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2017-11-15厉璟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多潘立酮慢性胃炎疗效

厉璟

【摘要】 目的:研究和探讨联合使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和平均的方法,将所有受试人员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有12例,占24%,有效的有24例,占48%,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中治愈的有26例,占52%,有效的有20例,占40%,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雷尼替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雷尼替丁; 多潘立酮; 慢性胃炎;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122-02

近些年来,随着工作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发生胃病的人群基数不断扩增,这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胃病也成了需要解决的重要疾病[1]。慢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是指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胃炎的发生几率也增加,而在年龄5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几率比50岁以下的人群要高得多。而近年来慢性胃炎却有年轻化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作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注意饮食的均衡及饮食的规律性,使得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糜烂性胃炎的症状不断增加。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反酸、腹痛及烧灼痛等,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胃出血,而患者通常会出现上腹部压痛的临床体征。慢性胃炎的诊断手段一般是胃镜检查,80%以上的患者通常会发现有幽门螺杆菌,因此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2]。较多的文献研究表明,患者的胃动力不足是胃黏膜炎症的主要原因,而多潘立酮作为一种常用的肠胃动力类药物,可以较好地发挥促进患者胃排空及肠胃蠕动的效果[3]。雷尼替丁作为一种比较强效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五肽胃泌素和肥大细胞中组胺的分泌,进而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达到缓解和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4]。

本研究通过选取1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和平均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期待为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在2013年12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并且在上述患者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上腹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均未服用干扰消化代谢的药物,均无内分泌疾病;本研究获得了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肾、肝功能异常所引起的消化异常患者,排除其他严重的心、脑及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1~68岁,平均(46.5±1.2)岁,病程3~10年,平均(6.3±1.2)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0~67岁,平均(45.9±1.1)岁,病程6~10年,平均(6.0±1.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服用雷尼替丁胶囊(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696)的治疗方法,150 mg/次,3次/d,于餐前30 min服用,连续服用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另外服用多潘立酮(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426),10 mg/次,3次/d,连续服用2周。在此期间,患者不能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对试验产生影响,不能进食辛辣食物以免对胃部产生不良刺激。在2周的治疗结束后,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倘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且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胃黏膜病灶也基本消失,则判定为治愈;倘若患者的临床症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并且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病灶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则判定为有效;倘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且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的胃黏膜病灶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反而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收集本研究中所获得的所有数据资料,统计学统计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数据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在都市的人群工作和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因而很容易忽视了合理、规律的饮食健康,对胃的损害也比较严重,出现慢性胃炎的人群基数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通过对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研究,发现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和消化不良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具有相似性,它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和恶心等,而通过对发病因素的研究表明,饮食不规律、酗酒、吸烟及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是慢性胃炎較为常见的发病诱因,因此让患者劳逸结合,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对慢性胃炎的预防和治愈都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5]。endprint

雷尼替丁作为一种比较强效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五肽胃泌素和肥大细胞中组胺的分泌,进而减少胃酸的分泌,达到缓解和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6]。患者给予口服雷尼替丁后会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并且在作用于机体后会形成弥散性的保护膜覆盖在胃黏膜上,从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缓解胃酸对胃壁细胞的刺激作用,最终减少反胃等症状的发生[7]。雷尼替丁的半衰期较长,出现不良反应的副作用较小,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长期服用雷尼替丁会持续降低患者的胃液浓度,进而引起患者胃内部的细菌不断繁殖,另外还将影响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效率,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8]。多潘立酮作为一种外周性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够治疗消化不良,呕吐,恶心和腹部胀痛所引起的胃部不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肠胃促动力药物[9]。多潘立酮的主要功能成分能够直接作用在胃肠壁上,进而促进胃部及时有效地排空,缓解食物的反流率,最终达到抑制呕吐和恶心的效果[10]。本研究通过100例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的分组研究结果,发现采取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的观察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颖[9]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的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雷尼替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久安.胃康灵片联合乌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3):143.

[2]马春勇.慢性胃炎应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2):113.

[3]冷国杰.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133-134.

[4]乔春凤.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联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41-42.

[5]崔倩.慢性胃炎采用雷尼替丁和多潘立酮联合用药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1):169.

[6]张勇.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8):68-69.

[7]叶梅.奥美拉唑聯合多潘立酮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53-54.

[8]徐光烈.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185-186.

[9]王颖.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对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3):186-188.

[10]吴祖毅,谢平伯,梁兴,等.多潘立酮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9):147.

(收稿日期:2017-05-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潘立酮慢性胃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心脏病患者:慎用多潘立酮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