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可持续的方式做慈善基金

2017-11-14张艳

沪港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盐城

张艳

王梅,胡友林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一个谜一样的女人。

胡友林是王梅的先生,他的人生犹如一个传奇。

变卖军大衣和手表的55元钱,是胡友林的创业基金。1992年,他接手了在资金技术上不仅一穷二白,还负债250万的盐城汽车制造厂。到了2006年,这家小厂已变身为悦达集团,成为我国长江以北第一家超300亿的企业集团,并先后与韩国现代起亚、法国家乐福、德国黛安芬、德国艾文德、英国咖世家、印度马恒达等国际知名企业携手合作。悦达投资、悦达控股于1994年、2001年分别在上海、香港上市,悦达集团成为全国排名第130位的大型企业。

在他去世后,王梅发起成立了胡友林慈善基金,走进基层社区,开展“五助”活动:助老、助学、助残、助医、助业。

至于王梅个人的信息,很少。

从事医生职业20多年,她平静地做着自己的那份“能够帮到别人”的工作。如今,她转换了一个身份,继续做着帮助别人的事。

记者:能谈谈你是怎么走到学医这条道路上的吗?是受家庭的影响?学医,对你的人生,你的价值观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王梅:我学医,好像是挺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下来成绩都很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除了平时不太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之类的,我就是那种好孩子、好学生。

高考填报志愿,等于是选择今后的人生方向吧。我的老师说:你去学医吧,挺符合你的性格的。我想想:也是啊!学医就是治病救人,可以帮到别人,我挺喜欢的。要说人生观、价值观,我想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个起点了吧,就是愿意帮助别人。

我爸爸倒是有不少担心,他问我,你以后看到那么多血的时候不害怕吗?学医你能行吗?我爸爸虽然是位军人,但他见到血是会晕的。

我爸爸是山东烟台人,他13岁就进了部队,在部队里读了高中,19岁参军,带着任务一路南下来到上海。我是在上海出生、在上海长大的。

每次想到学医这个选择,我都觉得自己做对了。我投身这个行业20多年,也算是小有成就,因为我喜欢这个专业。

记者:你是哪所医学院毕业的?

王梅:我们学校当时叫“上海第一医学院”,我是1983年入学的,当时还是学制6年呢,后来才改为5年。我们入学不久,学校就改名上海医科大学了,现在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在大学里,我学的是医疗系,内、外、妇、儿、精神、神经这些科目,都要学。我依然还是很努力。晚上一个人去解剖室,那标本是要去看、去摸的。肌肉、骨骼,哪一根血管、哪一条神经,一摸就知道,要对人体的解剖,从整体到局部,都背得滚瓜烂熟。

虽然我不害怕,但是在解剖室里呆上几个小时后,那种福尔马林的味道好像一直弥漫在自己的周围,到了食堂,什么肉圆肉片之类的,再也吃不下了。

6年的医科大学,前四年在学校,后两年是跟着医生去各个医院实习,学临床的知识。我的成绩还不错吧。毕业之后,就留校了,留在了华山医院。

记者:参加工作了,压力大不大?华山医院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医院,要求很高吧?

王梅:院里要求高是肯定的。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我对专业很上心。

工作的前三年,是住院实习医生。我感觉这个时期自己的专业基础打得很扎实,也是成长最快的。白天看病,晚上回到宿舍也是翻看医学资料、文献,对白天的工作回顾,看自己处理得对不对、好不好,边查资料,边整理心得。

我对病人也是很好的,每次到病房,病人和家属都高兴地和我打招呼:哎呀,王医生来了!我自己也很开心。我们那时候不会叫“几床”、“几床”,而是称呼名字,和病人像朋友一样相处。

住院实习期间,基本上哪个科都去过了,三个月一换。比如去内科,内科的血液科、消化科、心脏科啦,三个月呆一个地方。对血液科的印象很深,因为基本上都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病症,治疗起来比较棘手。三个月呆下来,对很多病人都有感情了,再过几个月来看,从前病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离开世界了。当时就有种非常无奈的感觉,觉得学的东西怎么都不够用。内科医生的这种感觉似乎比外科医生更强烈些,尤其是后来做了心脏科医生以后,心脏病人到了后期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试药,吃这个药看有没有疗效,如果不适用,再试另一种药,但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扳不回来”。感觉非常无奈。

算起来,从大学的实习到住院医生,我临床上做了6年,常常感觉知识不够用。我很想再去学习,开始着手准备去美国深造。

但就在这个时候,1991年7月,我遇到了他,我的先生胡友林。我們相恋了半年多,就结婚了。

记者:和你先生胡友林的婚姻,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王梅:表面看来,我的婚姻没有改变我的事业轨迹,我依然去读了博士,依然去当医生,在香港从医十多年,我们两地分居。

但是,从内在,他改变了我许多:他为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开启了生命的新起点。

我们结婚后,我继续学习的想法还在。我和友林商量,不去美国了,毕竟太远不方便,于是就申请了香港中文大学,选的是硕博连读。

我在香港读了4年,把博士学位拿到了。读博的时候,理论课在学校上,其他时间都是在附属医院威尔士亲王医院做临床。

算上读学位和工作的时间,我在威尔士亲王医院总共8年。在这里,我做了很多高血压、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我在高质量的国际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不少论文,我是第一作者的有两篇,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JACC)上,这本杂志的影响因子(SCI)是14分,这是很高的评分噢。如果算上我参与的课题,发表的论文就有30多篇了。在这本国际期刊上查我的名字、我的论文,现在也可以查到。endprint

因为有了这些科研作基础,导师推荐我去了玛丽医院。我在玛丽医院又工作了6年,继续边做临床、边带着硕士生、博士生做课题。在那里,我连续两年获得了香港科技创新基金,也因为这些学术方面的成就,我从助理教授升到了副教授。

记者:本来以为你结婚后可以多多照顾先生的,没想到你一直在医院工作,而且是在香港工作。

王梅:别人都以为我在照顾他,其实他没有生病的时候,是他照顾我更多些。我在香港做博士生的时候,包括后来工作的时候,非常忙碌。白天看病,晚上基本上都是在医院、在办公室,看参考书,做病人资料分析,写文章。友林出差来香港的时候,要提前给我打电话,我才能准点下班回宿舍。我在香港吃饭是个大问题,没有时间烧,手艺也不行,他来的时候,就经常给我带吃的,有一次给我带了六个饭盒的鱼冻,就是那种铝的老式饭盒,让我放在冰箱里速冻起来,可以吃上一段时间。他还跑到我宿舍楼下的小饭馆里,和人家老板商量,“我老婆就在你这里搭伙,以后每个月和我结账,她想吃什么你就给他做什么”,后来我去小饭馆吃饭就不用看菜单了。

后来,我也曾经和他商量过,你的事业这么忙,要不我辞了工作、回来照顾你?可他不,他说,我娶你不是为了让你照顾我,不是让你给我做饭的,你尽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哪一天不开心了,不想做了,就回到家里来。他还说:你追求事业的样子,是最漂亮的!

我真的非常感谢他的支持和理解……

记者:能不能展开说一下,为什么说你先生为你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开启了生命的新起点?

王梅:是的,感觉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外人看起来,我们门不当、户不对。我是科班出身,典型的读书人。他则受条件的限制,读书不多,我们结婚时,他的事业正在起步。但他对有知识的人非常尊敬,他也是非常好学、学习能力很强的人。

我的生活原来是很简单的,而且我对做企业、做生意的人有偏见,十商九奸嘛,好像他们都是坏蛋(笑)。认识友林之后,我才认识到做企业、做生意也是一种人生追求,是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一種手段。

友林的人品,他的性格、为人处世,给我很多教育,是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友林是一个能伸能屈的大丈夫。有时候他去跑部委,或者去谈合作项目,回来后和我说,某件事让他很伤脑筋或很没面子,但是他又说,个人受点委屈有什么呢?只要这个项目能成,能让企业发展,能使盐城的老百姓受惠,他就不在乎这些了。

友林也是一位很有商业智慧的人。他和戴安芬谈合作,对方是一家德国的家族企业,第一次考察时来了好几位朋友,从上海下飞机后需要开车去盐城,当时可是1992年,高速公路也没有现在发达,中间还有摆渡,最少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可友林向德国朋友介绍说盐城是“上海的后花园”啊!他就把这些外宾先带到无锡,他的一位战友所管理的景区去游览,介绍“无锡三白”和江南文化,第二天再轻松地到达盐城。盐城的地方政府非常支持这个项目,老百姓也非常勤劳淳朴,经济的不发达和地理位置上的偏远被变成了次要问题。当德国人在内部讨论这个项目时,有人反对,说离大城市太远了,产业不配套,但是总裁史必浩力推这个项目,他说,我看中了胡先生这个人,他是一位令人放心的长期合作者。结果,戴安芬项目落地,成为了苏北地区第一个外资合作的大项目,至今带动着盐城的百姓就业和税收增长。

友林在生病期间仍然大力度地推动悦达的发展,他生病的最后几年做了好几件大事。

定格二

在江苏悦达集团为胡友林举行的一周年追思会上,王梅的讲话让人印象深刻。她深沉内敛,哀而不伤。

她说,上天把他从我身边带走,让我心痛如刀绞。18年的相知相伴,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我不能想,也不敢想。这种锥心的痛苦太折磨人。我宁愿相信他还活着,在自己的土地上笑看盐阜的发展、悦达的兴旺。

友林是一位强者,一位勇者,一位智者。他创建了悦达,发展了悦达。他为盐城、为悦达,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切。他为盐城、为盐阜人民创造的财富,所做的一切,不需要我去评论。我只知道他是我的一棵大树,他不断地发掘我的优点,让我变得美好。同时,他又培养我的独立、自信,以及面对未来的勇气。这是他给予我的最大的财富,让我一生享用不尽。

中央有位领导到盐城看了悦达之后,很感慨地对大家讲,老胡很不容易,悦达在盐城的这几个产业都是他在患有肝癌的六年里搞上去的。

的确如此,悦达集团的发展轨迹上写明了这些:

1992年,与全球知名的一线妇女内衣品牌“戴安芬”合作成立盐城国际妇女时装公司,年生产能力2000万件,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国际名牌妇女内衣生产企业,也是黛安芬集团在亚洲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生产基地;

1996年与韩国现代起亚合作开始了汽车生产,为工业基础薄弱的盐城市打开了汽车产业的大门;

1998年与法国家乐福合作,并相继提升股本、扩大开店省份;

2004年与日本富士重工合作生产压缩式垃圾车;

2005年落成德国艾文德汽车内饰项目;

2006年联手英国咖世家连锁品牌,开店200多家;这一年还与韩国摩比斯合作汽车配件生产及贸易;

2008年与印度马恒达公司确定合作生产“黄金海马”拖拉机项目,在胡友林去世前的半年投产。

悦达投资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苏北第一家上市公司;悦达矿业于2001年11月29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江苏省在香港发行红筹股的首家上市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盐城
透鲜的盐城话
盐城:着力构建立体开放格局持续打造江苏韩资高地
见证,抑或赞美:在盐城思想的盐分间
一道调研试题的解法探讨
我为美丽盐城+1°
鹤鹿文化符号背景下的盐城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试探盐城文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