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坡买房记

2017-11-15

北广人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密州苏洵苏辙

苏东坡买房记

苏东坡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洵有次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在回四川老家,途经嵩山时,觉得嵩山的风景很好,就想在那儿买块地,盖个房,把全家都迁来。但是,终因钱不凑手而作罢。

苏洵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次都是名落孙山。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才在欧阳修的举荐下,终于可以不用参加考试,获得了一顶“霸州文安县主簿”的乌纱帽。主簿是宋朝最低级别的文官,当时这个职务每月的薪水只有7贯铜钱。

然而,苏洵一上任,就在首都开封宜秋门外买了一所相当漂亮的花园住宅。他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收入,而这所花园住宅的标价是8000贯,就算他不吃不喝地连续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这所房子,那么他是怎么筹够的购房款呢?无他,就是借钱。苏洵的二哥苏涣是进士出身,时任利州提刑,官位和收入要远远高于苏洵,所以苏洵买房的时候,主要是跟二哥借钱。在开封买房七年后,苏洵病逝,还债的重任也就落到了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的头上。

苏东坡和苏辙要比他们的父亲苏洵争气很多。公元1056年,苏东坡和苏辙都顺利地考上了进士。但是按照北宋的选官制度,考中进士并不代表可以直接做官,进士只是一个学位,要想进入官场,还必须通过朝廷举办的考试。

公元1060年,苏东坡兄弟一起参加了朝廷举办的一次考试,并都顺利地通过了。之后,在次年,又通过了另一场考试,此后苏辙留在京城,苏东坡去陕西凤翔做签书判官。那时候,苏东坡才二十五岁。

苏东坡做签判每月的薪水20贯,此外还有400亩职田。所谓职田,就是朝廷为了让地方官衣食无忧,专门划拨给他们的耕地。官员把400亩职田出租给佃户,每年能收到大约800贯左右的田租。这也就是说,苏东坡此时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贯,这个收入水平在北宋还是很高的。但是苏东坡直到三年后,调离凤翔时,还没有买房,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收入都用来替父亲还债了。

公元1071年,苏东坡被调到杭州任通判,月薪涨到了30贯,职田也增加到700亩,年收入大约在1800贯左右。可是苏东坡仍然没有买房,不是不想买,而是因为他的开销实在是太大。

苏东坡在去杭州赴任时,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孙。慷慨好施的苏东坡要靠一人之力养活这么一大群亲戚,同时还在继续归还父亲在世时欠下的债款,以至于他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离任时的积蓄只有几百贯钱。

再后来,苏东坡又去密州做官,年收入超过了2000贯,还是没有买房。其实,这时候他已经还清了父亲所有的欠债,但他似乎对房子的兴趣不大,总是把钱花在他认为更需要的地方。比如说有一年,密州闹瘟疫,穷苦百姓没钱买药,苏东坡便捐出了50两黄金,在密州城里建了好几所福利院,免费给百姓治病。苏东坡后半生的仕途就很不顺利了,薪水不断地下滑,职田也被没收了,就算他再想买房,也已经买不起了。从他流传于世的诗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此时的苏东坡每次进京述职,都是借住在朋友家的房子里(苏洵在世时购买的那所花园住宅,这时已经被卖掉了)。

公元1084年,苏东坡在将年近五十岁的时候,才为了让家人能有个安身之所,在江苏宜兴买下了他的第一所房子,也是最后一所房子。而且买的时候,他跟他的父亲苏洵一样,也是付不起房款,还向已身居高位的弟弟苏辙借了7000贯。

据《揭阳日报》

猜你喜欢

密州苏洵苏辙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密州在哪
苏洵发愤读书
苏轼密州诗文研究的新成果
——评《苏轼密州诗文编年》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
苏老泉大器晚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