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慕课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2017-11-15徐荣福

长江丛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思政信息化政治

徐荣福

思政慕课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徐荣福

思政慕课教学资源开发可以从接受慕课、借鉴慕课、学习慕课和效仿慕课这四方面着手进行,本文对以上内容展开讨论,希望对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水平有所帮助。

思政 慕课 开发

一、接受慕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层次

慕课平台是高校教学发展的新机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功利与刻板,主要将教育目的侧重于服从与认同社会,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教化与灌输,政治功能非常显著,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护士了个体发展需要的功用。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不容护士,但是如何将抽象化内容更加具体化呈现,使理论更加深刻与直接,对受众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获得受众的认可,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考虑的内容。

在慕课模式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注重文化认同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营造适合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文化氛围,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层次。慕课具有多元、自由等显著特征,学生以此为桥梁,实现全球化交流与互动。有些学者与专家更多地关注到它的缺点与弊端,但是如果能够合理运用,那么势必会提升思政教育的价值,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借鉴慕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高校思政慕课教学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形成机制。2012年3月,教育部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十年目标与规划,明确表述:从现有实际情况出发,打造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人人共享的资源模式,用优质的教育构建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优化的服务机制,实现网络全面覆盖。但是从当下具体现状来看,我国教育资源网络化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借鉴慕课模式,改变当下简单输出的模式,与信息化形成合力,推动信息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信息方面的保障,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发挥各大高校已有的精品课程,对课程视频进行加工处理,依据需要,制作课程内容,借助信息手段,投放到远程教育网络上,不断完善与扩展;第二,对不同网络教育平台加以规范与整合,对相关栏目进行合并、分类等处理,实现完善与完整的在线平台,并且推出APP便携平台,课程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学习慕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教育部李志敏认为:目前,对慕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力与具体作用还在实践中,它是否具有颠覆性作用还处于讨论与观察时期,因此,积极参与其中是最优选择。

随着慕课受到欢迎的程度越来越深,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它的优势,比如自身具有多样化特征,与信息时代发展整体背景相契合等。这种模式更多的关注个体的不同需要,具有随心性,学习者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随心挑选钟意的课程,观看视频的时间与地点也具有随心性,“随心性”的特征不是说随意、随便,而是以自身兴趣、时间、情绪等为出发点,完成课程学习。

慕课教学在高校思政中的应用具有绝对的吸引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选用该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课程必须要突破传统模式的禁锢,打破教师枯燥讲解的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投入高度热情,用充满激情的情感影响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将课程缩短,比如以十分钟为一小节课,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每节课设置小测羊,对学习情况加以反馈,检测学生是否听懂;在线问答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线评分,学生获得建议与意见。如果能将这些内容有效落实,那么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另外,在沟通方式上,也有有所改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应该展开合理沟通,沟通地点具有随意性,沟通实践可以转变为小时段沟通,沟通模式不再是单纯的谈话,而是共同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沟通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等。

四、效仿慕课,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

慕课具有前沿性,目前三大在线平台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截止到目前,全球范围内174所高校加盟慕课。以edx为例来看,截止到2015年2月,合作院校不断增加,已经有12个院校加入其中,注册学生人数值得关注,具体数据为67.5万人次。截至到2016年,edx下32所教育机构为受众提供在线课程。随着慕课影响力不段扩大,我国很多大学均完成签约活动,比如北大、清华等。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减少了经济方面的压力,享受到免费与高质量的思政教育课程,对于很多家庭贫困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一项福音。教育公平是教育工作一贯追求的目标,慕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目标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属,慕课开发对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为广大高校学生带来便利,也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呈现大众化趋势,教育的公益性也得以体现,这对提升国民整体素养,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合理化保障。

[1]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慕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

[2]李梁.“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01).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徐荣福(1965-),男,汉族,湖北石首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信息化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