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2017-11-15周斌

中外医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周斌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疾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进入该院进行治疗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96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对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采用两种方法对于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以及检查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6.45%,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48.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检查时,对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方式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9(c)-0185-03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ZHOU Bin

Electrocardiogram Room, Yanche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firmed by the coronary arteriongraph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xamined by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and the electrocardiograms obtained were analyzed and the test rate and accuracy of the two methods in the ischemia myocardial and arrhythmia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test rate of ischemia myocardial between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was obvious, (86.45% vs 48.96%)(P<0.05), and the test rat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to the arrhythmi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tious(P<0.05). Conclusion The test rat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to the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rrhythmia is high with a certain clinical value, which can be used as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的心脏心肌细胞出现缺血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导致的缺血性疾病[1],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2]。该病对见于中老年患者群体中,疾病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存在正相关关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可以准确高效的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的方法是目前医学界的关注焦点[3]。现在医学上用来检测冠心病的主要标准为冠状造影技术,但是由于该技术对于操作医师的要求较高,加之仪器设备价值不菲,所以不能够在一些相对偏僻与贫穷的区域普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电图在检测冠心病上的应用逐渐被挖掘,心电图仪器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且心电图属于无创检查,具有重复性好的优势[4]。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冠心病检查方法中主要包括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24 h的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信号的次数高达10万次心电信号。在该文中笔者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 年6月进入该院治疗的96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贝采用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旨在比较采用2种方法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以及准确率,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进入该院治疗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96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6±3.4)岁;患者的患病时间为3~11年,平均病程为(6.4±1.3)年,所有患者对于整个研究过程知情并且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的在治疗前进行身体检查,排除患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以及其他心脏类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心电检查存在ST段暂时性压低或者T波改变的症状。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医生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保证患者处于放松的精神状态,告知患者心电图检查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存在任何伤害,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患者停止服用治疗药物,从而排除药物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1.2.1 常规心电图检查 该次研究中采用的常规心电检查仪为麦迪克斯网络心电仪,在进行检测时,将心电图中纸张运动速度控制在25 mm/s,通过控制速度确保心电图基线在描绘过程中保持平稳,通过心电图对患者疾病进行判断的方式为比较心电图中T波与同导联的R波之间的关系,若T波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同时ST段下移情况>0.05 mV,则可以判断患者为缺血性ST-T波改变。

1.2.2 动态心电图检查 该研究中采用的动态心电检查仪为GE公司生产的三通道24 h Holter动态心电仪,该仪器的优点是能够对患者24 h内心电的变化进行详细严密的监控,才外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当采取多种体位进行心电检查,排除患者体位对于检查结果的影响,在接受检查前,医生需向患者说明检察过程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任何影响,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心电图检测标准:ST段的标准为曲线形成水平型或者下降型下移>0.1 mV,此外,若ST段出现约1min的移位现象时患者通常会出现2次心肌缺血症状,2次症状的发病时间间隔在1 min左右。

1.3 评价指标

通过心电图的观察判断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在动态心电图中观察患者的心电信号的下移情况,且下移时长>1 mm/s;将等电位的基本标准线作为评价基准对ST波的变化进行评价,若ST段的波形出现下移或者水平一定>0.1 mV。此外,若患者的ST段出现1 min 左右的位移现象时可以证明患者出现阳性心肌缺血症状;在对于常规心电图中,要求心电图基线平稳且清晰,T波小于导联R波的1/10,同时ST-T段水平或者下移距离超过超过0.05 mV,则认为患者的ST-T波存在异常。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种方法对于心肌缺血检出结果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6.45%,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48.96%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2种方法對心律失常检出结果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发现,动态心电图对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有研究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已经跃居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5],该病严重的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在医学上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样化,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动脉血管管腔变得狭窄,流向心脏的血流量降低,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此若能在疾病初期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与生活治疗,因此,找到在疾病早期疾病检查方法至关重要。在临床上常用的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为动脉造影技术,这种方法对于疾病检查准确率较高,但在检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形成创口,多数患者对于该方法耐受性较低,且动脉造影技术结果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电图的方式对患者冠心病进行诊断,心电图检查操作简单对于医护工作者的要求较低,此外该方法属于无创检查法,患者的耐受性较好[6],通过观察心电图中ST-T段波形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能够提高对于冠心病的检出率,扩大了心电图的适用范围,同时为冠心病的临床检查提供给更多有效方法[7]。

在该文中,笔者选取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心电图方法翻译机动态心电图方发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检查,从而比较两种方法在冠心病检查中的差异与优越性。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对患者心肌缺血的检查中,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6.45%,而常规心电图检出率48.9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心律失常的检查中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对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分别为44.79%、40.63%、30.20%、48.96%,而采用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分别为21.87%、17.70%、11.46%、18.75%,2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覃泳玲[8]的研究中显示,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9.71%,而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为44.20%;在对心律失常进行检查时动态心电图的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这些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能够提高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检查时,对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方式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兰亚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5-68.

[2] 方明,颜麒麟,周秘,等.动态心电图同步运动试验对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6):899-901.

[3] 林继华,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4] 任玉英.24 小时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率失常的比较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5):60,62.

[5] 何晓全,刘梅林.中国冠心病防治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39-240.

[6] 季晓虎.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69-70.

[7] 夏国宏,郑争达,杨海燕.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 26(2):354-356.

[8] 覃泳玲.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3):513-514.

(收稿日期:2017-06-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准确率评价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