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2017-11-14欧阳静琳唐山丹陈思思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心理压力护士

欧阳静琳 唐山丹 陈思思

【摘要】相比一般的护士工作,重症监护室护士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工作,也面临着更强大的压力。究其原因在于特殊的工作环境,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风险因素以及重症监护室护士人际关系的压力。根据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提高心理素质,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精神愉快,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加强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定期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业务技术等。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8..01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nurs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OU YANG Jing-lin,TANG Shan-dan,CHEN Si-si

(Liuzhou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Liuzhou 545006,China)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护理人员质量和结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给护理人员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还导致护理人员机体平衡紊乱,极大的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NICU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等特点,不仅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还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并采取有效、对症的护理措施。现阶段,如果缓解和改善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原 因

1.1 特殊的工作环境

重症监护室病房中的高危病人、早产儿及重症新生儿的抢救护理工作重。该科室患者的病情具有危、重、急等特点,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据统计,重症监护室病房内出生时间不足一周的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3。又无家属陪护,使护理工作量加大,在按时做好各种治疗、护理的同时,密切观察高危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要求护理工作必须认真,稍有不慎就可能给高危病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重症监护室病房收治患者的特殊性,致使该科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大部分护理人员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失眠等症状,极大的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1.2 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风险因素

(1)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针刺伤是护理职业感染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护理人员一旦发生针刺伤,不仅增加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率,还给护理人员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护理人员从生理到身心都疲惫不堪。

(2)担心差错事故是护士工作压力源之一,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与警惕性,患者和家属常把对治疗的不满发泄在护士身上。护理人员一旦在工作中出现疏漏,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患者家属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极容易引发引发护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

1.3 重症监护室护士人际关系的压力

1.3.1 护患关系紧张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身体机能尚未成熟,疾病抵抗能力较差,一旦病情继续发展或恶化,都很容易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其家长极容易情绪激动;医疗费用高,家属对治疗效果期望高,对护士的要求就特别高,稍有不满意,经常表现出过激言行,从而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

1.3.2 医护关系不和谐

护士不仅要对所有的操作和记录不能有半点马虎,而且得在第一时间把患者的病情变化传达给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有些医生对护士的不满和挑剔均使护士心理压力增加,护士之间的矛盾也使护士产生压力。

1.4 重症监护室护士社会的竞争压力

由于护理人员基础学历较低,在重症监护室工作,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同时,为了可以晋升职称,护理人员还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压力极大。

2 对 策

(1)提高心理素质,及时调整焦虑、抑郁情绪,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对待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丰富文娱活动,并通过健康的途径释放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做好情绪和压力管理工作。

建立最佳的工作心态。医院管理者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生理基本需要,采取科学弹性排班、轮班、备班的方法,以减轻急、危、重症患者多时给护士带来的压力。将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节假日及患者少时可以安排护士轮休或组织集体活动,以缓解工作压力。

(2)加强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及患者家属,其心理特点和护理需要都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需要积极的、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和沟通,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通过方法满意度调查表,手机患者家属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并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团结协作、建立和谐医患、医护关系。医院管理者体谅护士的辛苦,在情感上理解、工作上支持护士,使护士保持积极工作的心态。

(3)定期进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的参与业务培训,学习先进的操作技巧和知识,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减轻新技术带来的压力。制定周密的各种抢救应急预案,全面掌握抢救工作流程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有利于缓解抢救危重高危病人时的心理压力,科学的对心理压力予以平衡和调节减轻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籍孝诚.儿科临床指导.第2版.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89,2.

[2] 冷晓红,王红红.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探讨与对策.中国医院管理,2002,22(8):34-35.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心理压力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心理压力10法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