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凤子: 一位不应被忽略的绘画宗师

2017-11-14金宝山

读者欣赏 2017年11期
关键词:正则徐悲鸿

金宝山

婚姻不幸,负气离家

吕凤子,名溶,字凤痴,别名署凤先生。江苏丹阳人,1885年出生于大户人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学人,举凡经史诸子,以及西方哲学,无不融会贯通;15岁考中秀才,时人称其为“江南才子”。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吕凤子受到很深的刺激,激发起爱国热情,19岁投笔从戎,进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射击,期望能兴我中华。之后,他又改攻美术,在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学成毕业后,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

写宋人词

父亲吕守成在上海开过钱庄,拥有万贯家产。1906年,吕守成病重。这时媒婆上门,说“冲喜”可以清除病灾,吕守成轻信了,强行安排吕凤子与从未谋面的韩氏小姐拜堂成婚。吕凤子风流倜傥,而新娘韩氏小姐却是痴呆儿,吕凤子独坐洞房桌前,一夜发呆。次日天刚麻麻亮,他就气愤地离家出走,搭火车赶往南京读书去了。后来,他与情趣相投、年轻貌美的胡玉缔结为百年之好,生下4男4女。处世奇特、博学多才的凤先生给子女们起的名字也很古怪,4个儿子的名字均带“病”字头,依次叫去疾、去病、去痴、去癖;4个女儿之名均带“无”字,依次叫无愆、无咎、无非、无黍。顺应吕凤子的夙愿,他的8个子女大多是很有名望的艺术家、教育家和高级工程师。

李瑞清慧眼识才,收“凤雏”为入室弟子

1907年,吕凤子报考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该校监督(校长)是晚清翰林、清道人李瑞清。他无意仕途,认为“救国之道应停科举,广办新学,旨在办好师范”。

白鹦鹉

吕凤子不重外表修饰,考试那日头戴瓜梭小帽,拖着一根油光水滑的长辫子,几个主考的先生看不惯,说他是浮滑的公子哥儿,虽一致认为他文章出众、才气横溢,但担心他品行不端,斟来酌去,最后都主张不取他。吕凤子得到消息,心忧如焚,求丹阳姜证禅先生出面说情。姜了解吕的人品,愿出力相助。此公与李瑞清熟识,便带着吕凤子赶往南京见李瑞清,姜证禅坦诚地说:“李监督,凤子是个外圆内方的好孩子,不可有眼不识‘凤雏啊!”李端清找来吕凤子的考卷,细读之后,啧啧称赞:“没一点齐梁浮艳之气,颇具汉魏刚健风骨,真有出山虎的气概,吾很久没读到这样的好文章了!”他又考问吕凤子一番,情不自禁地击案笑曰:“此人可造!”吕凤子遂被录取。他和张大千一同被李收为入室弟子,由李传授书法、传统绘画技艺。吕凤子很有艺术悟性,李瑞清当面夸奖吕凤子:“后生可畏,前途无量!” 1909年,吕凤子毕业,次年留校在两江附中任教。

吕凤子不负老师厚望,从1910年起,先后被扬州师范学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聘为美术教师,31岁时就升任教授;1928年任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组首席教授;次年被聘为大学院画学研究员,他是中国艺术院校第一个研究员。

惜春

拒绝为孙传芳作画

1925年11月,大军阀孙传芳在南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封“五省联军总司令”,重兵在握,不可一世。他喜欢搜集名人字画。一天,孙传芳带领马副官及卫兵到市中心闲逛,路经一家裱画店,看见店内白壁上悬挂一幅栩栩如生的仕女图,即要购买。店老板满脸堆笑,鞠躬作揖:“长官大人,这幅画是顾客送来装裱的,小人无权出售,请您见恕。”一旁的马副官低声对孙传芳说:“这幅美女图是吕凤子画的,司令何不叫他给您画一幅。”

原来,马副官前几年曾向吕凤子索画,遭到拒绝,便怀恨在心,于是想借机会报复。孙传芳连连点头:“我听说过吕凤子是大画家,擅长画美人。送 300大洋去,叫他画一幅漂亮点的美人来!”

马副官向店老板问明吕凤子的住址,驱车直奔江苏丹阳。得知吕在镇江六中当校长,他转头回南京,向孙传芳谎报:“吕凤子嫌钱太少,不肯画。”孙传芳把手一挥:“这好办,你拿1000元大洋去。这1000元大洋可买一个活美人,难道还买不到他一张纸美人吗?”

佛像圖轴

马副官带着1000元大洋,马不停蹄又赶到镇江,找到了吕凤子,气势汹汹地说:“我们孙大帅给你1000元大洋,让你画两幅仕女图。”吕凤子一声不吭收下了大洋。两天后,他却托人赴宁将1000元大洋退给了孙传芳,附纸托词:“为了取悦于人而画,极不自由,也极不愉快,因此也画不好。大洋璧还,乞恕不恭。孙总司令鉴,凤子百拜。”

孙传芳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好个吕凤子,不识抬举的书呆子!” 当即命令马副官:“你带几个弟兄去,将那狂小子抓来!”

吕凤子早有防备,此前已逃至苏州躲避。马副官等赶到镇江,扑了个空。再驱车赶到邻县丹阳梧桐山下吕凤子老宅,仍不见吕凤子身影。马副官气急败坏地掳了些钱财,又抓了吕家两个人做人质,悻悻而返。

迦叶尊者

消息传开,舆论大哗。孙传芳气得七窍生烟,把马副官叫来,打了他两记耳光,大声骂道:“都是你办的好事!弄得老子脸面丢光!快将人质放了。”后来,孙传芳因忙于对付国民军和北伐军,无暇顾及吕凤子,这场风波才平息下去。

捐献家产办女校任职,婉拒孙中山之邀

吕凤子的母亲李氏老夫人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1912年,她将儿子从南京召回丹阳,语重心长地说:“旧时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你应该回家办一所女子学校,向她们传授学问与技艺,让她们将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吕凤子遵从母命,慷慨捐献家产,在县城中心白云街创办了丹阳唯一的女校—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校舍3间,分设小学和妇女补习班两大部分。提倡职业教育,传授绘画、刺绣、养蚕等技艺。吕凤子任名誉校长,韩笔海任教务主任。学校向全国招生,报名者踊跃。

罗汉像三身图轴

不久,孙中山先生邀吕凤子、韩笔海赴沪。吕凤子的父亲在上海开钱庄时,得知孙中山在组织同盟会、策划武装起义,曾捐出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款。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来到上海,答谢捐赠者。此时吕守成已去世,故邀其子吕凤子赴沪。孙中山诚恳地对吕凤子说:“我安排你在政府中任职,不知意下如何?”他的本意想以此报答吕家当年捐巨款资助革命之恩。吕凤子微笑婉拒:“多谢孙先生盛情,我乃一介书生,志向不在官场。所办正则女校刚刚起步,一时难以分身。”

孙中山颔首笑言:“吕先生笃志办学,精神可嘉。救国之道,也离不开教育,这乃是长远计。我不勉强你了,今后有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可来找我。”他吩咐一名卫士,陪吕、韩两人在上海观光游览。吕凤子人在上海,心在丹阳,他只玩了两三天就向孙中山辞行,赶回丹阳。

吕凤子在正则女校建立了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规模逐步扩大。该校 自幼稚园一直办到大专艺术科,在当时全国仅此一家。吕凤子抱着“以校养校”的宗旨,靠卖字画、卖绣品、生产并出售蚕种收取学费来解决学校经费问题。吕校长本人粗茶淡饭,常年穿布衣布鞋,被师生们称为“布衣校长”。

1915年,吕凤子写词并谱曲《正则校歌》,校歌词曰:“唯生无尽兮,爱无涯。璀璨如华兮,都如霞。畴发其蒙兮,茁其芽。鼓舞欢欣,生趣充塞。正则如秋月,华美呀!”

吕凤子一生办学,他从丹阳起步,延及上海、南京、镇江、扬州和四川等省市。

指点徐悲鸿

1912年,17岁的徐悲鸿只身闯荡上海滩卖画,想学西画却找不到门路。经友人介绍,徐结识了吕凤子。吕凤子早年致力西画,精通水彩、油画、素描。听说徐悲鸿想学西画,吕凤子对他说:“学西画先要学好素描,打下基础。”于是他免费授艺,教徐悲鸿学素描。吕比徐大9岁,徐尊称吕为老师。徐悲鸿19岁时父亲病故,家境愈窘迫,靠吕凤子和徐的亲友及湖州丝商黄震之慷慨资助,得以勉强度日。徐悲鸿希望能在工读之余,找到去法国留学深造的机会,但现实并不像他预想的那样,身无分文,怎能远涉海外?1916年,“哈同花园”征人画仓颉像,徐悲鸿应征,画了一幅长着4只眼睛的仓颉画像,未料大受赞赏。后住进“哈同花园”,当起“家庭画师”,画了两个月。经总管介绍,拜康有为为师,习書法,书艺大进,声誉渐起。1918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徐北上京华,任北平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赴法国留学8年,于1927年回国后,吕凤子爱才如玉,推荐他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艺术系分中国画、西洋画两个组。国画组由吕凤子及其大弟子张书旗和江采白、陈之佛、蒋兆和授课,西画组由徐悲鸿、潘玉良执掌教鞭。西洋画组不少学生选修吕凤子的课程,给了徐悲鸿一个启迪:“我的中国画水平不及西洋画,何不趁与凤子先生同事的机会,向他学习水墨画和书法,以求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

吕凤子当时画名甚高。徐悲鸿拜师心切,谦恭地对吕凤子说:“以前您教过我素描,现在我再向您学中国画。”吕凤子抱拳答曰:“您是西画大师,怎敢收您为弟子?”徐悲鸿坦诚说道:“中国有句古语:‘三人行必有吾师,能者为师嘛,不必推辞。”吕凤子执意不肯称师,徐悲鸿转弯子说:“那就做亦师亦友的同道吧!”吕凤子欣然应允。以后每逢散课,吕凤子就向徐悲鸿讲授中国画精髓与技法,有时还挥毫泼墨作示范。徐悲鸿的中国画画艺大进,他笔下的奔马、人物、翎毛、花卉,都受到吕凤子用笔的影响。

一天,“中大”西画组一学生问吕凤子:“凤先生,徐悲鸿老师拜在您的门下,听说张书旗老师以前也是您的入室弟子,您可真了不起!”吕凤子连连摆手:“说‘及门可以,说‘门下实在不敢当!”这个学生不肯罢休,欲叫吕凤子再开列几个名字。吕凤子笑道:“我们做老师的好比育婴室里的奶妈,要吃奶时找到我们,等长大了,就都离开了。所以,认我作老师可以,不认我这个老师也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常有的事。”

写李存勖《一叶落》

1929年,吕凤子率领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赴庐山写生,他本人画了数十幅,所创作的《庐山之云》《女儿城》成了他早期的山水画代表作。这些画摆脱了人间有形无形的拘束,所绘烟云变幻的山水,纵横挥洒,兴尽即止,不效法任何人,艺术个性强烈。

一天,徐悲鸿讲完课,特地找到吕凤子说:“不久将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美术展览,凤先生你该寄点作品试试。”

吕凤子谦虚地说:“不行,不行,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展呢。”徐悲鸿笑道:“你承历世之传说,开当代之新风,三百年来第一人,非凤先生莫属!”

吕凤子连忙插话:“三百年来第人之说实在不妥,不妥!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还没超过二百年哩……我岂敢忝列其前?”

说不服吕凤子,徐悲鸿便瞒着他,悄悄地把“中大”教师休息室内《庐山之云》卸下,寄往巴黎,代吕凤子报名参加。《庐山之云》在巴黎世界博览会美展展出,10个国家的大画家参加评奖,一致投票评定中国画《庐山之云》为一等奖。几个月后,《庐山之云》又在中央大学教师休息室里出现,徐悲鸿这才对吕凤子说明此画出国参赛、获奖的经过,并将枚圆形奖章面交吕凤子留作纪念。“门生为老师当伯乐”在本校艺术系传为佳话。

我有江南铁笛

徐悲鸿与吕凤子师生情谊延绵了数十年。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诚邀吕凤子北上,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吕凤子致函婉言谢辞:“谢谢好意。我的根在江南,目前在江苏师范学院任教,不能北上了。”

倡导“乱针绣”,名扬海内外

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有两位学绩突出的优秀女生:一位名叫杨韫,字瘦玉,后改名杨守玉,字冰若;另一位名叫陶骥,字吟籁。两人都是江苏武进人,皆生得眉清目秀,家里都很富裕。她俩都很崇拜老师吕凤子,抱定独身主义,随师走“教育救国”之路。陶骥甚至将嫁妆费拿出来,在本校建造了一座楼房,捐给学校,吕凤子命名“吟籁楼”。吕凤子为激励杨韫,将绘绣科专用教室命名为“守玉楼”。

吕凤子见杨守玉谦虚好学,又能刺绣,遂对她说:“中国刺绣已有2500多年历史,虽是我国优秀的工艺美术,但流传至今未见突破。我们要大胆创新,来一个变革!”杨守玉欣然赞同,信心十足地说:“老师出理论,我来实践。”于是师生俩开始了新绣种的创造。吕凤子研究西洋画理与中国传统绣理,使两种艺术融为一体,提出试验“乱针绣”,取学名为“正则绣”。“乱针绣”的绣品近看针线粗犷,远看似油画,有立体感。“乱针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排比”针法,而是采用“乱针法”,在“乱”中求得变化,求得画面的和谐统一,而且要求刺绣者有很深的绘画功底。杨守玉用6年时间进行实践,终于获得成功,立刻在江苏和上海等地引起不小的轰动。刘海粟在给郭沫若的信中写道:“正则绣(乱针绣),采用乱针法,以针代笔,以色丝为丹青,使绘画与刺绣融会体,自成品格。”“乱针绣”是中国刺绣史上的一大变革。为了推广这个新绣种,吕凤子专门举办乱针绣绣品展览,还集资出版了《正则绣》集。1937年春,第二届全国美展在南京举办,杨守玉送“乱针绣”绣品参展,观者无不称奇。1945年,杨守玉绣成美国总统罗斯福像,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美国,至今仍完好如初地陈列在纽约美术馆。

庐山云

吕家在“乱针绣”艺术方面有两代传人:长子吕去疾、长媳陈显真、女儿吕无咎,孙女吕缘、孙子吕存等。1996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吕缘“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同年8月4日上午,在秦皇岛北戴河办公的江泽民总书记参观“万博文化城”,他在吕缘的绣画前驻足,对陪同人员说:“乱针绣虽是新绣种,也是民族艺术遗产,要好好发扬光大。”当讲解员提到乱针绣倡导者是吕凤子,江泽民插话:“吕凤子先生在我的母校扬州师范教过书。”

共赴蜀中办学,陈独秀赞“实属难得”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抗战军兴。吕凤子不愿附逆,率领妻子儿女和正则艺专部分教师,历尽艰辛,方才到达重庆。

经友人介绍,吕凤子结识张澜、李璜等先生。张、李等慷慨解囊,捐了一大笔钱,吕凤子去偏瘠之地壁山开办了“正则蜀校”。壁山距重庆100多里路,市面冷落,无重兵驻守,经常发生行劫事件。一天深夜,一群歹徒破门而入,将吕凤子家的财物掠夺一空,还将赤脚的吕凤子绑起来,押出家门。大约走了200多米,附近驻军接到报告, 高举火把,前来追匪。慌乱中土匪四散逃窜,丢下吕凤子,他才幸免于难。吕凤子仰天哀叹:“没有国,哪有家?国破家亡,此恨难消!有些人不参加抗战,却乘人之危抢劫,令人痛恨!”

壁山不能久住,呂凤子举家迁江津。他的新家离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家不远。晚年的陈独秀生活相当困苦,但他拒绝与蒋介石合作,宁可守穷,亦不愿折腰,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吕凤子早年在北京女师执教时,就与陈独秀相识,抗战初期在四川重逢,觅得知音,便常去看望孤独的陈独秀。两人在一起谈论书画,谈论时局与教育问题。吕凤子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强大,站稳脚跟,除了历史的契机、地理的渊源、武力的兴盛,最主要的还是文化、文明—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如何,决定了国家的前途。陈独秀赞赏吕凤子的观点和实践,他说:“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凤先生能继续坚守教育阵地,传播文化艺术,让愚昧的同胞看到光明,实属难得!”

芭蕉花卉图轴

陈立夫出面请出校长,罗斯福捐资助办学

抗战初期,林风眠率领国立杭 州艺专师生130多人,长途跋涉,抵达重庆。教育部决定,将该校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改名“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双方不合,风潮迭起,林风眠愤而辞去校长之职,由滕固接任。筹备了两年,国立艺专仍未上课。1940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立夫十分着急,放下架子,亲自登门面请吕凤子出任国立艺专校长,他说:“凤先生德高望重,有资格担当此任,不知先生有何想法?”吕凤子不愿与权贵攀附来往,他与陈立夫从未谋面,这次见他礼贤下士,沉吟片刻,答曰:“我有五个条件,不答应,即不就聘。”所提的五个条件中,有教育部不要发委任状(即不要给简任官);不要教育部经费,教育部不要干涉学校用人和教书;本人非国民党员,赌咒许愿的事不想做,不参加每周一上午“国父礼拜”活动……陈立夫全部答应上述条件,另派训育主任负责实施学校政治教育。

国立艺专设在壁山附近,吕凤子兼顾正则蜀校,两头跑,跑一次约步行30余里,从不叫苦叫累。那时抗战大后方物资匮乏,师生们生活都很艰苦,吕凤子带头节衣缩食,个人设“吕凤子奖学金”,资助最困难的优秀学生。学费收入微薄,吕凤子作画,亦发动师生创作书画作品出售,将画款用来办学。

人物画册之二

1939年,吕凤子曾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画过一幅人像画,他的弟子张书旗画了一幅《百鸽图》。1941年初,张书旗作为中国艺术特使,携吕凤子画的《罗斯福像》和自画的《百鸽图》,飞赴美国,参加罗斯福连任总统就职典礼。罗斯福看了吕凤子画的《罗斯福像》,十分满意,捐出2000美元,作为赞助吕凤子办学的资金。罗斯福总统还在1941年1月20日专门写了一封信,向吕凤子致谢,信中说:“我很高兴接受您珍贵的礼品,对您精湛的艺术和神奇的中国绘画由衷的敬佩……我深信美英苏中等盟国联合进攻之日,将是轴心国军队彻底崩溃之时。我对您十分关注的一点是,您在极其困难的时期从事了一项极其伟大的教育使命。”致谢信和捐款委托张书旗转交。吕凤子收到钱款,自己不留分文,全部用于建造正则第二校院。壁山南门外文风桥畔又多了一所学校,收留了上百名流亡的学生。

陈立夫读了罗斯福致吕凤子的感谢信,亦很激动,因吕凤子是他请来当校长的,他也感到脸上有光。此后,他对正则艺校给予多方支持。 为表示谢意,吕凤子特赠送一幅时任该校副教授的杨守玉所绣的乱针法《陈立夫像》给陈立夫。

1989年10月,正则艺专校友、著名画家张杰准备在台北印制《吕凤子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书画册》,时年89岁的陈立夫欣然命笔,为之题签并作序,序言中说:“余对吕先生之艺术思想、办学精神及其高尚品格,夙所钦佩,白不能无一言。抗战期间,日军占领丹阳,复在重庆璧山创办‘正则艺专、‘正则职业学校及‘正则中学,皆赖其卖画募捐而成,历尽艰辛。以此春风广被,桃李遍四海……”

矢志办学,张大千赞誉吕凤子

1940年仲春时节,张大千得知吕凤子举家入川,在重庆璧山办正则艺术专科学校的消息,便远道赶来看望他。述及在川办学问题,张大千知道吕凤子缺少经费,便劝说吕凤子不要自找苦吃,还是卖画谋生,可养家糊口。呂凤子坚定地说:“矢志办学,吾意决矣!”张大千见他态度坚决,改口道:“小弟限于财力,爱莫能助,但无钱可出力啊。这样吧,我助你去成都举办个人画展。”张大千陪同吕凤子赴成都。吕凤子画展一炮打响,鬻画得款五六千元,吕凤子一分钱不留,全部充作办学经费。后来,张大千感慨地说:“吕凤子人品高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心办教育,为人师表。”

向往进步,画赠毛泽东

1940年初,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因参加革命活动遭反动派迫害,逃出老家,从贵阳来到重庆避难,被视为“危害社会分子”。吕凤子不怕牵连,以正则蜀校最高月薪五石米的报酬,聘请黄为文史的教授。

千古意

黄齐生空闲时间经常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 董必武、王若飞和郭沫若、陶行知、黄炎培等民主人士接触,听到很多南北抗战形势和民主团结运动的新消息、新思想,及时向吕凤子转述。吕终年不出校门,知道了新消息、天下事,每每兴奋不已。一次,黄齐生对吕说:“凤先生,延安是我国革命抗日司令部,宜有所慰问。”吕凤子颇有同感,接受黄齐生的建议,发动师生作书画数百幅,他自己也画了若干幅。黄齐生在其中部分精品上题跋,然后将全部赠品转交给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由王若飞带往延安分赠。

1944年冬,黄齐生再赴延安,偕妻和侄儿、侄女及正则蜀校学生汪承绪等同往。行前,黄齐生向吕凤子辞别,吕凤子特地画两尊罗汉:一尊题《寿者像》,赠毛泽东;一尊题宋人词,赠黄齐生,祝他俩健康长寿。

黄齐生一行抵达延安后,毛泽东亲自到黄的下榻处看望他。黄齐生将吕凤子的画转交给毛泽东,并向毛介绍了吕凤子的生平和他在重庆艰苦办学的情况,毛主席频频点头说:“吕凤子先生精神可嘉,他的眼光已经投向了抗战胜利之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要提高,需要教育。黄先生,你替我转达问候,我还要叶志熊(秘书)写一信谢吕先生。我们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丰衣足食,而精神食粮正当需要之 时。”1946年3月12日,黄齐生搭机返回重庆时,毛主席又拿出条延安毛毯,请他转交给吕凤子。

吕凤子在重庆璧山办学9年,共培养学生1500余人。1946年秋,举家东归,返回丹阳老家,在废墟上重建正则艺校。1949年春,当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的时候,陈立夫等纷纷劝吕凤子携全家老小去台湾。吕凤子经过思考,婉言谢辞。

生命垂危,留下绝笔诗画

全国解放,吕凤子看到了希望,他将正则艺专献给人民政府。1951年,吕凤子欣然接受苏南行署文教处之聘,到无锡苏南文教学院任美 术教授。次年随校到苏州,在江苏师范学院任教。看到百业复苏、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吕凤子由衷地感到高兴,遂刻了“而今乃得生之乐”、“老子犹龙”两枚篆章,钤在画上,以彰其志。

1959年夏,吕凤子患肺癌进入晚期。这一年国庆节,他已生命垂危,还要家人强扶起来,画老松三幅,其中一幅《寿毛主席》,题上思考已久的诗词,诗云:“辟地开天畅生力,谁实主之毛主席;主席其神乎?穷通一往变无极。谁使变皆成奇迹,主席其圣乎—主席非神也。从未自居是圣哲,却自喻拟以而今而后,个个人人都得到炼成的 那块历劫不磨铁。不磨铁,能发异光产奇热,光愈明,热愈烈。这便 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共仰的毛主席。寿毛主席,一九五九年国庆日,卧病苏州,老凤。”

1959年12月20日,吕凤子与世长辞,走完了辉煌而传奇的人生之路,享年73岁。

猜你喜欢

正则徐悲鸿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墨猪图》
“抱大腿”落空,职场尽头癫狂了一个小司机
徐悲鸿笑对侮辱
任意半环上正则元的广义逆
sl(n+1)的次正则幂零表示的同态空间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2—连通三正则平面网络的结构
徐悲鸿的底线
基于正则化的高斯粒子滤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