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心理治疗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17-11-14周瑞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依从性

周瑞华

【摘要】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认知心理治疗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认知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BPRS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82.5%,BPRS评分为(19.53±8.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心理治疗可提升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BPRS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心理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8..01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鼓励患者通过长期服药来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因而十分重视患者的精神病知识教育工作以及药物认知干预工作。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传统治疗、认知心理治疗等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本次选取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其BPRS评分、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所获颇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排除标准:①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③完全丧失认知功能者;④阅读能力较弱者;⑤严重躯体疾病者;⑥反复自残伤人及自杀者;⑦临床资料不全者。选取例数为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2.5±6.5)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例,初中至高中23例,高中以上11例;职业:工人15例,农民12例,无业13例;婚姻状况:已婚16例,未婚12例,丧偶或离异12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2.3±6.4)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5例,初中至高中23例,高中以上12例;职业:工人14例,农民15例,无业11例;婚姻状况:已婚15例,未婚14例,丧偶或离异11例。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向其说明干預治疗的目的,同时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相关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鼓励患者参与娱疗活动、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精神病知识教育、打牌、读书、心理治疗、下棋等。实验组采取认知心理治疗,具体如下:①精神病认知干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在患者精神状况较为稳定时开展,借助MP5播放视频或图片,视频与图片中患者的头面部打上马赛克,视频内容包括患者发病时的异常症状、言语行为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助患者辨识精神病症状,连续干预6周。②药物认知干预:持续6周的干预过程中,为了帮助患者认知服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了解疾病转归与复发等过程,同时介绍成功康复的病例,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每周干预1次,如第1周采用问答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服药认知情况;第2周按照服药态度、自我提醒、忘记服药、滥用抗精神药物等服药情况评估患者的药物认知能力,同时应用PPT授课(讲解用药知识)、小组讨论(研究自我提醒用药的方法)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药物认知状况;第3周评估患者服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研究相应的应对方法;第4周在问卷调查中了解患者的服药意愿,借助集中教育的方式向患者强调服药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患者坚持用药;第5周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向所有患者分享,同时让患者提出对药物服用的相关建议或困扰;第6周对之前的认知干预治疗活动进行总结。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包括:①治疗依从性:根据药物认知及服药依从等方面制作治疗依从性评估量表,完全遵医嘱服药即为完全依从;存在减药、自行停药即为部分依从;扔药、藏药或拒药即为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率。②BPRS评分:按照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设计量表,包括缺乏活力、敌对猜疑、焦虑抑郁、激惹性、思维障碍等5个维度(共计18个项目),各项目设置为1~7分,满分为126分,得分越高者疗效越差。

2 结 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82.5%,BPRS评分为(19.53±8.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属于慢性严重性反复性发作的迁延性精神病,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可有效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1-2]。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药,而治疗依从性低的患者容易引起疾病复发,同时社会功能衰退,在长期住院治疗过程中给予家庭带来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给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心理治疗,有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也有助于BPRS评分的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美莲,谢文娇,肖 勃.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康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5,01(26):65-67.

[2] 陈 姬,张 毅,韦娟娟,等.心理互助式健康教育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5,06(31):406-409.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药学服务与用药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观察与护理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