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猪瘟防控思考与研究

2017-11-15张改平中国工程院

兽医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转基因猪瘟疫苗

张改平/中国工程院

中国猪瘟防控思考与研究

张改平/中国工程院

一、猪瘟的防控思考

(一)历史与现状

猪瘟是一种流行广泛,感染猪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一但暴发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但风险仍然存在。目前我国研究猪瘟的团队众多,研究课题也比较全面,我国猪瘟疫苗的发展处于国际领先状态。

(二)需要思考的问题

1.疫苗。当前疫苗生产厂家过多,政府采购价格和市场价不均一,生产疫苗的母源抗体不够优良。

2.检测。目前所应用的检测技术有:疫苗有效性检测技术、抗体评价技术和病原检测,在检测技术上还应该多加完善。

3.综合防控。有些猪场对综合防控的理解不到位,在防控的技术操作上有偏差。

(三)认识与研究

1.生物安全防范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高境界。

2.建议疫苗厂商整合,平衡市场价格。

3.加强疫苗质量评价监控,保障疫苗质量。

4.用优质的疫苗免疫,还要把疫苗用好,不盲目免疫。

5.加强疫苗评价技术研究。

6.加强抗体评价技术研究。研发出了新的CSFV抗体检测试纸,其检测线使用的抗体为抗猪IgG抗体;对照线使用的为抗rEms-E2单抗。

二、猪瘟新疫苗研究

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虽然是目前最好的疫苗,但是它需要冷链运输保存,同时还会受母源抗体影响,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开发新经典的新型疫苗。理想的猪瘟疫苗,应无短期或长期副反应,对靶动物和非靶动物遗传稳定,常规条件下生产工艺稳定简单,成本低,产生免疫迅速,终生免疫,能够抵御不同毒株,不形成带毒者,具有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一)研究思想

经典的新型疫苗是以新技术命名的基因工程疫苗、基因疫苗、病毒空壳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应该以“安全、高效、不浪费免疫能力”为原则。新型疫苗的概念要以实际需求设计,安全高效,不浪费免疫能力,做到精确、纯化、微量。

(二)研究实践

1.结构设计上应该最大限度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最大限度降低无关反应。

2.注意表达体系的筛选,选择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结构性表达的表达体系。

3.组装时要保证结构的正确性。

4.选择纯化方案的原则:从疫苗设计开始时就考虑简便、高效的纯化方案。

三、转基因植物猪瘟疫苗的研究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通过构建植物载体、遗传转化、植株再生、转基因水稻、E2蛋白纯化和动物试验这一流程生产出来的。

1.小鼠试验。使用该疫苗做小鼠免疫试验并观察体内阻断值的变化,小鼠在免疫后14~56 d内,E2-9-5和E2-5的阻断值呈增高态势,猪瘟弱毒疫苗和PBS的阻断值基本维持在20%以下,在免疫28~35 d时有缓慢下降,在35~49 d内又逐渐上升到原来的水平。

2.猪免疫保护试验。E2-9-5和E2-5的阻断值呈增高态势且幅度基本相同;猪瘟弱毒疫苗在免疫14 d以前呈降低趋势,在14~21 d是趋于平缓,在21 d以后开始逐渐升高;PBS抗体阻断值基本处于下降的趋势。

3.中和试验结果。E2-9-5和E2-5的抗体含量约在12~13log10TCID50/ml;猪瘟弱毒疫苗抗体含量在6~8log10TCID50/ml;PBS抗体为0。

4.不同剂量、免疫持续期检测。由检测数据来看,在相同的免疫持续期内,剂量越大阻断值越高,在免疫周期内阻断值变化越趋于平缓;由PBS在不同免疫周期内的阻断值变化数据来看,其阻断值会随着免疫周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猜你喜欢

转基因猪瘟疫苗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