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17-11-15

长江丛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李云龙课业负担中考

潘 艳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潘 艳

党的十八大在第十二部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标本兼治 减轻 学生 课业负担

在智慧竞争的新时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减负”落到实处,让孩子在健康科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成长?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一、中考作文字数不作过高要求,允许诗歌创作,传承中华诗词传统文化,减轻学生负担

各地中考是初中教育的风向标,我对去年十八个地方的中考作文题进行了分析,这些地方是:北京、上海、天津、河南等,其中有命题作文7个、半命题作文4个、材料作文4个、话题作文3个。它们的共性是:内容上属于创新作文,但形式上大多数还是老观念。从调研中可见,中考作文字数按老观念的达到94.4%,允许写诗歌的只有11.1%。在中考的这种指挥棒下,平时有诗歌创作欲望的同学,也不得不去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等文体。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中华诗词的传承,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就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合。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让学生深刻领会诗歌的精髓,还要提倡学生写诗,传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写作方面新课标是这样要求的:“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所以,中考作文字数也应以此为标准,减轻学生负担。

二、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家长更应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对初中13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每天1小时内完成学校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学生是35.77%,2小时内完成的是47.45%,3小时内完成的是12.41%,4小时以上完成的是3.65%。可见,2小时之内完成家庭作业的达到83.2%,绝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完成,不成为负担。学校减负教育是基本落实的。而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压力,76.64%的学生感到有学习压力,占大多数,只有23.36%的学生感到没有太多压力。压力更多来自于家长,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平时和周末要求学生去补课的达到70.07%,而只有40.15%的学生愿意,学生每天在完成校内作业的同时,花1至2小时完成校外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达24.8%,花3至4小时的高达26.28%。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周末学生又得去上各种特长班,寒暑假甚至还有37.96%的学生得去补课。每天至少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学生是59.85%,没有的是42.34%。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就会感到不堪重负,不是把学习看作是快乐的事情,而是看作沉重的负担。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因补课负担过重,甚至有走极端的想法,我及时对这类学生进行了开导。所以,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家长更应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培育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在2014年3月14日,中意战队PK李云龙安德烈“神童对决”中,12岁的李云龙以为自己:“我记对了,但是我摆错了。”在场上失声痛哭,而且是崩溃的哭法。最富戏剧性的是:他没有摆错!因用时短而获胜。这事像一颗“重磅炸弹”,引爆大家关于“得失心”的大讨论。享受过程和看重结果,到底哪个更重要?李云龙学过围棋、珠心算、魔方、记忆。父亲李勇说自己在儿子训练过程中的角色是“教练和监督员”,中期目标是“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现实生活中“李云龙”式的孩子比比皆是,聪明好学,个性要强,但心理却并不健康,这样的教育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我们追求精英和高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2014年3月13日,深圳一高二男生因考试作弊被老师责备因而跳楼身亡;大连16岁少女欲跳海自尽,其父称因学习压力过大;南京小学六年级女孩,小升初为进名校整夜睡不着;五年级男生数学少考了三分,孩子疯狂做题“自罚”……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中国,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沿袭上千年。而“僧多粥少”的现实让很多人认为,只有比别人更强,才能获得更多。很多中国家长带孩子参加比赛是要拿奖的,而并非享受比赛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以太多的功利性目的来要求。如果非要让孩子背负“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出类拔萃”这样的枷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对孩子来说,学习有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影响。家长在教育中,应该设法唤醒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孩子的成功。看一个孩子的成长或者成功,不仅要看他的知识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他相应年龄段的情感发育程度。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成功,但属于每一个人的成功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情商的同步发展,那么孩子在遭遇很多变化和结果的时候就会出现无法承受的情况。在学校教育中,“三维目标”已经关注到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校教育的“盟军”。如果家长的言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家长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注重学生的情感发育,不要只盯着结果,而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引导,更需要家长提高认识。增加学生课外锻炼时间,减轻学生的课业和心理负担,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培育,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负担,把减负落实到实处,把十八大的精神实质落实到实处。这样才有助于真正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安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李云龙课业负担中考
废旧手机“变”宝贝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使用“李云龙” 上级要“亮剑”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中考“三数”大扫描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