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煮山入隐
——“浙江新荷计划作家小辑”简评

2017-11-14黄德海

青年文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辑人世尘世

⊙ 文 / 黄德海

煮山入隐

——“浙江新荷计划作家小辑”简评

⊙ 文 / 黄德海

黄德海:一九七七年出生,山东平度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现任职于《上海文化》杂志社。著有文学评论集《若将飞而未翔》、书评随笔集《个人底本》《书到今生读已迟》,翻译有《小胡椒成长记》等。

“浙江新荷计划作家小辑”里的六位作者:池上、草白、徐海蛟、徐衎、张玲玲、赵挺,都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浙江省青年作家培养计划“新荷计划”的重点培养作家。“新荷计划”实施了四年,培养了一批青年作家如张忌、祁媛、雷默、张巧慧等,在文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本小辑中的六篇作品,分开来看,各有秀异之处;合起来读,却又可以共同构成一幅小小的人间图景。

赵挺的《孤独车手》,找不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仿佛零零碎碎堆砌在一起的生活——有头无尾,有尾无头,掐头去尾——却又被什么聚拢在一起,不散乱,也不粗率。对,让这一切完整起来的,是小说中流露出的青春气息,确切地说,是青春即将结束的气息。小说人物表现出的,是看似无所用心,实是用力拒绝的成长,辛苦经营的延宕,企图让自己一直保持在尘世的边缘,用无所事事和有所梦想来填充漫无尽头的时间。小说结尾,高速行进的车子腾空而起,“始终没有落地”,瞬间的感受绵延成没有休止的永恒。只是,那辆车子终究会在现实中落地的吧,人们是驾驶着它继续停留在已然结束的青春里,还是狠起心来,踩下油门,一路开进沸腾的尘世?

也怪不得那个孤独的车手愿意一直停留在尘世的边缘,生活太现实也太乏味了不是吗?张玲玲的《自由落体》里的小周,就先一步骑着电瓶车驶进了卑微的日常,在房产中介上班,“中介八九七,即早上八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连上七天”,繁忙,忧劳,窘迫,寒酸,女朋友也适时离开了他,“佳佳走了之后,小周才意识到屋子有多清寒,简直家徒四壁,原先的一点人气都没了,像一个幽暗深邃的洞穴,而他一个人掉在里面,一束光也照不进来”。小说在不长的篇幅里,写出了一种大概人人都体会过的无奈、无力感,如同不断陷入那个关于坠楼者的梦里,似乎在成人生活的起始阶段,小周就已经明明看见了此后荒寒笼罩着的命运。

池上的《无麂岛之夜》,写的是从青年进入中年的一段故事,看起来里面是情感的起起伏伏,婚姻的错杂纠缠,品咂的重心,却是中年某种东西的失落。老K失落了对牛丽莎的爱,牛丽莎失落了让人心动的美,丁丰失落了对老K的关注……这些失落似乎一起堆积出了中年无休止的厌倦,而核心的失落,我觉得却是林西感受到的,那个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挽留的东西:“我知道无论我再怎么努力,都留不住她了。没有老K,也会有其他男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人无法留住一去不返的青春,也不可能永远干净纯粹,那个以经历或拥有的方式到来的失落,是永远的遗憾,无止的疼痛。

或者不妨这么说,池上用文字撷取了一段生活流水,眼见得这水流由清澈变得浊暗。而草白的《炎夏》,似乎是从这浊暗里切出一部分来,细细打量。不知不觉间,曼丽“已经成了那些孩子边上走着的妇人,正不可避免地一天天衰老下去”,但她并不甘心,并有了自己隐秘的欢乐。她要去约会,却接到了结婚前男友的电话,要来接她送她,她计划不变,却被打断了,“有一刻,她感到难过,好像是自己的好运导致了他的落魄——曾经,他们是一样的处境。这种感觉一闪即逝。她凭什么同情他,她又有什么资格去同情他呢,她也只是随机领受着命运给予的那一份罢了”。小说就这样一点点把这一小段时间里她的所见、所思、所想写了出来,细腻,准确,逼真,是中年百感交集,却什么都要抓不住的况味,如同那不牢靠的隐秘欢乐:“在过去几个月里,她获得的大部分欢乐都来自于他,现在看来这份欢乐是多么脆薄,随时可能打碎,消失无踪。”

徐衎的《煮山记》,光看名字,就差不多能读出作者隐藏的野心——“半升铛内煮山川”,是要把众多的人世消息安放在这篇两万多字的小说里吗?也果然是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时间呢,则牵牵连连有四十年左右,拉出了历史的纵深。小说写一条街上的人,有各种的不满足、不如意、不舒展,制造着层出不穷的爱恨情仇。人内心有意无意的恶或恨,以及这恶或恨在世上展开的样子,都写得耐心、细密,几乎织成了一张丝毫不爽的因果之网。这因果之网映照出人世的苍凉,也在这苍凉里见出时间壁立千仞的冷峻,“离愁别绪并未持续很久,两天后,在水果店的店址上新开了一家小吃店”。

《自由落体》《无麂岛之夜》《炎夏》《煮山记》,仿佛是一幅幅小画或长卷,打开来,里面是千疮百孔的生活,无论你怎么煮,也变现不出完美的世界。那么,如何跟这不完美的生活相处呢?

徐海蛟的散文《隐于低处》,写的是因精神问题一直居于乡间的沙耆。这个曾经在欧洲创造了众多辉煌的画家,现在回到了老家,留学生活带来的体面样貌很快就消失不见,只有绘画的热情保留了下来,“他可以在墙上画,在门板上画,在泥地里画……画得最多的是旧报纸,各种各样的旧报纸,生产队里拾得的,村委会里卷来的,隔壁邻居家给的……”在和匮乏相伴的日子里,这个精神失常的人,竟也算是安然地逃过了一场重大的劫难。按作者的猜测,这甚至可以算是有意而为的选择——“或许他有自己的大心思,他是想和这人世玩一场魔术般的隐遁游戏也未可知。”

人不会永远停留在美好的青春里,生活的艰苦、乏味和无奈都会随时间而来,而我们,也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这个处处漏洞的世界,能够做的,差不多就是“煮完山川”之后,学着“隐于低处”,在生活里认认真真地生活——如果足够幸运,会有些痕迹留下来,就像沙耆留下了他的画,就像这六位写作者,把苍白的生活,写成了出色的作品。

新荷尖尖角,今已如盖矣。

猜你喜欢

小辑人世尘世
尘世的烟岚
雨还在下
人间的事
与世隔绝的人世
如果相爱
刘正成书法作品小辑
杨明臣书法作品小辑
旋转木马
托娅美术作品小辑
王阔海书画作品小辑