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人都活得像一支队伍

2017-11-14

青春美文CUTE 2017年12期
关键词:渣男老杨女同事

当年和我做同事时,老杨还是个苦逼的文学青年+文字编辑。每个月提稿前几天,他就会像堵墙一样堵在我的办公桌前,求放过,求借稿,求延期……各种求我。

没错,我那时是他的顶头上司,一个自幼跌入文字梦的小清新,一个三观无比正确的傻白甜,一个毫无职场建树的废柴,没有故事,没有气场,甚至也没有脾气。

截止那时,我三观受到的最大冲击,不过是曾做某晚报记者时,采访了一个在情感热线中自称受到虐待的渣男。采访中,渣男真诚地大倒苦水,极尽所能地向我们展示了他在婚姻中的水深火热。他正表演得酣畅淋漓时,与我同来的女同事冷不丁地发问:“你妻子是不是叫冉冉?你们是不是在国庆节结的婚?”渣男一脸智商情商双下线地愣住了,并本能地点了点头。然后我的女同事轻描淡写地说:“我和你妻子是小学同学,两个月前,我参加过你们的婚礼。”随后的采访马上换了画风,说好的情感倾诉变成了给妻子唱赞歌。最终,渣男灰溜溜地落荒而逃。

自觉三观受到摧残且易折易污的我,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段子手和不干不净的二手生活,于是选择了重回杂志社,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只和文字打交道的编辑。

所以老杨嘴上对我各种求,心里其实既轻视又怜悯。

老杨不一样,他是个老江湖,当过教师,干过管理,做过枪手,写过长篇,卖过体力……他的人生精彩纷呈得像一部长篇巨著。安逸的编辑部装不下他这条卧龙,很快地,他便辞了职,回老家创业。

等他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他已经是个有点成功的商人了——他代理了某个牌子的地板,钱包终于有了点厚度,一言不合就吆喝着要请我们吃饭。当然只是说说而已,动真格的并不多——创业,对于一个只有年轻气盛做背景、雄心壮志当底气的人来说,永远都不是轻而易举且顺风顺水的事情。只是他从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他的骨子里有文人的清高、骄傲和高扬的自尊。

有一次,他来郑州谈生意,顺便见了我,硬是要打肿脸充胖子给我买个包包当礼物,最终还是被我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虽然他财大气粗得一点也不让人讨厌,但我这么洁身自好的一个人,绝对不能被他拖下水。

曾读到一句话:“作为一个别人眼中乐观的人,大概就是你上吊快死了,大家还以为你在荡秋千。”我知道老杨有时候还在危险地荡着秋千。

朋友圈兴起之后,他一天刷八百遍屏推销他的地板,广告词写得很有腔调,比如:“再亲密无间、相濡以沫的夫妻,也得给彼此留点空间。就跟木地板似的,铺装的时候,伸缩缝必须得留出来,咬合太紧,容易鼓包。”同时他还再三形容和强调他的地板会呼吸、有温度、个性足、气质佳,把过去所有用在稿子里的词都拉了出来。

不得不承认,老杨一直是超前的、乐观的,也是天真的、热情的。他的身上充满了底气十足的干劲、耀武扬威的冲劲和高瞻远瞩的眼劲,一个人活得真像一支队伍。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杨摇身一变,从代理商变成了农场主——他回到农村,承包了一大片土地,种桃子、葡萄、猕猴桃……然后用他响当当的成功来教训我:十年里,你还在原地踏步!

可我并不气馁,作为一个百无一用、依赖性十足、进取心为零的文人,身边多一个土豪朋友,并不是坏事啊!他们就是我的一条条退路,鼓励着我继续永远天真,永远热泪盈眶,不畏生计和将来地写下去。文人的世界里,成功有什么要紧?能心安理得地写下去才是顶天立地的大事。

其实,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勇往直前,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像一支队伍。

猜你喜欢

渣男老杨女同事
包我身上
渣男蜡像馆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老杨
暖男与渣男
流 言
语气
流泪
识破
心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