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安盟包虫病流行及防治

2017-11-15朱海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兽医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畜间兴安盟包虫病

朱海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兴安盟包虫病流行及防治

朱海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兴安盟长期流行,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很大危害。多年来,兴安盟主要通过畜间驱虫开展防治工作,包虫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从“十一五”开始,根据国家14部委《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和《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要求,兴安盟认真开展包虫病专项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包虫病流行情况

兴安盟是棘球蚴病老疫区,历史上流行范围较广,全盟最高平均感染率羊达到10%以上,尤其是科右前旗北部沿阿力得尔河、归流河及洮儿河流域山区牧区感染严重。如1979年科右前旗兽医站在兴安盟肉联厂进行的屠宰调查,从旗内收购的1 500只屠宰羊中抽查500只,棘球蚴感染率达到55%。80年代以来,兴安盟坚持对易感动物进行大范围药物驱虫,人、畜棘球蚴病感染率明显降低,畜间棘球蚴病初步得到控制, 2016年全盟畜间平均阳性率降到5%以下。另外,从人间发病调查情况看,2011年以来,兴安盟人间共报告包虫病病例62人,其中科右前旗报告61人,2011-2014年均有人间病例报告,分别由兴安人民盟医院及科右前旗人民医院确诊。

二、包虫病防控情况

从历史上看,畜间包虫病防治主要以驱虫为主,尤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一些新型驱虫药物使用,驱虫的范围和数量逐渐增大,但以前的驱虫主要以流行范围广和危害严重的线虫和绦虫为主,包虫病防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2010年开始,国家及自治区把包虫病防治提上重要日程,进行了专项资金投入,加大了防治力度。为此,兴安盟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也根据自治区统一安排,在畜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制定科学防治规划。盟、旗业务部门根据国家及自治区有关防治计划和方案,制定了相应的包虫病防治方案,认真部署防控工作,建立包虫病防治防治责任制,明确防治目标,建立考核机制,为包虫病防治打下了坚强基础。

2.认真开展流调监测。2010年以来,我盟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每年都制定畜间监测目标任务,各旗县则根据盟下达任务开展监测工作。尤其是2015年以来,各旗县都开展了系统的基线调查,全面了解了各地的包虫病感染情况。2012-2015年,六个旗县共监测牛羊脏器6 690份,阳性份120份,牛、羊包虫病感染率在1.79%。监测犬粪2 318份,检出阳性75份,包虫病感染率在3.2%。及时掌握了疫情动态;2016年,各旗县则根据监测计划认真开展基线调查、监测工作,六个旗县共检查牛羊脏器3 870份,阳性228份,阳性率5.89%。监测羊血清3 483份,阳性135份,羊包虫病感染率3.88%。监测犬粪1 490份,检出阳性70份,感染率4.7%。2017年上半年,全盟共监测羊血清1 466份,阳性23份,阳性率1.56%。监测犬粪208份,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0.96%。

3.全面开展犬类驱虫。犬是包虫病的终末畜主,家畜和人是由于吞食寄生于犬科动物(犬、狼)的小肠中成虫排出的虫卵而感染,因此,犬的驱虫成为防治包虫病的关键环节。所以,兴安盟加强了犬的驱虫工作。2015年以来,2个重点旗每年驱虫4~8次,非重点县市每年驱虫2次,驱虫率基本达到100%;同时,重点旗都建立了专门的犬的管理档案,将犬驱虫数量、次数及使用药品一并填写到免疫档案。据统计:2011年以来,兴安盟共完成犬驱虫615 499条。

4.认真做好消毒工作。盟统一购买消毒药品,对包虫病疫情较重地区牲畜养殖场(户)养殖环境全面进行消毒工作。尤其在家犬驱虫栓养期间,除认真对粪便进行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外,对饲养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5.加强屠宰检疫监管。包虫病屠宰检疫列入屠宰企业检疫内容,部分旗县动物防疫机构在重点屠宰场设立检测点,开展包虫病屠宰检疫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所加大对屠宰企业的检疫监管工作,在屠宰场检疫检验过程中,对发现的病变组织按照国家相关无害化处理标准,出具“检验废弃单”进行焚烧或废弃物深井处理。

6.积极开展防治宣传。各级动物防疫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讲解、发放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单等形式,向有关干部、农牧民、学生、牲畜屠宰经营者等相关人群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大家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三、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及业务对包虫病不了解或是对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包虫病疫情较轻,防治重视程度较低。

2.家犬缺乏管理。目前,全盟家犬没有实行统一的登记,没有建立起有效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3.屠宰企业在屠宰检疫过程中,虽然对检出包虫病病变脏器都进行了处理,但没有系统记录。

4.资金不及时到位。自治区包虫病专项防治经费,不能及时拨付防控机构,如突泉、阿尔山疫控中心防控资金近2年没有及时到位。另外,地方财政投入少,部分旗县基本没有投入,影响到基线调查、检测、驱虫等工作正常开展。

四、防治意见

1.切实加强领导。由于包虫病对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所以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治工作,把包虫病防治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从盟到村逐级建立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制定防治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奖惩措施,为包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以彻底根除包虫病危害。

2.强化防治措施。为抓好包虫病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以及相关机构,要根据国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和《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扎实开展包虫病基线调查、采样检测、驱虫、检疫监管、病畜及产品处理等各项防控工作。要根据防控时间、数量、次数和技术要领,严格按照包虫病防治实施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全程科学防控,切实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更新设备,以保证实验的准确率;认真做好各级卫生、兽医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切实提高各级防疫人员监测、诊断、防治能力和水平。

4.增加防治投入。应充分利用国家开展包虫病专项防治的有利时机,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大包虫病防治投入,保证流调、监测、消毒、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训等工作的资金需求,保证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和防治效果, 以彻底根除包虫病对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

5.密切部门协作。包虫病做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防治过程中需要畜牧、卫生等多个部门统一规划、密切协作,联合防治。所以,要切实加强各部门间的统一协调和密切配合,制定统一方案,明确防治目标,统一行动步骤,加强信息沟通,实行共同考核,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防治目标实现。

6.加大防治宣传。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要发挥各级动物、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的职能及广播、电视等现代新闻媒介的在包虫病防治中的作用。各级广大兽医、卫生防疫人员要深入农村牧区、养殖企业、农牧民中,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及放映包虫病防治宣传视频片等多种形式,向养殖、经营者等相关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各级领导、机关学校、防治技术人员、牲畜屠宰经营者及广大农牧民充分了解包虫病危害,提高其对包虫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包虫病相关防治知识,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牧民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树立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理念,应在农村建立村民疫病防治小组,开展有关疫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宣传工作,以切实提高农牧区公共卫生管理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畜间兴安盟包虫病
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部署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兴安盟大米插上“地标”翅膀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