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培养

2017-11-15

长江丛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师资环节

张 红

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培养

张 红

法治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全世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寻找能够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以便于更好的满足时代需求。在该环节,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所以,我国可以参照发达国家中小学法治师资培养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制定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师资培养模式。本篇论文将对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培养展开论述。

中小学 法治教育 师资培养

一、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内涵

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充分结合中小学生这一较为特殊的角色,寻找到中小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模式以及理念,指引他们具有正确的法治理念以及法律思想,进而培养他们具备法律基本素质,通过举办中小学法治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中小学生的养成教学十分重要,要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学生成长的环节中就必须告诫学生正确的人生轨迹是什么。中小学环节的孩子在思想、举措、交流等方面都还较为青涩,因此,法治教育不可以只关注于表面,要更多的关注年轻人的快速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扛起未来国家以及民族的重担。

(二)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特征

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对象的独特性,中小学生因为年齡较小的原因,在各个领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针对概念较为抽象的法律制度,学生可能还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解、分析。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的年龄范围因为逻辑思维较为薄弱,理解许多抽象概念时大多数只能依靠短期的记忆,倘若无法接受科学、有效的法治教育,就很有可能无法让学生获得收获,针对教育者而言,这也是一种资源流失的展现。随着岁数的不断增加,中小学生理解事物的水平也会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都会有着质的飞跃。第二,对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他们可以更好了解社会当中的法律观念,进而构建起科学的法律意识。对于中小学生这一特殊团体而言,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让法治教育真正的走入生活、走入学校、走入教室,让学生们可以掌握教育的本质意义,在教育期间再搭配上多媒体设备,还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二、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缺陷

(一)在培养环节只注重知识的传递

教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视实践的事业,需要从事该工作的人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理论分析能力,还要具备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法治教育的作用。理论基础对于师范生而言,还只是间接经验教训,其真正的核心内容没有通过自身的实践经历进行验证。而目前我国在法治教育师资培养方面,一般采取的模式如下:前两到三年,从事学习的师范生或是教师主要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法治教育相关学科知识的研究,只有最后一年才参与教育的实习工作。在学校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还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实习周期不长,一般只要5~9周,基本上占总课时的4%~6%。

(二)课程制定无法满足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来,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制定不科学,其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只注重专业课,强调师范教育的学术特性,不关注法治教育类内容,进而削弱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特性,形成了一直以来学术性和师范性无法兼得的争论话题。

(三)中小学法治教师的资格核查阶段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法治教师资格的核查和审批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师资格审核以及培训组织基本上是合并在一起,众多组织结构建立在各类师范学校的教育学院以及师范学校所构建的教师资格审核中心。大多数审核中心因为受到社会上不同程度的风气影响,在法治教师资格阶段会发生一些不公开、不透明的状况,而且在对法治教师进行核查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准则,总是掺杂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其次,是中小学法治教师资格的评定标准不高。对于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师范生来说,倘若他们在学校攻读阶段修完学分,并且在思想层次、语言层次、身体层次等内容都满足国家教育的基本要求,毕业之后便可以被授予教师资格证书。即使目前大多数师范生在毕业之前还要参加教师资格审核以及相应的考试,但大多数都属于形式主义,参与考试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考前临时复习,考试后便随即忘掉,实际上没有将所学习过的知识转变到自身的认知框架里去。

三、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培养的策略

(一)对现阶段的法治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改变

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人类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只依靠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技巧,已经很难确保法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加强在职的法制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而大幅度提升中小学的法治教学能力,原来的师资培养教育,被统称为教师教育,目的是突出教师在职前的教育以及在职进修环节中的连续性,只有改变现阶段的师资培养模式,让在职教师也参与到培养环节当中,中小学法治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加强。

(二)改变法治教师的聘任机制

改变法治教师的聘任机制可以确保中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以及学校的基本需求。现阶段人们对法治教师的学历以及授课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资格考核制度也变得更加严格。一些发达国家将法治教师资格分成三类,分别是:讲师、专业教师以及终身教师,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法治教育硕士学位,而且还需拥有一定的教学经历。要想获得终身教师资格,首先需要获取专业教师称谓。我国也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教训,改变目前法治教师的聘任机制,以便于中小学法治教育环境的有效进行。

(三)不断完善法治师资体系

师资教育教育是先打社会大机器制造以及普及义务教育的必然产物,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政治思想的不断提升以及法治教育的不断普及,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初等师资培养、中等师范培养以及高等师范培养。不同的师资培养在不同阶段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概括而言都遵循同一个规律,就是不断完善法治体系,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有效提高中小学法治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有效提高中小学法治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的主要措施就是将实习贯穿到中小学法治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法治教育实习内容是从事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阶段,是法治教育原理的应用过程,也是加强中小学法治教师对相关教材的理解力、教学力以及教学经验的重要过程。将实习贯穿到中小学法治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其更好的领略到法治教育教师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含义,进而促使他们加深对教育行业的热爱程度。想要使我国的中小学法治师资水平得到长远的提高,就务必增加教育实习环节的比例,扩增教育训练环节,构建起平稳、固定的教育实习平台,建立起网络化的法治教育实习构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学法治教师的实习工作有“地”可去,与此同时,还能够让法治教育实习环节全面的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发展阶段,并通过不断提高教师对法治原理、教学方式、教学技巧以及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情况来实现自身教学实践水平的加强。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们对中小学法治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对教学实践以及师资团队的监管方面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国在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培养工作时,可以借助国外的先进经验教训,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体系机制。本篇论文主要从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缺陷、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培养的策略展开论述。

[1]白玫.国外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6(9):56~58.

[2]叶澜.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3]李新会.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更重要[N].法制日报,2004-10-22.

[4]邱艳萍,茹宗志.论我国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之不足与创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9(23):8.

[5]刘顺吉.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5(27):13.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师资环节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