选择了主动告别自己的丛林朋友。在毛克利离开的时候,只有三只动物前来给他送行,分别是与他最为亲密的巴鲁、巴希拉和蟒蛇卡亚。电影则直接回避了这个“童年结束”的结尾,在电影中,狼孩依然是狼孩,离“人类”依然十分遥远,并且从毛克利主动熄灭火种的行为来看,他甚至是抗拒回归人类社会的。

电影中以与“红色的花”的关系明确地交代了毛克利在“人”与“兽”之间的选择。在电影中,毛克利前后多次表现出对工具的熟悉运用能力,而巴希拉对他运用工具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最早巴希拉制止毛克利用瓢取水,因为这太不像一只狼做的事了。但是,在看到毛克利用藤条等工具帮助巴鲁获得好几年都得不到的蜂蜜时,巴希拉开始默许毛克利使用工具了。有没有使用工具的能力是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这也是毛克利和动物们的本质区别。毛克利深知自己单凭肉搏是不可能打赢颉利可汗的,出于人类的本能,毛克利想到了借助火的力量。然而这也是毛克利第一次使用火,由于不了解火的特性,星星之火很快点燃了森林。毛克利发现自己无法驾驭火时便将火把扔进了水里,这也就正中颉利可汗的下怀。最终,曾经受惠于毛克利的大象们集体挖开沟渠熄灭了熊熊大火,这是毛克利与动物们对文明的一次告别,实际上也是宣告了毛克利对人类社会的一次回避。在这个结尾中,毛克利的童年还在延续。这正是迪士尼所惯用的以“大团圆”为结尾模式的童话叙事手法。

三、角色的重塑

影片还对原著中的角色进行了重塑。首先是对角色的删减或转换。在原著中,毛克利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朋友,那就是蟒蛇卡亚。卡亚是一只极为长寿的公蛇,具有超出一般动物的智慧。卡亚与毛克利相处得极为融洽,他们经常结伴嬉戏。而除了毛克利之外,卡亚并不愿意和其他动物来往。从原著来看,卡亚似乎有一些精神上的“洁癖”,认为只有毛克利这样属于万物灵长的生物才配与自己交往。毛克利与卡亚曾经一起摔跤,一起游泳,毛克利还曾经称赞卡亚身上的蛇皮花纹十分漂亮。与巴希拉、巴鲁等动物不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卡亚的生命是要长于人类的。这也正是原著中表达的残酷之处,人类的自然寿命要长于一般的走兽,但是相比起卡亚这样的冷血动物又远远不及了。无论是享年长或久,这对于跨物种的朋友来说都意味着生死永别。根据原著的设定,孤僻、冷漠而又长寿的卡亚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默默地怀念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朋友。他的生命越是漫长,他和毛克利一起相处的时间就显得越是短暂。但是这短暂的接触又将一直留在卡亚的记忆中,成为他后半生的一种淡淡忧伤。而在电影中,蟒蛇则被设置为一个妖娆魅惑的女性角色,她在给毛克利讲述了他的身世之后就试图缠死他,直到毛克利为巴鲁所救。这一改写也是服务于电影叙事的紧凑化的,冷峻的巴希拉与幽默的巴鲁已经足够承担电影中需要的推进情节与调节氛围的任务。

其次是对重要角色命运的改写。与蟒蛇角色变化类似的还有电影对狼头领阿克拉命运的改写。在原著中,抚养毛克利长大的主要是阿克拉,毛克利曾经承认过,这是他的爸爸,又是他的引路人。然而根据狼群的规则,在阿克拉年老体衰之后,他就失去了狼王的位置。这个时候阿克拉只能靠毛克利每天打猎的供养而继续生存。原著在此依然强调的是生老病死,后代送别前辈是任何物种都无法阻挡的残忍事实,但是人类毕竟与动物有别,毛克利照顾阿克拉实际上也与人类回馈、赡养自己的父母是一样的,而动物则不会有这样的意识。阿克拉对此心知肚明。最后阿克拉死于与野狗的搏斗中,在死之前,阿克拉对毛克利说:“回到你的世界去吧。”但是在电影中,因为“丛林不会是毛克利永久居留地”的这一情节设定已经被更改了,因此阿克拉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阿克拉被暴怒的颉利可汗杀死,这也加深了颉利可汗与毛克利的矛盾冲突。电影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即狼妈妈阿克莎。一是女性角色将更有助于儿童观众理解毛克利所依恋的那种来自狼群的母爱,二是电影中毛克利本来有机会回归人类社会,正是因为他无意中得知阿克莎被颉利可汗杀死,他才坚持决定回去与颉利可汗决一死战,这种为父报仇(毛克利有两个“父亲”死于颉利可汗之手)的动机更增加了电影的悲壮感。

从小鹿斑比、辛巴到人猿泰山,迪士尼在书写“动物情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奇幻森林》,人们往往关注于其高超的电影特效,而实际上,在有《森林王子》珠玉在前的情况下,迪士尼在《奇幻森林》中显示出了对原著的强大整合能力,在基本遵从原著的情况下,又根据迪士尼自身的动画传统以及当代观众的需求做出了合适的重构。

猜你喜欢

卡亚克利希拉
卡亚和杂交构树的饲用营养价值及其比较分析
感染新冠最长时间的人:78次核酸检测,结果全是阳性
爷爷还是希拉?——读《希拉的晚餐》
《希拉的晚餐》创作谈
希拉的晚餐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
阳光照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