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的坚守
——现代梆子戏《扁担巷》的创作构想

2017-11-16孙苏杰

剧影月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梆子扁担底线

■孙苏杰

信仰的坚守
——现代梆子戏《扁担巷》的创作构想

■孙苏杰

2014年,我受江苏梆子剧院委托,为其指导创作新编现代梆子戏《扁担巷》。

接受这个任务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戏除了能给观众带来艺术上的享受之外,还应该给观众带来点什么?如何能通过这个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给当今社会带来点有价值的东西。这可能也应该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信仰是每个人行动的指南,它渗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如果信仰缺失不仅会给生活带来迷茫,而且也会在面临自身利益与道义冲突的时候,带来道德底线的崩溃。思考之后我以为应该在梆子戏《扁担巷》里呼唤信仰的坚守。

梆子戏《扁担巷》由一个政府拆迁的消息作为故事的开端,扁担巷里的人为了争取拆迁分房的利益最大化,他们纷纷私搭乱建,想等拆迁时好向国家伸手要房,将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占为己有,侵占国家利益。是应该在物质化的时代随波逐流,还是坚守做人底线从自己出发维护社会的秩序?我们设置了一个坚守“扁担”精神的耄耋老人,他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打破他内心世界的秩序——那就是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不占国家任何便宜”,在左邻右里怂恿不成横眉冷眼的威逼下他没有妥协,但要他在亲情和信仰之间做出选择时信仰近乎崩溃。

在梆子戏《扁担巷》里我们剖析了三代人的生存状态,反映出在不同的年龄层因信仰缺失而带来的困惑。第一代人是以刘大扁担为代表的老人,这一代人对信仰的坚守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与坚实的基础。我们设置在战争年代,支前队长杨二柱面对敌人的猛烈的炮火为了救年青的刘大扁担而壮烈牺牲,他的死使刘大扁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直接的刺激,杨二柱在临死前将象征着正直、担当、清白的扁担传给了刘大扁担,并告诉让他“要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不占国家任何便宜”。这让刘大扁担感受到了人生应当背负的重担,他将这个信仰坚守了一辈子,在国家困难时期他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自觉放弃公职并将国家赋予的功民巷光荣称号改名为扁担巷,本该享受国家干部政策的他,如今却在高楼大厦中安守着一片老房子,对于别人来说这是傻、是吃亏,而他却因为清清白白做人、不占政府便宜而感到骄傲。透过全剧我们看到这种由信仰而产生的魄力在刘大扁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剧中的第二代人则是以刘大扁担的儿子与儿媳为代表的中年人。这对夫妻代表了当今一大批因信仰缺失而陷入迷茫与恐惧的中年人。刘太平从小就清清楚楚地知道父亲“清清白白做人、不占国家任何便宜”的做人原则,他虽然对父亲特别敬重,可对父亲的做人原则不以为然。他生性懦弱,对妻子言听计从,面对妻儿要拆院墙想多占地将来好向国家多要房的要求时左右为难,一边是父亲多年的信仰使他不敢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一边是看到大家伙都私搭乱建时心里痒痒的,当妻子拿儿子结婚用房为借口向他威逼时,他没有根基的信仰底线彻底崩溃,他甚至和一直敬重的父亲刘大扁担叫起了板。他和他媳妇在物质化的量尺下由于信仰的缺失变得扭曲与狰狞,他们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选择了最简单但却是无视道德底线的解决方法。

剧中第三代人是当今社会年轻的一代,刘大扁担的孙子刘开放及其女友苗苗已到成家立业的年纪,刘开放不是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幸福生活,而是一切想靠里家里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典型的啃老族。他认为现在“社会大环境”就是这样,回避个人努力,有着与现实状况脱节的物质需求,他的理想就是有房有车却不劳而获。

不同时代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追求,战乱年代的人们具有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反而使得他们能够坚定捍卫自己的信仰。为国捐躯的杨二柱在和刘开放相似的年纪就坚定奔赴战场、传承信仰。那么今天的年轻人能做到吗?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他们还需要信仰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

《扁担巷》里居民们的形象也代表了当今社会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由于信仰缺失而导致道德底线缺失,同时有着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将钻空子、占便宜视作理所应当,将守规矩、不占便宜视为吃亏。创作中通过这样一类群体的行为来推动刘家矛盾的冲突愈演愈烈,他们先从刘大扁担儿媳要拆围墙建房就开始推波助澜到居民们集体私搭乱建,后来发展到《扁担巷》里老人们认为自己是为全国解放做出过功献的“功民”,他们要求刘大扁担领头向政府提条件,最后居民们因为刘大扁担不愿意帮助大家向国家伸手,都不愿搭理刘大扁担,就连巷子里的小卖部都不愿意卖东西给刘大扁担,刘大扁担面对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居民们的一次次恳求时都严守底线,言辞拒绝。这也让刘大扁担的内心一次次受到煎熬,带来了无法平衡信仰与现实需求的痛苦,刘大扁担处于坚守信仰的水深火热之中。刘大扁担多么希望扁担巷的居民们能坚守信仰,乐于平淡生活,他多么希望家人能坚守信仰,放下对房子的执念,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可他知道这样的美好未来是需要所有人的坚守与坚持,单靠一两个“刘大扁担”是无法实现美好的未来。

在梆子戏《扁担巷》的尾声里,游客们来到了已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扁担巷参观,《扁担巷》里的居民们又像往常一样和谐地聚在了一起,他们三两个一群,有的谈时事、有的谈孩子、有的安静幸福地听着刘大扁担拉坠琴。这可以看作是刘大扁担幻想中的扁担巷的未来,也可以看作是故事完美的结局,可无论怎样看待,重要的是,这样的结局是需要所有人都坚守着信仰才能到达的。

一部戏落幕了,但是时代的步伐不会停止向前,我们都是时代的创造者,在物质诱惑下,我们能不能用信仰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个考验将伴随一生。唯有每个人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这个社会中的道德矛盾才能迎刃而解,中国社会才能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迈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富足。

我们用生活化叙事的手法让观众清晰看到刘大扁担和他的家人因为拆迁问题所产生的矛盾,在这样的叙事方法下,观众被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走向一步一步带入情境,剧中人物刘大扁担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刘开放对刘大扁担的食古不化埋怨、愤怒,台下观众也悬着一颗心,不知道刘大扁担能不能坚守底线,同时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使一个人在物质诱惑和亲情羁绊下坚守信仰。因此在此处我们闪回了王二柱舍身救刘大扁担并传承做人原则的前史,将刘大扁担这个人物内心信仰的扎实基础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也折射出两个时代对信仰的不同认知,力图能带给观众强大的心理冲击。

现实社会物质化的价值观不仅冲击着剧中的人物,同样也存在于观众的心中,这也是我们创作者选择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来做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对社会发出的声音。我们现代的年轻人看《扁担巷》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完全相信刘大扁担这个人物,别说扁担蕴含的精神价值,估计见过扁担的人都很少!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信仰或许是一个可笑的选择题,他们甚至疑惑房子难道不比所谓的信仰值钱?我们创作者就是要用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来创造故事,让他们走进《扁担巷》里像照镜子一样地看一看当今社会的缩影!更要让他们走进刘大扁担的内心,去理解信仰为何物!信仰不是不存在,而是如今的我们迷失了……希望这部戏能让他们回眸看见自己心中的信仰,珍视社会中坚守信仰的人,知道信仰不应被社会淘汰,信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艺术工作者需要创新,所谓创新必然是新事物与老事物碰撞的产物,然而在新旧矛盾发生时,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艺术工作者应当有“扁担精神”,敢于肩负和担当,抵御住速食文化带来的利益诱惑,在保持初心、坚守传统精髓的基础上,适应社会,适应现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

猜你喜欢

梆子扁担底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新时代视域下沂蒙地区溜山梆子的发展与传承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梆子《捉放曹》的表演艺术特色
女人啊,美是底线
挑扁担
读读绕口令提提神吧!
彩虹扁担
深山再次唱响300年山梆子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