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 物| 胡克兵:唤醒油藏的人

2017-11-14汪玉蓉

中国石油石化 2017年20期
关键词:胡克江汉采油厂

○ 文/林 焱 汪玉蓉

|人 物| 胡克兵:唤醒油藏的人

○ 文/林 焱 汪玉蓉

殚精竭虑、勤勉敬业,胡克兵牢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使命。

●白了双鬓,皱了面颊,胡克兵初心不改。摄影/黄志海

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22年,他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勤勉敬业、勇挑重担、忠诚奉献。

三年来,带领地质科研团队让王30、中南、钟市四段等7个“高水淹区块”焕发生机,让“沉睡”的黄2、周11等5个井区“苏醒”;先后参与和主持4项分公司及以上科研项目,提出增产增效措施100余井次,增油20000多吨,创效5000余万元;先后被评为江汉油田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江汉采油厂模范党员。他,就是46岁的共产党员、中石化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党支部书记胡克兵。

殚精竭虑“找油人”

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类型多,油水井关系复杂……经过50多年勘探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的江汉油田老区,稳产之路举步维艰。2013年4月,地质研究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胡克兵,被任命为江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党支部书记。虽然走上全新的政工岗位,但胡克兵对肩上“找油”重责却没有丝毫懈怠。

找油之路,道阻且艰。让胡克兵记忆犹新的,是周11-5井“起死回生”的经历。周11-5井本是口“长寿井”,已连续生产21年,累计产油3万多吨。可2014年春节刚过,这口井日产量却突然从2吨直降为0。带领技术人员对该井实施查套找漏分采、换大泵卡漏、又查套找漏三次作业复产,这些均以失败告终。几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该井还是被迫关停,这成为胡克兵的“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6年,地质所对周矶油田进行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胡克兵发现周11-5井旁有口废弃井——周11井。“会不会是周11井套管漏失,水倒灌入周11-5井的生产层位而导致水淹?能不能也对周11井查套找漏?”他把这一想法跟相关专家交流,听到了多种不同声音,“这口井救不活了,不要浪费精力”“已经上了三次了,万一又失败怎么办?”

原油产量是根本,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胡克兵决定一试。那段时间,顶着巨大压力,胡克兵翻出该井区所有油水井动静态资料,逐一“过筛子”,全面排查井区地层能量来源,不放过一个细节,小心求证。经过近一个月的分析,胡克兵带着详实资料向专家汇报,终于得到认可。

2016年10月,施工单位在对周11井查套找漏过程中,发现漏点附近有厚水层,于是对该井堵漏封井。一个月后,周11-5井复产,含水逐步下降,日产油从0上升至5.4吨,一跃成为新周采油管理区的王牌井。

对全厂2000多口油水井动态了如指掌的胡克兵,被同事称为“会行走的动态资料”。2016年,带领团队对全厂600多个注采井组逐一分析,创新提出“调整地下流动场,提高油田采收率,控制油田自然递减率”的开发思路,研究建立了“转、引、治、调”四种转流场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共实施流场调整井组74个,覆盖地质储量1765万吨,促进54个井组见效增油,日增油73.3吨,含水率下降3.6个百分点,累积增油12163吨。

精打细算“当家人”

近两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成本大幅压缩、开发项目逐年减少,加剧了江汉采油厂生产经营的各种矛盾。既要控成本,又要保稳产,作为厂挖潜找油的“参谋部”,地质研究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身为所里“当家人”,胡克兵带头转变观念,牢牢抓住效益这个核心,带领地质团队打响稳油创效攻坚战。

为帮助全所技术人员牢固树立效益理念,胡克兵以“算细账、强责任、创效益”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如何实现效益开发”“降本增效潜力在哪里,我该怎么做”等大讨论。以室为单位,组织人人谈体会、找差距,定目标、抓整改;以经济评价专业知识为内容,选派技术骨干外出学习,邀请局、厂经济评价方面的专家来所授课,举办8期专题培训班,培训219人次;借鉴厂主页“三微”专栏,《地质简报》和“飞秋”群等平台,大力宣传所里保产创效的先进典型事迹;建立“高产高效专项奖励金”,嘉奖提出创效方案、新井和措施的员工,并作为评先选模重要依据。全所上下形成了“人人会算账、个个讲效益”的良好氛围。

在地质研究所各项“账本”里,钻井投资占大头,而效益的基石是产量。为使江汉采油厂和钻井公司实现“双赢”,胡克兵坚持从优化钻井地面设计、钻采工艺、测录井项目三个方面“抠”效益;为在低油价下打出效益井,胡克兵带领技术人员天天“窝”在办公室里,扎进资料堆里,寻找着“蛛丝马迹”。

在胡克兵的带领下,全所人员不断深化老区剩余油研究,优选效益好、单井产能高的油田,重点实施老区产能建设。提议的评价井45斜-9井投产后,获日产7.4吨工业油流;投产严5-10CZ井,日产油4.3吨;“水淹区”部署王东9斜-16、王西12斜-61井和王西11斜-61三口井,目前日产稳定在14.2吨,累计产油6848吨……

“虽然新井指标少了,但要未雨绸缪,不能停止研究的步伐。”胡克兵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生产报表,了解国际油价。他的电脑里储存了一份备用新井资料,每口新井按照产能和效益差异分类存放,“当油价50美元一桶时,可以布置这些井;60美元时,又可以布置那些井……”

2015年以来,通过科学细化井位论证与效益优选,地质研究所先后申报油田开发投资项目计划12批,均获上级专家肯定。2016年,产能建设项目平均单井产能4.1吨,较2015年上升1.1吨,开发成本22.4美元/桶,同比降低1.0美元/桶,投资效益明显提升。

倾心帮带“贴心人”

承担着稳产上产重责的地质研究所,办公楼经常灯火通明,挑灯夜战已成常态。用员工易攀的话说,“我们的工作是5+2、白加黑,各室加班没有最晚,只有更晚”。

“地质所人少、活多、要求高,大家都很辛苦,我们党支部一定要以人为本,对员工从思想上引领、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让大伙在这里有‘家’的感觉。”时刻把找油重责扛在肩上的胡克兵,从未忘记自己党支部书记的职责。

地质研究所35岁左右技术员占到全所人数的60%。他们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但缺乏经验和韧劲。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胡克兵和党支部一班人商议研讨后,积极开办地质技术大讲堂、举办科技论坛、策划专题研讨会等,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实施分类培养,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对青年“传帮带”,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搭建成长平台,公开竞聘班组长,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对工作出色的大学生,压担子、给位子,重点培养其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

“85后”大学生李维,工作肯动脑、思路清,是个搞业务的“好苗子”。但他个性强,分析问题坚持己见,技术上存在不足。为帮助他扬长补短,胡克兵和党支部一班人安排地质专家白果与他结成师徒对子,使他在技术上更进一步。2015年,在所里悉心培养下,李维从众多员工中脱颖而出,组织上安排他担任静态室主任。为锻炼他的管理能力,胡克兵还经常与他交流管理经验、带班方法,引导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身边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教育、鼓励他。2016年,李维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顺利通过党组织考察,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近年来,在党支部的悉心培养下,地质研究所“80后”青年技术干部中,有2人成为班子成员,5人担任班长,先后涌现出局科技增油明星祝俊山、局青年岗位能手昌俊杰等十余名优秀青年,其中有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我们眼中,胡书记不仅是好领导,更是我们的贴心人,无论谁工作或生活中有困难,他总能及时出现,给大家帮助。”青工王刚由衷地说。

2016年,女技术员胡容4岁的儿子频繁感冒发烧,胡克兵和党支部一班人商议后减轻她的工作强度,让她照顾儿子完全康复后再全心投入工作。所里好几个年轻人没对象,胡克兵当起“红娘”,不光“内部挖潜”,还积极和外单位搞联谊。每逢会战换班,他会仔细摸排所里每个人的家庭情况,积极协调,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地外出会战。他还针对科研人员长期伏案的实际,定期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既强身健体,又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地质研究所一楼“张建荣创新工作室”的照片墙上,挂着一幅合影,照片是2012年拍的。那时的胡克兵是副所长,正值壮年的他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满头浓密的黑发。如今五年过去了,从副所长到党支部书记,再从党支部书记到所长、书记一肩挑,胡克兵职务变了、任务重了,头发也花白了,但他勇往直前的信念没有变,找油创效的担子没有卸,倾情付出的斗志没有退。在艰辛曲折的找油路上,他将永葆一颗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迎难而上、激流勇进、永不停歇!

责任编辑:卢凯瑞

znshixingru@163.com

猜你喜欢

胡克江汉采油厂
江汉英美术作品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边采油厂
江汉英美术作品
采油厂数据运行一体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望江汉
艺术百家 江汉英
猪笨笨的幸福时光
吴起采油厂提前8天完成248.2万吨原油生产任务
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交融与碰撞*——近五十年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悉尼·胡克思想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