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策略与路径探析

2017-11-15

长江丛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管办政府评价

温 宇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策略与路径探析

温 宇

文章分析了实现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关键要素,提出了高等教育管、办、评联动的路径,并提出了三条建设性意见。

“管办评”分离 要素 策略 路径

管、办、评分离是通过调整管、办、评之间的关系,达到更好地保障教育质量、扩大学校资本、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的目的,意味着政府、学校与社会在法律的框架下恪守各自边界,共同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展现不同的优势,实现共同治理。

一、“管办评”的关键要素

职能明确,责任清晰,是管办评的关键要素。只有在教育主体、职能、责任和方式上进行有效区分,才能使各方明晰定位、行使权能、担负责任、发挥效用,共同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在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要使“管、办、评”分离取得突破,“管”者是关键因素——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高等教育事业。关键是政府主管部门是否真的能做到抓大放小,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要干涉。如台湾和香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学制、毕业、学位颁发、校长聘任等是不管的,他们只负责制定专业大纲、毕业标准、人才培养层次的审批备案。政府作为“管理员”,是最具统筹性的力量。学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社会专业组织提供管理咨询、监督和评估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价监督。

二、高等教育管办评联动的路径

“管办评分离”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政府宏观管理的能力,引入社会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增强学校自主办学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一)共同治理

政府、学校、社会虽然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但是三者的理想和目标是一致的,就是通过三方共同努力,构建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实现共同治理。政府、社会专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等主体通过参与、对话、谈判、协商等集体选择行动,共同参与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管理,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共治理和系统治理。

(二)机制融合

建立共同参与的公共教育决策机制、共同协调的工作信息反馈机制和相互制约的教育绩效问责制度。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实行重大事项的听证制度,与学校、企业和公众一起研究和解决重大的教育发展问题和决策难题。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联动机制,各个利益共同体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状,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实现对学校的目标管理,落实问责机制。

(三)资源整合

管办评分离过程中需要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共同治理。一是信息资源整合,通过阳光服务平台实现校务公开、政务公开,使得公众和利益共同体能最快速地获取信息,实现精细化管理。二是人力资源整合,成立专家组织和智库,成分发挥政府管理者、高校学者和社会组织工作者在教育决策中的优势,实现最优化管理。三是组织网络资源整合,利益共同体的多方参与,发挥政府的行政网络、 学校的学术圈层、社会组织的专业群落的最大效应。

三、几点具体建议

(1)改革现有的评估(评价)机制——包括学校评估、专业评估等各种评估。目前很多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考核中,甚至存在要被评院校自己找几家企业填写一张评价表,盖个章,就充做企业评价。因此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迫在眉睫,建议不同行业属性的院校由不同的行业协会或行业其他组织牵头,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他们评价的主要采样对象不是院校,而是企业、社会、毕业生及其家长等。对学校的评价是看结果,不是看过程,类似于用户购买产品重点看的是产品本身质量,产品质量一定反应企业内部的工艺、管理、技术等水平的高低,而不是看企业内部。当然,政府部门要对这些行业协会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公正性进行监督。目前我国这些行业协会组织无论机制、经费、人的素质水平等方面要想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2)改革现有的招生制度——不是高职和本科分开考试招生,建议招生指标应该逐步放开,不能由政府部门控制制定,而交由学校自主决定。由社会自由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各院校自然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控制招生数。

(3)校企合作的“运作”主体是政府部门——不是单纯的高职学校。这些年的实践说明,校企合作靠学校自己只能在低层次开展,而且大多靠“人”的关系实现。要真正实现深度合作,“制度”才是根本,这只能由政府部门来完成。建议由教育、发改、经信、人社、行业协会等部门共同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常设在教育厅,协同各政府部门的资源,为校和企牵线搭桥。

[1]禇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

[2]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人民教育,2014(5).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造强省背景下工匠精神与湖湘文化的融合培养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卓越工匠‘双主体、三主线’培养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温宇(1983-),女,湖南永州人,硕士,副处长,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管办政府评价
治理迭代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中国竞技体育管办分离问题及演进路径分析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