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处处皆考点

2017-11-15陈秀林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单车高铁

陈秀林

【作文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一、审题提示

题目提供12个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些关键词来源于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发展,肯定国家发展中的辉煌业绩,正视前进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这12个关键词可以大体上分为如下几类:

1.中国先进理念或技术:一带一路、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 这些关键词可以展现开放包容的中国,展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

2.中华传统魅力象征:大熊猫、中华美食、长城、京剧。这些关键词可以展示中华传统魅力,展现中国五千年的特色文化。

3.优缺点共存的现象:广场舞、共享单车。这些关键词可以展示中国民众生活和新生事物,属于优缺点共存现象。广场舞有利于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但也存在扰民噪音问题。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单车被盗、私自加锁、用户私藏、改装兜售等。要扬长避短,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4.亟待改进的问题: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些关键词展示需要改进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治理空气污染、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好环境,我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二、文体提示

这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富有新意。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國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是驱动要求,要求考生必须自选两个或者三个关键词,来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文章具有较强的限制性,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认真审题,可以避免写作偏差。

务必注意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写成拼盘式作文。或者时间今昔对比,或者空间纵横交错,或者逻辑上的内在联系。

为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考生选取三个关键词。从正面关注国家发展,肯定国家发展中的辉煌业绩,也可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前进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三、难点提示

通俗化与思辨性的结合。题目要求向外国友人呈现你认识的中国,题目中给出的12个关键词比较概念化,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表述将这些概念具体化,通俗化,尤其要有比较具体的事件佐证,这是个难点。

当然,现实并非都是花团锦簇,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现象,比如“食品问题”“环境问题”“共享单车”,这种思辨性更要求我们有坚韧的力量、旺盛的激情、勇敢的担当,去改正自己,融入世界,面对世界。

在发展等级上多挖掘才能得高分。题目不难,但写好不易。作文立意是否辩证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准确丰富,结构是否明晰,语言是否有文采,必须在发展等级上至少占一条优势。

【佳作展示1】

大国展胸怀,尽款天下人

曾经风沙漠漠,驼铃木桨,如今“新丝路”迤逦绵延,高铁飞翔;曾经城市破败,出行不便,如今各色单车手机扫码,轻松共享。中国,正在世界东方展示大国的胸怀,想要“秒懂”中国,只需点击关键词语:开放和共享。(对比概述,点题明确,语言生动。)

开者,不闭也;共者,不私也。

曾经的中国,在古老的沧桑华丽褪尽后,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历史,承受蒙昧的泥淖,固守着闭塞与悭吝。而今除却束缚,敞开怀抱,这个与时代一起新生的国家,在前进的道路上,挥舞着开放和共享的旗帜,步履稳健。(对比解说,再次点题,语言精练。)

一个国家的关键词,绝对不会是“脸上贴金”的装饰,而是从国家顶层涉及到国民心理结构的融汇和贯通。在个人生活层面,共享单车便是生动的写照。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个国家的青年投票选出了他们心中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位列其中。小小的单车究竟何以收获如此高的人气?细究原因,迎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切中了时代的热点。轻轻一扫,双脚一蹬,资源优化看得见,环保意识在身边,如此共享,怎能令人不“赞”?拓展开来,政社PPP模式,丝路亚投行,无不深化着共享理念,让原本资源紧张的中国,有了自信大方的微笑。(从“共享单车”扩展开来,分析解说“共享”展现国家的胸怀。)

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一带一路”更是彰显了关键词的大手笔。正所谓“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新丝路跨越万水千山,将开放的讯号传遍世界。今年5月才落幕的“一带一路合作峰会”上,习主席向世界各国朋友们解读了“新丝路精神”,中国正热情地敞开怀抱,款待各方来宾,拥抱崭新明天。吉亚铁路在东非高原上飞驰,新大陆桥在亚欧心脏处合龙。中国的开放步伐不断迈进,国人的开放心态也愈发明显。中国展开胸怀热情拥抱世界的美好形象被时代逐帧定格。(从“一带一路”扩展开来,分析解说“开放”展现国家的胸怀。)

王鼎钧先生在《碎琉璃》中写道:“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若将人换做国家,道理亦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的时代课题,而中国,正是经历了摸索与动荡之后从时代流沙中淬炼出的蚌珠,闪耀着开放与共享的光芒。

“厉害了,我的国”,开而不闭,共而不私。中国怀藏智慧与发展的美酒,“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以共享展示中国气派,以开放塑造中国形象。读懂中国,只在共享开放的豪情与胸怀之间。(引用恰当,比喻贴切,语言生动,结尾抒情手法使文章表达生动。)endprint

[点 评]审题立意方面:本文紧扣“共享单车”和“一带一路”两个关键词来呈现作者自己认识的中国和中国的现状,得出“开放和共享”展现中国自信的观点,认识深刻,高人一筹。

构思行文方面:本文在对现象的概述中完成点题,把“开放和共享”统一到国家胸怀这个高度,联系紧密。写作时,紧扣时代热点,内容丰富,表现了作者的开阔视野。

内容表达方面:作者没有对这些抽象的概念一味地说教,而是有对比,有引用,在对现象的概述中穿插进来身边的事实,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

【佳作展示2】

也说“高铁与共享单车”

曾经的中国,贫穷闭塞。曾经,很多人回家一次都是“四小時火车,四小时汽车,四小时步行”。而如今的中国,在天上响起飞机的巨大轰鸣声,在地上铁路四通八达,南北纵横,尤其各种高铁让人眼花缭乱。可以说,高铁是时代飞速发展的产物,是经济蓬勃发展的代表,人们回家似乎可以在短短的四个小时内实现了。(对比描述,开头新颖,“似乎”一词饱含深意。)

迅猛发展使人们过早的迎来了“汽车时代”,公路上随处可见的“静止的车流”,各种鸣笛抱怨甚至咒骂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几乎一夜之间,城市所有的道路旁边多了许多外形靓丽的小蓝车小黄车。只要用微信扫码就可以将它骑走,随骑随停,一时间好评如潮,人们纷纷点赞。回家最后一公里的苦恼似乎就此解决了。(概述共享单车的相关情况,引出题目,丰富内容。)

不过,一切真的如此完美吗?(转折甚妙,进入了后文的理性思考。)

其实不然,人们确实实现了第一步的快捷。诚如丘吉尔所言,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高铁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与此同时一些高铁恶性案件也频频发生:逃票、“被让座”、安检过松等一系列制度化的纰漏接连被曝出,高铁安全令人担忧。(此处概述精练,可惜缺少具体例子做点睛之笔。)

共享单车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为国内有关共享单车的管理、经营制度尚不成熟,共享单车开始陷入“共享不共存”的窘境。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给城市形象带来了巨大损害,甚至不少市民私自改装喷漆,加上座椅,使之成为私有。更有不少共享单车惨遭毒手,被拆卸,扔到湖中,给单车的回收带来了不少麻烦。根据新浪网消息,该市共有单车数量数十万辆,日均一万辆“ofo小黄车”被扣留,共享单车的未来令人担忧。(有现象的概述,更有具体例子,血肉丰满。)

被誉为官场文化第一人的王跃文曾经尖锐指出:“一切事发生必有利于所有。”一件事情反复出现的背后,必定有其深层的机理。若不能上升到制度层面的剖析,说再多也是枉然。的确,规则与法度是现代社会唯一的刚性准则。我们唯有制度层面的保障,保障高铁的文明有序,保障共享单车的循环共享和回收速度等等,才能让正义之士有法可依,让违法犯罪之徒无机可乘。(理性思考——制度保障。)

而作为市民,我们更应该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自单车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更严厉更规范的奖惩制度,比如加大安检力度,比如加快共享单车觉参与维护新兴事物的发展,换共享单车与高铁一片净土,向世界展现过人的精神风貌。(理性思考——素质提升。)

高铁与共享单车,不过是中国与世界接轨路上的一个缩影,如何从缩影中体现华夏人民的风貌,如何让这个缩影成为典范,也需要我们不断被改进和思考。

[点 评]审题立意方面:本文紧扣高铁和共享单车两个关键词来呈现作者自己认识的中国和中国的现状,从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如何回家”这个小的角度切入,通俗明白,引人入胜。

构思行文方面:本文在对现象的描述中完成转折,“不过,一切真的如此完美吗?”引出了小作者对飞速发展的现状中一些不足之处的关注,理性而且思辨。最后作者从制度层面和我们的个人素质方面提出了见解,逻辑严密,认识有高度,结构完整。

内容表达方面:小作者没有对这些抽象的概念一味地说教,而是有对比,引用,使得语言生动活泼。对现象的的概述中穿插进来身边的事实,写法甚好,只是略显单薄。

[作者通联:湖北荆门外国语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单车高铁
高铁时代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飞吧,单车
高铁会飞吗
共享单车,汝欲何往?
共享单车来了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人地百米建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